摘要:現行國際貨幣制度面臨諸多難題。對此,人們提出了不少國際貨幣制度改革方案。根據國際儲備將進一步多元化的趨勢,我國應重視特別提款權的作用,逐步使人民幣區域化、國際化,減少因他國金融市場的動蕩對我國所產生的消極影響。
關鍵詞:國際貨幣制度;特別提款權;人民幣
一、現行國際貨幣制度面臨的困境
布雷頓森林貨幣制度產生以后,由于其隱含著“特利芬兩難”矛盾,解體是不可避免的。20世紀70年代,該制度壽終正寢,取而代之的是以“牙買加協議”為標識的多元匯兌本位制國際貨幣制度。但該國際貨幣制度面臨著諸多難題。
第一,儲備貨幣多元化中,美元獨大,容易引起國際金融動蕩。依“牙買加協議”,黃金非貨幣化,即黃金與貨幣徹底脫鉤,取消國家之間必須用黃金清償債權債務的義務?;邳S金非貨幣化,美元本位難以維持,特別提款權作用有限,歐元的推出,多元化國際儲備體系的存在已為不爭事實。而在各國儲備的貨幣中,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國際儲備。由于美國擁有世界最強經濟實力,利用美元在發達的美國資本市場投資較為方便,各國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需要美元,國際貿易中又以美元計價結算十分流行等,不應當否認的是,今后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美元作為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不會喪失。但由此產生了一個問題,國際儲備貨幣的發行不受黃金約束,卻受困于美國國內經濟的需求。自1998年以來,美國M2的增長速度連續6年高于GDP現價的增長速度,存在美元的超額供給,因而制造了美國及世界此起彼伏的以經濟過熱和資產價格暴漲為特征的信用泡沫。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累積了數萬億美元的赤字。這些貨幣進入對美貿易順差國的銀行系統,一旦這些國家政策稍有不慎,就將開始泡沫的創造過程。美聯儲在決定美元供給時,并不考慮儲備貨幣與世界經濟的平衡關系,其貨幣政策的實施結果經常會對其他國家,尤其是金融市場不發達、金融監管有缺失的發展中國家的金融穩定,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近20年內世界金融危機連續不斷,美元的發行就難脫干系。
第二,匯率安排多樣化后,浮動匯率制的消極影響巨大。按“牙買加協議”,各國可以選擇固定匯率制或浮動匯率制。目前,整個匯率體系呈現出兩大趨勢:一是區域集團內實行穩定的匯率制,如歐盟及實行“盯住匯率制”國家的匯率制度;二是主要貨幣之間匯率巨幅波動。一般認為,在浮動匯率制度下,一國政府推行本國政策有較大的回旋余地,可以不受外部約束。例如,政府可以運用貨幣供應量及利率等工具來影響整個社會經濟活動;在必要的時候較為自然地并且有效地調節其對外經濟,避免采取提高關稅、進口限額、外匯管制和抑制國內需求等帶有較多破壞性的措施;匯率的波動還能防止通貨膨脹的國際傳遞,使一些國家較為順利地克服國內的通貨膨脹。但近20年的經驗表明,完全自由的匯率浮動也帶來不少問題:一是匯率波動幅度過大增加了國際貿易和對外投資的不確定性,使之風險陡然增大;二是各國經常項目收支對匯率變動的反應遲緩,因而它對國際收支的調節作用不大;三是匯率過度波動,使國際基金組織對國際儲備的控制削弱,主要硬通貨國家的膨脹政策可以肆意繼續下去,而無國際收支問題之慮,這必將引起整個世界物價水平的提高。
第三,國際收支調節機制的多樣、自由化,未能根本性地解決國際收支失衡問題。在現行國際貨幣制度下,國際收支調節可通過匯率機制、利率機制、IMF的干預及貸款、國際金融市場及商業銀行的活動綜合進行。但IMF資金的不足、權威虛設等,使長期以來全球范圍的國際收支失衡問題不能根除。
二、國際上有關國際貨幣制度改革的設想
基于現行國際貨幣制度面臨的諸多問題,人們提出了不少國際貨幣制度改革方案。美國的金融危機發生及美國金融危機對他國的傳輸,更將國際貨幣制度的改革推向了風口浪尖。歸納而言,比較有影響的國際貨幣制度改革方案主要有下面幾種。
一種觀點認為,國際貨幣制度應恢復金本位制,以確保匯率的穩定。但此觀點遭到很多人的反對。歷史上,在一些實行金本位制的時期,仍然發生過嚴重的通貨膨脹,這說明,金本位制并不足以保證世界經濟避免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的威脅。而且,實行金本位制還會影響到對人類資源的利用,世界經濟越發達,所需要的純粹作為交易中介的全球黃金存量就越多。而且,實行金本位制還存在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它會使人類的經濟增長受困于黃金的存量。就各國而言,金本位制無法解決刺激國內經濟的需要與維持國際收支平衡的需要之間的矛盾,維持物價穩定與維持貨幣匯率穩定之間的矛盾。此外,金本位制容易產生黃金分布不均的問題,使發展中國家難以擺脫發達國家和少數富人的控制??梢哉f,金本位制的實行缺乏存在的現實基礎,因而至今未能得到廣泛的支持。
有人建議應充分發揮特別提款權(SDR)的作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蒂格利茲認為,國際貨幣基金的SDR可用于取代高波動的美元儲備系統。SDR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1969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瀕于崩潰時,為了彌補黃金和與黃金掛鉤的美元的不足而創立的國際儲備資產。SDR最初并沒有被設計成國際貨幣而只是一種國際儲備資產,僅被用于國際組織和政府間債務的記賬,IMF成員國之間的計價和交易。目前全球儲備資產中特別提款權占比不足5%。客觀地說,充分發揮SDR的作用以穩定國際儲備,是一個不錯的設想。但30余年來的實踐顯示,在全球經濟由少數發達國家主宰的局面難以改變的條件下,希冀在技術上創設一種與各國的經濟實力相脫離并剝奪發達國家主導權的新的記賬單位、交易手段、支付工具和儲備資產,是不現實的。SDR的創設和分配一直受到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的反對和阻撓,再明確不過地顯示了其中的利害關系。美國總統奧巴馬于2009年3月24日表示:“我不認為有創造(新的)國際儲備貨幣的必要?!贝送?,SDR要作為能被廣泛接受的國際儲備資產還存在一個障礙:其并無實際資產的支撐。各國的儲備資產都存在安全性和收益性的要求,只有以SDR計價的金融資產出現,其作為真實的儲備貨幣才有現實意義。
