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雯婧和世博有緣。
這緣分細細算起,超過了10年……
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世博會、2006年沈陽世界園藝世博會、2010世海世博會。在中國先后召開的三次世博會,王雯婧和它們都有故事。
悠長的世博情緣
生于1981年的王雯婧在1999年考入昆明的一所大學。那一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召開。生長在東北的小姑娘第一次有這樣充分的機會觀賞各種花卉。世界各國的奇花異草競相在她眼前閃過,去了一次,又一次,前前后后,她去了不下5次,在欣賞珍奇花卉的同時,她熱切地感覺到世博園內那種熱氣騰騰的氛圍。
2006年沈陽世界園藝博覽會召開之時,她已經是昆明一家廣播電臺的著名主持人。當得知家鄉主辦世博會,當即申領到電臺的特派記者身份,奔赴沈陽世博會采訪報道。
上海世博會是王雯婧與世博緣分最深的一次。2009年深秋,辭掉云南電臺主持人工作的王雯婧來到上海尋求發展,剛到上海不久,得知上海世博會招聘志愿者的消息之后,沒有多少猶豫,就遞交了簡歷,應聘長期管理崗位志愿者。
“生存的壓力當時沒去想那么多,反正自己也有一點積蓄嘛,就是覺得若是不參與上海志愿者的工作,心里會有遺憾的?!蓖貊╂簶銓嵉匦?。
與世博緣分很久很久,志愿者的情懷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時深深地扎根的。2008年汶川地震,從各個角度了解了很多信息的她,對很多民間自發組織而來的志愿者印象最深,看到志愿者們不辭辛勞,不避危險,給災民送水送物資,當時,王雯婧心里很受震動。心中會問自己:什么時候自己也做一回志愿者?
上海世博會,讓王雯婧完成了心中所愿,以志愿者的身份全程參與上海世博會的服務,“這是人生一次很有意義的經歷?!蓖貊╂赫f。
自2010年3月正式入駐世博園區,王雯婧已經在志愿者的崗位上做了大半年,“服務世博、奉獻世博優秀個人”、“世博園區長期管理崗位志愿者7月份志愿者之星”、“非洲聯合館青年崗位能手”、“非洲聯合館世博運行保障立功競賽‘月度冠軍’”……因工作出色,獲獎無數。在志愿者這一崗位上,她保持著一貫的優秀。
世博工作的成長
王雯婧的工作職責是志愿者的崗位管理,按照王雯婧的理解:“就是為志愿者服務的。”
志愿者是世博會運行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人數很多,如何讓志愿者能夠順利地工作,是王雯婧們,這些管理崗位志愿者的工作。
2010年3月被分配到非洲聯合館后,王雯婧就和同伴們開始了志愿者運營管理手冊的編纂工作,包括志愿者的培訓、安排、管理……從無到有,沒有任何借鑒經驗,王雯婧拿出高效簡潔的工作作風,短短時間,將上萬字的規章制度制作出爐。
現在,每一位來非洲聯合館上崗的志愿者都會收到一個大小為6兆的電了版壓縮包——“志愿者崗前培訓包”,其中核心部分就是王雯婧完成的。里而有非洲館總體概況、非洲館崗點安排和崗位排班表、志愿服務的具體內容,非洲館志愿者常見問題集等大大小小10多個文檔,“根據實際工作遇到的問題,我們及時更新,已經換了6個版本?!?br/> 很多工作看似瑣碎,卻不可或缺。很多工作都有很強的重復性,每一批次的新志愿者上崗前,王雯婧都會給他們培訓,但細心的她在很多看似重復的工作中看到有待改進的細節,并一遍又一遍地優化。
每一個志愿者的心都是一塊晶瑩的玉,干凈而純粹。王雯婧想得最多的是,如何保護志愿者那顆干凈純粹的奉獻的心。世博園區志愿者被人們親切的稱為“小白菜”,王雯婧就是保護“小白菜”們的“菜頭”。
