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愚園路,一條永不安靜的馬路。在它與萬航渡路的交匯處,更是一片車水馬龍,人流如織。拐角處,便是由康佳擔任站長的一處城市志愿服務站。
不足2平方的“站棚”內,一字排開以康佳為首的幾名志愿者,每天面對著眼前川流不息的人流,忠誠履行著志愿者的義務。一襲橙色志愿裝的康佳,在幾個著藍色志愿裝的小弟小妹中,顯得格外醒目。她高挑姣好的身材充滿活力,白皙的面龐上時時綻放著燦爛的笑意——6個多月來,她不經意間給這塊鬧市區平添了一道獨特而美麗的風景!
曾經的白領注定要與志愿者結緣
康佳是地道上海人。
與大多數上海本地青年人一樣,上學、畢業、打拼事業、結婚生子、成家立業,康佳的少女和青年時代的人生經歷始終伴隨著這座東方大都市闊步前行的腳步。她在學校學的是財務專業,以其女性特有的細膩和嚴謹,以及專業上優異的成績,相繼得以在幾家外資企業立足。通過不間斷的培訓和自學自修,努力充實自己,從一名見習財務核算員,一步一個臺階,直至做到部門財務經理,在打拼事業的道路上雖一路風雨兼程,卻也是一路高歌猛進!她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收獲了事業成功的喜悅,還有甜蜜的愛情……
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和職位,有收入可觀的年薪;有一個疼自己愛自己、在金融行業工作收入同樣可觀的丈夫和一個可愛的女兒,在別人眼里,此時的康佳無疑是個成功人士,是個讓人羨慕的外企“白領”。可康佳在坐了10多年“格子間”后,忽地萌發了想要回歸“賢妻良母”的意愿。盡管女兒出生以后,有自己的父母幫助帶,自己仍可一門心思放在工作上,可隨著女兒長大上學,進入“教育期”,康佳覺得,這時作為一個母親的作用就一下子凸現了。為了女兒的成長,她必須要有所犧牲。
經與丈夫商量,康佳決定辭去工作,暫時告別正在蒸蒸日上的事業,選擇與女兒廝守在一起,做全職母親。然而事與愿違,已在上小學三年級的女兒卻并不“認可”她的行為,因為一個沒有工作沒有職位、只會每天在學校門口接送她的媽媽,讓她覺得在小同學面前“很沒面子”;而在職場打拼慣了的康佳,一旦驟然離開了工作,似乎一下也找不到北了,很有點失落感。正是在她受著雙重煎熬的時候,世博會志愿者開始了網上招募工作,從網上看到消息的康佳,頓覺眼前一亮:作為一個上海本地的青年人,做好東道主是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若能親身參與到志愿者的行列里去,為社會為他人做點公益的事情,這不正是老天給此時此地的她提供的一次機會嗎?
于是,她毫不猶豫報了名。接下來的選拔過程雖很漫長,可康佳有在外企工作的經歷和經驗,有對各種培訓了如指掌的熟悉和從容,康佳選擇的管理崗位——做城市志愿服務站某站的站長,終于塵埃落定,非她莫屬。
從3月31日辭職離開喧鬧的職場,到4月20日正式進入志愿者行列,康佳的“退隱”不過10多天,便又重新回歸社會。接下來的一切就是那樣的順理成章,既有工作經驗、又有服務熱情的康佳,很快成為志愿者中的佼佼者,在20多萬志愿者隊伍中被評為6000多顆“志愿者之星”中的一顆;她領導的這個地處愚園路和萬航渡路口的服務站點,也成為了明星站點。
巧的是,她女兒所在的學校一師附小,就離她服務的站點不遠,這樣,在站點做完白班服務的康佳還可順帶去接放學的女兒。而更讓康佳開心的是,自打做了志愿者,她在女兒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重又高大起來了,每當她下班后穿著志愿者服去學校門前等女兒,女兒只要一見到她,就會主動向自己的小同學們介紹:“看,我媽媽是志愿者!”那語氣,那神態,自豪得不得了。那一刻,康佳的心里也如同灌了蜜似地樂開了花!
