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圖壁氣田地處天山北坡,位于準噶爾盆地南緣呼圖壁縣東南方向,距烏魯木齊市78公里,距克拉瑪依市區約260公里。這是準噶爾盆地的第一個整裝氣田,屬中型貧凝析氣田,在一段時期內,極大地緩解了克拉瑪依油田用稀油換稠油的被動局面。
制服“潘多拉魔盒”,“寶葫蘆”得手
1992年2月22日,克75井突然著火。這場大火整整燒了一個月,大火焚燒了井架與鉆臺。但這場大火也讓新疆石油管理局的領導和專家看到了希望:準噶爾盆地可能蘊含著豐富的天然氣資源。
在這之前的40年里,新疆石油管理局在準噶爾盆地沒有找到一個氣田,歷屆領導和專家一直都認為準噶爾是“油盆”而不是“氣盆”。
于是,在這近40年的時間里,人們對天然氣的研究和勘探都遠遠落后于對石油的研究和勘探。1992年8月,新疆石油管理局首次提出“油氣并舉”的指導方針,而呼2井的重大發現,更堅定了讓克拉瑪依石油人“找氣”的決心。
1994年8月18日,呼2井開鉆。
呼2井經過艱難的鉆進,迎來的卻是失望。1996年8月6日,對這口井已經沒有什么信心的幾名試油工在例行公事地對紫泥泉子組3608—3614米井段和3594—3597米井段進行射孔作業,隨著從井口冒出的清水,一條乳白色氣柱突然從井口直沖出來約四十多米高——呼2井井噴了!
這是“潘多拉魔盒”——
這條咆哮的氣龍如果不能被制服,將造成井毀人亡的慘劇。更可怕的是,這口井距離村民居住地不過兩公里,而天然氣散失在方圓4平方公里以上的范圍,如果村子里有人想抽根煙或者打磨一下用舊了的鐵質農具,整個村莊或者呼圖壁縣城都將被劇烈的爆炸夷為平地。
不過,這也是克拉瑪依人想了多少年的“寶葫蘆”——如此強烈的井噴,極有可能帶出一個整裝的天然氣田。
搶險隊員云集呼2井。
每一個人都是搶著往上沖,在這場兵刃見血的戰斗中,為了讓怒吼的氣龍束手就擒,有的人甚至和領導翻臉了。
8月9日是向氣龍發起總攻的日子,也是人們接受生死考驗的日子。臨時組成的新疆石油管理局呼2井搶險指揮部作了周密部署,并由試油處成立了3個搶險突擊組。
8月9日14時15分,新疆石油管理局副局長陳漢揚下達了戰斗命令:“各就各位,準備關鍵的戰斗!希望大家注意安全。”
十幾位白衣天使,帶著3副擔架走上井場,更增添了悲壯的氣氛。
14時20分,起重機伸開長長的手臂,一下子把防噴器提起來,在兩根鋼絲繩和4根綜繩的牽引下,緩緩地向氣柱靠攏。
由于前后兩臺拖拉機用力不均勻,一根鋼絲繩穿過氣柱時像驚蛇一樣狂舞起來,發出“叭、叭”的響聲。許多人都瞪圓眼睛吃驚地望著氣龍抖威風。如果狂舞的鋼絲碰到井架或鐵器打出火花,就可能引發爆炸事故,井場上的人們就會葬身火海。
負責井口吊裝指揮的鉆井公司經理潘仁杰想去拉緊鋼絲繩,手還沒收攏,右手小拇指的指甲蓋便被掀掉一大塊,鮮血直冒,無名指的關節也受了傷,很快腫起來。他忍著痛,指揮吊車把防噴器放回原位。醫生給他簡單包扎之后,他很快又回到吊裝指揮的崗位上。
14時55分,起重機的手臂再次抓起了防噴器,潘仁杰站在井旁,指揮著起重機,指揮著前后兩個拖拉機,讓防噴器向井口徐徐靠攏,10米、5米、2米……
幾十名消防隊員用8支高壓水龍槍向著氣柱和搶險隊員的身上噴射。
兇猛的氣柱被分割,被擠壓,氣龍發出了驚天動地的怒吼。這時,氣霧裹住了防噴器,也裹住了在井旁指揮的潘仁杰。他覺得眼前什么也看不見了,他的眼鏡全被油霧遮住了。他擦好之后,又繼續指揮。
這時,防噴器已經接觸到井口,但由于兩個拖拉機牽引的鋼絲繩一緊一松,防噴器斜放在井口上,致使陽濤、王朝陽、王秀江、夏之端4名搶險隊員無法上螺絲,強大的天然氣流和消防車高壓水柱刺得4名搶險隊員雙眼難睜。
