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提出從合理利用審計資源、科學制定審計計劃、合理設定審計項目、努力提高審計質量等方面,推進軍隊院校審計模式的創新。
關鍵詞:軍隊院校;審計管理;模式;創新
一、合理利用軍隊院校審計資源
?。ㄒ唬┏浞掷密婈犜盒徲嬃α?br/> 軍隊院校審計人員力量有限,因此,要不斷提升審計人員的素質和能力,建立不同層次的知識型、智能型、復合型的審計人才隊伍。對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可聘請地方或軍隊相關專家或聽取專家意見予以解決。這不僅節約審計成本,提高審計工作質量,還可增強審計結果的可信程度。
(二)共同利用軍隊院校審計信息
通過專門的渠道收集、整理審計信息,然后進行發布和處理,實現審計信息共享共用。一是審計人員要及時交流采集的數據、法規信息、檔案資料等,提高審計信息的共享水平。二是建立審計公告制度,深入揭示審計發現的具有普遍性、傾向性的問題,提高審計信息的利用水平。三是建立審計信息反饋機制,把審計資料和審計成果,提供為軍隊院校黨委宏觀決策的參考依據,提高審計信息可利用水平。
(三)科學利用軍隊院校審計技術
利用計算機、網絡等先進技術,開展電子數據審計,可從現場的單機審計發展到遠程網上審計,實現審計技術的現代化。一是要樹立管理出效益的理念,加強對審計基礎理論的研究和審計實踐經驗的總結,用審計理論研究成果指導新的審計實踐。二要以計算機審計為突破口,適時更新審計硬件設備,升級審計軟件,加快審計軟件的開發應用、審計信息數據庫建設步伐,全方位推進審計信息化建設。
二、科學制定軍隊院校審計計劃
?。ㄒ唬┲贫ㄓ媱澮怀鲋攸c
在確定審計的覆蓋面上,要根據現有的審計力量,本著輕重緩急的原則,有計劃地安排審計重點項目、資金,著眼于數額大、范圍大、影響大的項目,使項目計劃由強調覆蓋面向點、面結合,突出重點轉變。既利于審計部門全面履行監督職責,又突出了對重點領域、重點部門、重點資金、重點人員的審計監督,有利于提高審計成果的質量和水平。
(二)制定計劃要目的明確
在計劃編制、執行中要有明確的要求和可行的目標。執行完計劃后,要對是否達成最初的目標進行測評,使得任務和目標能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從目前情況看,要著眼于審計工作長遠發展的需要,以1-3年為期,編制中期滾動項目計劃,有利于搞好各年度計劃的銜接,保持審計監督對重點問題的持續關注。
?。ㄈ┲贫ㄓ媱澮咧坶L遠
在編制審計計劃時首先對審計部門的外部環境進行分析,尋找出發展的趨勢,發現影響審計機關發展的不利因素和新的發展機會,編制出符合現代后勤建設急需解決問題的審計計劃,使計劃的方向和內容更加準確,審計資源優化配置更具前瞻性。
三、合理設定軍隊院校審計項目
?。ㄒ唬┱_處理全面審計與重點審計的關系
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實現對審計對象的全面審計監控,充分發揮審計在維護軍隊院校財經秩序的職能作用。同時,又要圍繞單位年度工作中心任務確定審計監督的重點,加大對戰備工程、裝備經費、教學訓練經費和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為內容的審計力度,抓好整改建議的落實,不斷把審計工作引向深入。
(二)正確處理宏觀審計與微觀審計的關系
審計監督要從宏觀著眼,微觀入手,為軍隊院校黨委進行宏觀決策提供依據。微觀審計是宏觀審計的基礎,通過大量的經費支出、物資采購、消耗等行為進行審計監督,隨時發現問題并及時糾正,從而有效保證軍隊院校經費的使用效益。
(三)正確處理審計數量和審計質量的關系
軍隊院校審計部門在審計項目安排上,一定要堅持量力而行、留有余地、數量服從質量。對每個審計項目的實施一定要堅持查深查透,質量符合要求。要注重加強審后質量控制,加大對審計意見、決定落實情況的檢查力度,確保審計成效。同時,在保證審計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增加審計工作量,最大限度地擴大審計監督的范圍。
四、努力提高軍隊審計質量
(一)全程控制審計項目
從審計方案的編制、審計證據的收集、審計日記和審計工作底稿編制、審計報告的公布,到審計檔案的建立等審計項目實施的全過程都進行控制??刂品椒ň褪翘岢鲰椖康墓ぷ髂繕恕①|量要求和相應責任。審前調查要編制審計方案,能夠很好地控制審計的深度、效率與效果。審計人員要認真寫好審計日記,按時間順序反映其每日實施審計全過程的書面記錄,完整地反映審計人員全部審計過程的不足。
?。ǘ┴瀼芈鋵嵷熑巫肪?br/> 軍隊院校要貫徹落實責任追究和整改制度,否則審計項自質量控制就會流于形式,落不到實處。一是復核關口前移。審計項目復核不再停留在審計項目完成后的復核,還要對審計前、審計中都應進行復核。二是現場責任追究。建立質量考評與獎懲制度,把考評結果同審計人員的獎懲、晉升、追究風險責任掛鉤,對審計結果定性處理失當要考評。
?。ㄈ┲贫ㄎC管理制度
面對審計風險,除了要加強審計項目質量控制外,還要加強危機意識。一是構筑危機預警機制。在風險發生前進行監控,并及時進行信號傳遞,事前采取對策,防止事態擴大。二是制定危機處理策略。危機處理策略主要包括回避策略、降低策略、分離策略、分散策略和轉移策略。三是建立危機處理組織。一旦出現行政訴訟或其他風險,該組織就能即刻運轉。而該組織能高效運轉的關鍵是要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一個專家隊伍及配備相應的資源。
(作者單位:聶廣星,軍事經濟學院襄樊分院基層管理系;張科,軍事經濟學院襄樊分院基層管理系;陳瑩瑩,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區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