愿意來做志愿者的人,心里都有一種樂于奉獻的精神,他們的這些優秀品質也堅定著王雯婧為志愿者服務的信心。世博會志愿者主要來自上海的各大高校,身著綠白相間的志愿者服裝,絕大多數部是年齡較小的80后、90后,事實上,許多“小白菜”都不同程度地犧牲了自己的個人利益:有些在讀研究生拒絕了導師的工作安排,有些大四面臨畢業的同學放棄了各類面試機會,許多同學為了服務世博無法正常上課不得不利用業余時間自學課程趕上進度參加考試,更多的同學則放棄了暑假休息的時間投身世博服務,但大家都無怨無悔,“只要能奉獻世博,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蓖貊╂赫f。
有一個“小白菜”讓王雯婧很難忘,這個小白菜是這樣描述自己的工作的:“我每天都會碰到游客的提問,這就需要掌握多方面的世博園的信息,我就把每天遇到的問題都記錄下來,做匯總筆記,每滅背誦,梳理,確保在服務期間能微笑著給游客一個滿意的答復。我還細心的觀察周圍,時刻做個有心人,發現地上有水我會主動去尋找清潔工來請除,對有需要志愿者幫助的就主動上前給予幫助。我們的工作雖然十分辛苦,腳酸了還要繼續服務,口干了還要繼續微笑,但我們都堅持下來了。因為服務的過程更多的是感受幸福,我感到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那么的值得,幫助他人的同時自己也會感受到快樂?!蓖貊╂赫f,這個小白菜的工作也就是絕大多數志愿者的工作常態。
王雯婧說:“這樣的事情很多很多,一點不夸張地說,我們在世博園內與志愿者們相處,每一天,都能體會到感動?!?br/> 存志愿者們身上,洋溢著一股蓬勃向上的激情,他們甘愿付出,樂于奉獻,不求回報,或許,正是這樣一群人的集臺,讓這個志愿者群體也顯得分外難得。每個人身上的力量都是正向的,所有的正向疊加便會制造出一股強大的力量,而這力量也會愈來愈滋養志愿者們。
正是這樣一個群體,讓王雯婧感到一種很強的歸屬感。她熱愛這個集體,“在這里工作的每一天,都是快樂的?!蓖貊╂赫f:“大家不會去斤斤計較一些小事情,都朝著一個目標奔,那就是如何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痹谕貊╂洪W閃發光的眼眸中,你會感覺到這種積極向上的力量。
在做世博志愿者期間,王雯婧遭遇到數個橄欖枝的工作邀請,鑒于她極強的溝通能力,與高效的工作風格,以及,曾經籠罩在她身上著名節目主持人的光環,都是一些好企業看重的潛質,有的企業甚至開出近萬元的月薪邀請她加盟,這些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工作機會,都被王雯婧一一PAss掉了。在王雯婧眼中,如今的世博志愿者的工作才是她最重要的。盡管每個月只有最基本的交通、通訊和伙食補貼,遠不足以維持在上海的生活成本,但是她樂此不疲。因為,她知道,在舉國盛事的世博園內工作,在這樣的一個團隊工作,這是任何高薪都換不來的經歷。
或許,她更沉浸在這樣一種純粹的生活中,在這里,沒有世俗生活的計較,只有全心全意地奉獻自己熱忱參與世界的真心。況且,這真心,是被人珍視的,她的勞動,是能夠得到回報的,盡管,這回報僅僅是陌生人的一句謝謝或者微笑,那么,與她便是滿足了。
關于未來,她沒有大多打算,只說,世博工作結束后,她可能會給自己放個大假?!奥犝f明年西安有花博會,我和男友準備去看看,看看能不能參與一些工作。”她微笑著,有點兒出神,看來,她是要把自己在工作分享中的那句話——我就是為世博而生的一一踐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