于是,孔繁欣、袁曉崗、張炯明等人又沖了上去。不一會兒,隊員們感到胸悶、氣短。
現場總指揮楊萬盛著急了,他急忙指揮拉緊鋼絲繩,保持兩邊平衡。
此時,仍有4個螺絲未穿進去。搶險隊員的身子隨時會被氣浪擊穿。但王朝陽、陽濤、馬義德和陸云4名勇士帶著油城人民的重托,冒著生命危險,向井口走去。
17時整,潘仁杰手勢一揮,隨著封井機專用扳手的旋轉,兩個旋轉封井閘板慢慢合攏。咆哮了近3天的巨大氣龍漸漸低下了頭。
“成功了,成功了!”整個井場都歡呼起來。氣龍被制服了,經初步測試:日產天然氣78.3萬立方米、凝析油1.38噸。
呼2井控制出氣以后,石油局專門請四川石油管理局的天然氣專家前來試井,結論是:這個氣田“小而肥”,滲透率高、構造圈閉物性好。
果不其然,1999年12月,上報探明含氣面積15.2平方公里,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126.12億立方米,凝析油地質儲量60萬噸。
40年的南緣夢,今日得圓。呼2井的井噴,標志著南緣一個新氣田的誕生,這是克拉瑪依油田天然氣勘探的重大突破。
歐陽可悅簽下“軍令狀”,發誓拿下大氣田
呼2井發現之前,準噶爾盆地西北緣第一口高產氣井——克75井讓克拉瑪依人對天然氣的認識提升到一個從未有過的高度。
1992年8月20日,新疆石油管理局召開首屆天然氣開發工作會議,會議提出了“一手抓油,一手抓氣,油氣并舉,共同增長”的油氣田開發指導方針。這是新疆石油管理局油田勘探開發近40年來第一次把氣提到了和油同等重要的位置。
同時,在這個會議上還提出了局廠兩級要盡快建立天然氣管理機構和相應的管理制度,做好克75氣藏和夏子街氣田的開發可行性評價等6個具體要求。
1998年2月,新疆石油管理局成立天然氣領導小組。由副局長姜建衡掛帥,副局長陳漢揚、高鼎城、董培基作為主要成員。
副局長趙立春屆時已近退休,他把自己的最后一項重要工作定為:挑選精兵強將,組建呼圖壁氣田開發建設項目經理部。
歐陽可悅是勘探開發研究院總工程師,被任命為項目部總指揮,全面負責呼圖壁氣田開發建設工作;采油三廠副廠長張新民和開發公司地面辦公室副主任王守云任副總指揮。
局天然氣處工藝科科長冉蜀勇負責采油工程,鉆井工藝研究院科研中心工程師楊玉良負責鉆井、泥漿工程,局天然氣處地質科科長朱寶亭負責地質工作,局公共關系科科長鄭學忠負責與地方上的公關、協調工作。
這是一項光榮的任務,更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1998年3月,歐陽可悅代表項目經理部和戴明梓局長簽定了“包保協議”:1998年10月,天然氣必須通到克拉瑪依油田。若不能按期完成,將按照有關規定處罰。
歐陽可悅眼睛都沒眨,就把“軍令狀”簽了。他沒有想過什么處罰的問題——這不應該、也不可能出現。他心里想的只是解放稠油熱采方式,把呼圖壁的氣引到克拉瑪依油田。
首先要選擇項目部在呼圖壁的基地。陳漢揚和高鼎城建議還是選在呼圖壁縣城中,主要是考慮在艱苦的現場工作中,項目部成員的生活質量有保證。
但歐陽可悅最后決定把項目部的基地放在離縣城只有15公里遠的二十里店鄉,將一個農民夜校的幾間簡陋的教室作為辦公和吃住的地方。原因是離縣城遠,干擾少,工作起來更加方便。至于物質生活條件,他認為是次要的,只要有個吃住的地方,能辦公就行。
1998年6月,呼圖壁氣田呼2井紫泥泉子組氣藏開發概念設計通過中石油評審,設計方案中共部署開發井12口,第一步生產井7口,建成產能100萬立方米,第二步生產井5口,建成產能60萬立方米。越簡單越好,越節省越好,越快越好——這是石油局提出的建設呼圖壁氣田的原則。