也有人提議,應建立世界中央銀行?;緲嬒胧墙⒕哂信c主權國家的中央銀行相同或近似的世界性銀行,統一行使國家貨幣主權。具體內容包括由世界中央銀行發行統一的國際貨幣、制定和監督執行統一的貨幣政策、維持各國經濟發展的穩定尤其是國際收支的平衡以及發揮最后貸款人的功能等。美國經濟學家庫珀就認為,國際權力機構發行一種用于國際貿易的特殊貨幣,各國執行獨立、統一的貨幣政策,才是穩定匯率的惟一方法。庫珀主張,用循序漸進的辦法,使國際貨幣改革走向世界貨幣體系,即先實行匯率目標區域制,再實行美、日、歐三級的單一通貨制,最后過渡到全世界都參加的單一通貨制。但應知道,貨幣的一體化是以經濟一體化為前提的。在目前各國經濟體制各異、經濟發展水平相去甚遠的情況下,要建立世界中央銀行,實行貨幣的統一,只能是人們的奢想。
三、我國的應對
我國如何應對目前國際貨幣制度的困境,國內學者的觀點主要有兩種:建立區域貨幣體系及創設超主權儲備貨幣。
關于建立區域貨幣體系,有學者提出,在條件成熟時可考慮建立一個以人民幣為中心的區域性的貨幣體系。從區域經濟目前發展的格局看,事實上存在一個以中國內地為核心的經濟圈,包括我國內地、香港、澳門和臺灣,如果再加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與我國有緊密貿易往來和經濟聯系的國家,這個經濟體本身是非常大的。條件成熟的時候,可以考慮在這個經濟體里建立一個以人民幣為中心的穩定的貨幣體系和貨幣制度。這樣,從長遠看,亞洲貨幣區、歐元區和美元區就可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包括我國在內的亞洲國家和地區也可以更好地維護本地區的金融穩定和本地區的經濟利益。
至于創設超主權儲備貨幣,有學者建議,應沿著凱恩斯的“班柯”或特里芬的特別提款權的思路,爭取建立各國共同接受的單一儲備貨幣。還有人認為,創設超主權儲備貨幣是國際貨幣制度改革的方向。全世界應建立一個非國家貨幣主導的貨幣體系,逐步從目前美元主導的貨幣體系,過渡到多個貨幣共同競爭的貨幣體系,最終達到建立一個非國家貨幣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這種貨幣體系的根本目的,是增強對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發行的約束,減弱世界貨幣發行國的國內經濟發展目標對世界貨幣發行目標的干擾。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更指出,創造一種與主權國家脫鉤、并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從而避免主權信用貨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內在缺陷,是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理想目標。因為超主權儲備貨幣不僅克服了主權信用貨幣的內在風險,也為調節全球流動性提供了可能。
未來的國際貨幣制度改革走向對我國影響如何,有學者進行了評議。從我國的金融實力和儲備資產結構現狀來說,維持美元主導地位只進行部分改良最符合我國的短期利益,因為美元越堅挺中國的比較金融資產收益就越高;國際貨幣體系走向多元化最符合中國的中期利益,因為我國目前正以極其低調又異常積極的方式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若能在一個不太長的時間內使人民幣成為多元化貨幣體系中的國際儲備資產之一,亦是我國中期發展的一大愿景;而推動創造“超主權國際儲備貨幣”最符合我國的長期利益。
建立全球單一化的超主權儲備貨幣,或許是最理想的,但面臨的困難也最大,其實現將要經歷一個過程。由于存在多種貨幣儲備,而各國的經濟發展程度又不一,因而國際間的匯率動蕩是不可避免的。在此情形下,為降低美元作為主要國際儲備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國當務之急是在促進國際儲備貨幣多元化的同時,降低對美元的依賴??紤]到世界經濟及國際貿易的規模,雖然SDR還不可能完全取代美元,但我國應支持擴大SDR的作用。
從我國利益出發,為確保國際儲備的安全,削弱匯率波動所造成的損失,我國應積極推動區域經濟的一體化及人民幣的區域化和國際化,因為經濟的一體化必然帶來貨幣的合作。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人民幣的地位也會得到提高,其國際化已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一般而言,在大國崛起的過程中,會經歷產業大國→貿易大國→投資大國→金融大國→貨幣大國的演進,最后成為真正的經濟大國。為減少在人民幣國際化中國內經濟所受到的沖擊,通過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活動而逐步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可謂是明智的選擇。
此外,為確保國家外匯儲備管理和經營的安全性、增值性和流動性,適當增加黃金儲備也是必要的。所謂黃金儲備,是指一國貨幣當局持有的,用以平衡國際收支,維持或影響匯率水平,作為金融資產的黃金。黃金雖然不再與貨幣直接掛鉤,但能夠維護幣值的穩定,特別是在發生金融危機時,承擔著最終國際支付手段。黃金所具有的作用是其他國際儲備和手段所無法替代的,我國不應忽視其作用。
參考文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