第一個穿上了橙色裝
康佳所在的志愿服務站點,既是商業密集區,購物圣地,又是地鐵、公交交匯區域,不遠處,還有火車票售賣點,要說平時的人流密集程度,任怎么形容都不為過。如此高密度的人流,即便就是每百人、千人中有一個人需要咨詢一個問題、每萬人中有一人需要幫助,在長達7個小時的志愿服務時間段中,平均下來也是相當可觀的工作量。“剛開始確實是手忙腳亂,很多都不熟悉,不過這些都是很容易改善的,只要多做功課,熟悉以后便不是問題了。”康佳告訴記者,從最開始上崗人們還不太熟悉、不習慣找志愿者尋求幫助,到很快成為那塊鬧市區人們爭相追逐的目標,康佳他們平均每天下來要接待600多人次以上,來找他們的,既有老人小孩,也有年輕人;既有本地市民,更多的則是外地客人。問路的、找旅游景點的、咨詢怎么坐車倒車的、打聽哪兒醫院最好哪兒餐館最便宜的、乃至因聽不懂上海話來找他們給“翻譯”一下的,可謂包羅萬象,無所不有。而這中間最多的,當然還是咨詢有關世博會方方面面的問題。所有這些,康佳和她所領導的站點,均一一給與熱情周到的服務,直到客人滿意而去。
6個多月的堅守,康佳每天都是提前15分鐘到崗,待值班志愿者到齊后,她便組織大家首先交流小結頭一天志愿服務中的情況,提示今天需要注意的問題,然后開始打掃站點,清理分發有關資料文件,開通服務軟件,然后正式“開站”,一天的志愿服務工作由此開始。日復一日,康佳在這種單調重復而又繁瑣的付出中,實實體味著一個奉獻者的全部意義;從人們溫馨贊許的目光里,感受著能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而獲得的那份愉悅和快感!
作為站長的康佳,肩上其實還有另一份重要的責任:不間斷地培訓那些短期志愿者。這些短期志愿者大多來自各大學,一般來站工作兩周后,再輪換一批。這樣周而復始,無形中讓康佳的“培訓”任務變得沒完沒了。“14天輪換一批大學生,有時候剛帶出來,他們就要走了。”不過,康佳畢竟是在外企接受過“魔鬼訓練”的人,很快便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帶人之道”。“上崗之初,不少志愿者會緊張,怕回答不了人家提出的問題,一見到有人上來就本能地往后退,把問題拋給我。這個時候我會站在他們身邊,讓他們有個依靠,也可以加快他們熟悉的過程,到第二天第三天,感覺他們的知識已經有一些累積,我就會慢慢往后退,讓他們試著自己回答。漸漸,他們也會了解到,獨立應對各種問題并不是那么困難的事,于是我也就算功德圓滿了。”康佳不無得意地告訴記者,臉上早掛滿了一副燦爛如霞的笑容。
世博會如火如荼,世博志愿者的服務活動也漸入佳境。為進一步激勵志愿者,新出爐的“城市志愿服務站點志愿者激勵評價辦法”中規定,服務兩個14天周期的志愿者便可獲得“資深志愿者”評選資格,而當選資深志愿者,便可獲贈一套限量版的橙色志愿服。工作出色、迭創佳績的康佳,不負眾望地成為首位城市志愿服務站點資深志愿者,也就成為了第一個穿上橙色志愿裝的人。
“穿上這身衣服,也意味著自己必須承擔更多的責任。我已經打算好了,在我女兒讀小學的整個階段,我一方面要在我的專業上繼續自學自修,不斷充實自己,另一方面我要把社會志愿者的工作一直做下去,繼續延長我的服務期……”
康佳在說這番話時,臉上洋溢著幸福和自信。看得出,她對這6個月來的志愿者經歷十分珍惜和看重。因為在為他人、為社會所做出的點滴奉獻中,她深切地感受到人生的價值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