三個月建成呼圖壁氣田——這是石油局給“呼圖壁氣田開發建設項目經理部”下的軍令狀。
三個月里,參戰人員經常通宵達旦地干;三個月里,沒有一個參戰人員回家。
地面建設工作均在9月底基本完成,達到了投產水平。這個速度,是靠每天24小時不停的作業換來的。
打造采氣工人的“好八連”
2004年9月,47歲的欒鳳俊重新走進校園,重溫當學生的感覺。在此之前,他的最高學歷是初中。
這一年,因為工作需要,欒鳳俊被正式調入采油三廠呼圖壁氣田作業區工作。
進了作業區沒多久,欒鳳俊就發現這里與自己原來工作的單位有所不同——在整個作業區的員工中,只有自己是初中學歷。
以前,欒鳳俊認為自己只是操作崗位上的一名普通員工,只要懂技術會操作就行了,但到了呼圖壁作業區,這種想法就過時了。
原來,在作業區成立的時候,就制定了消滅初中學歷的計劃。
“不能因為我拖大家的后腿。”欒鳳俊報名參加了獨山子職業技術培訓學院的中專部學習。
由于承擔著不間斷向克拉瑪依電廠、石化廠以及油田保溫、熱采等多個生產單位和生產環節輸送天然氣的任務,呼圖壁氣田被不少人稱為克拉瑪依的“生命線”。
因此,要確保氣田高效、平穩、安全地生產,前提是要有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
2000年3月,原來擔任過克75氣田第一任采氣隊隊長的王志杰走馬上任擔任呼圖壁采氣作業區黨支部書記和經理。他的第一斧是“進一步提高員工文化素質和技術素質”——
三年內消滅初中學歷;進行技術培訓,提高生產、安全技能。
王志杰在呼圖壁采氣作業區員工大會上說:“我們呼圖壁氣田的采氣人,就應該像南京路上好八連一樣,是組織紀律嚴明的隊伍,是有著良好素質的隊伍,是有著鮮明形象的隊伍。”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為了保證員工的學習不受影響,作業區采取了各種措施為員工開綠燈:將每個班需要學習的員工進行合理安排,鼓勵“后學習的人,讓先學習的人”,同時在考核制度上實行了“換班制、還班制”等等。
2003年6月,所有員工都達到了中專、高中甚至大專、本科以上學歷;高級工達到30人以上,到了2006年,高級工已經占到全體員工總數的55%以上,甚至有了在讀碩士研究生。
除了文化學習,作業區還加強了技能培訓——
所有員工每半個月就要上一次技術課,由各路工程技術人員和業務骨干授課,內容涉及崗位責任制度、工藝流程以及提高技能比武的注意事項等,培訓成績與獎金掛鉤;開展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實際操作培訓,規定所有新人必須由班長親自來帶,簽訂“師傅協議”并進行考核。
2004年5月,在新疆油田公司舉辦的首屆采氣工技能大賽中,呼圖壁氣田作業區囊括了個人前3名。
11年前,28名會戰人員來到距離克拉瑪依260公里的呼圖壁縣,成為這里第一批拓荒者;11年后,一批又一批石油采氣人來到這里,呼圖壁氣田作業區在他們手中日漸輝煌。
從無到有,從有到強,從日產天然氣50萬立方米提升至150萬立方米,再攀升至180萬立方米,克拉瑪依石油人在呼圖壁氣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佳績。
11年的開發與奮斗,譜寫了氣田輝煌的光榮史——
根據開發方案設計,從2010年開始,呼圖壁氣田的產量將逐漸開始遞減,相關研究人員正在進行延長穩產期,提高采收率的研究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