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全訪
(瑞安市城市建設開發投資有限公司,浙江 瑞安 325200)
材料價格對建設工程造價影響及管理淺析
項全訪
(瑞安市城市建設開發投資有限公司,浙江 瑞安 325200)
材料價格影響著工程總體造價,如何在項目管理中,控制材料價格,是當前研究的熱點。文章闡述了材料價格的情況和分類,探討了建設工程材料價格管理措施。
材料價格;建設工程;造價;管理
一般而言,材料費用的高低和水平對工程造價起決定性作用。在土建工程中,材料費用占項目工程造價的65%左右,而在裝飾工程及安裝工程中,材料費用的比重占項目工程造價的75%左右,個別高檔次的裝飾工程,這個比重甚至達到85% 以上。因此分析材料價格變化對工程總體造價的影響,為工程造價管理控制提供依據,以及研究制定對策是十分必要的。
在工程造價中,按材料的使用性質分類,建筑材料可分為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周轉性材料和次要材料。主要材料是直接構成工程實體的材料,品種相對少,消耗量比較大,且占工程造價比重高 (占總材料費用的68%左右)的一些建筑材料,如鋼材、水泥、水材、瀝青、混凝土和混凝土預制品及各專業專用材料。輔助材料也是直接構成工程實體的材料,品種相對多,消耗不大,比重相對較小的材料,如砂、石灰、玻璃等。其他的如周轉性材料,在施工中可重復使用且不構成工程實體的材料,能夠反復周轉使用,多次攤銷計算,如模板、腳手架等。次要材料是指品種繁多、用量小、價值不大且不便計算的零星用材料,如鐵件、鐵絲、螺栓、焊條等。
建設工程造價中采用的建材價格,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情況:(1)當地造價管理部門綜合建材市場的多種因素,帶有宏觀調控性質的、定期發布的材料市場信息價格。(2)采用材料生產廠家或材料供應、銷售部門提供的,未進行任何綜合直接公布的實際市場交易價格。(3)采用材料出廠或市場批發采購的價格,加上供銷部門手續費、運雜費及采保費等費用得出的材料預算價格。建材價格對建設工程造價的影響較多的是基于市場信息價綜合后產生的材料預算價格。
建筑安裝工程中材料費用是直接工程費用的主要組成部分,建筑工程中材料費占總造價的60%~70%;而在安裝工程及裝飾工程中,材料費用的比重達到項目工程造價的75%左右,可見材料費用管理是建安工程中管理的主要內容。
建設工程材料品種繁多,經營渠道多樣,質量有別,市場價格各異,搜集調查資料困難、工作量大。材料指導價格編制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市場經濟各主體的經濟利益,而當前工程標底或參考造價、辦理結算等材料價格都是以工程造價管理部分頒布的材料價格信息為依據,材料價格信息的準確性直接影響工程造價,因此,工程造價管理部門要加強對材料價格信息編制管理,強化技術力量,吸收有代表性的建設、施工、材料供應商等單位的專業人員參加的調查組織,實行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力求準確和實用。同時加強對工程招標文件和工程合同中材料價格調整管理,具體調整的內容分為:
2.1.1 材料價格不調整 所謂材料價格不調整是指在整個施工期間各種材料都不因市場價格波動上漲而作出調整,一律執行投標報價時綜合單價中的材料價格這種方式,實際上是將材料價格風險全部轉嫁給承包商承擔這樣對承包商的投標報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承包商必須全面掌握價格信息的變化和風險范圍。這一點,承包商往往難以做到。因此,這種不調整方式雖然由承包商承擔材料價格全部風險,業主不承擔相應風險,如一旦遇到某一種或幾種主要材料價格大幅漲價的情況,就無法保證工程順利進行,并極大地影響工程進度和質量,很多工程實踐都證明了這一點。因此,用材料價格完全不調整的辦法來處理價格上漲風險是不合理的。
2.1.2 材料價格按實調整 即在施工過程中對各種材料都隨波動后的市場價格進行調整和計算這種方法,表面看是符合實際情況,其實質是價格風險全部由業主承擔,承包商完全不承擔價格變化帶來的任何風險,這種方法既不符合風險分擔的工程管理原則,也違背了國家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基本思想,對承包商樹立風險意識以及加強和提高企業管理能力與水平并無好處。按實調整和結算,也是造成項目投資失控和工程造價“三超”的一個重要根源。因此,這種方式不應該提倡。
2.1.3 材料價格有限制地調整 材料價格有限制地調整是指在工程實施期間,當材料價格波動達到一定幅度時,如上漲部分達到材料報價的10%或15%時,對超過的部分進行調整。這里的10%或15%就是調整的限制因素。這種方法實際上是風險分擔的管理方法,超過材料報價限制因素以內部分的風險由承包商承擔,超過限制因素以外部分的風險由業主承擔。
對于那些工期較長、造價較高的工程,建材價格的大幅波動將嚴重影響承發包雙方對施工合同的正常履行,給工程施工帶來潛在的質量安全隱患。在工作中要充分提高建筑材料的風險管理意識,防忠于未然,確保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強化市場詢價方法與手段,提高材料報價的正確性和可靠性。簡單的市場詢價可以參考地方定額中所編選的材料預算價格和相關省市造價管理處按期發布的材料市場信息價格;通過有關網站和自我市場詢價,取得信息價格。通過以上兩種方法所獲取的材料信息價格,有些還是不能直接套用的初步信息,還要對其進行梳理并明確所包含的內容,計算整理使之成為符合報價要求的材料預算價格。建立材料價格信息系統。企業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建立一套材料價格信息系統,包括:完整的建筑材料分類編碼體系,保障材料歸類整理及查詢功能的實現;能夠接受、處理多渠道來源的價格信息,如歷史工程材料報價、企業真實的采購價格、廠商市場報價、各類市場公開的價格信息;能夠動態地對各種渠道獲取的價格信息進行系統的綜合、對比、整理、分析,生成滿足造價人員需要的價格信息。建立企業的分部分項工程綜合單價量化指標體系。隨著招投標業務的展開,企業應建立起分部分項工程綜合單價量化指標體系,并逐步分層次逐層細化。在進行材料風險的管理和控制中的“二八原則”,即在所有材料費用中,占材料種類20%的主要材料卻占了材料總費用的80%也很重要。根據這一原則分清主次,抓住重點做好材料價格風險控制,從而確保對材料風險的控制與應對。
材料價格的波動是一種市場的常態。在市場價格有較大波動的時期,控制好承包商采購的價格,保證材料的品種和質量,是業主應該特別關注的問題。每個工程項目中涉及的材料設備種類繁多,不管采用甲供材料方式或者承包商自購材料方式,都應該建立和完善對材料質量和價格的認證制度,特別是對承包商采購材料。采用材料的確認簽證,是目前業主控制價格風險的另一個主要方式。材料的確認簽證,對業主和承包方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工作,簽證的業主工程師代表和承包商的項目經理對建筑材料的品牌、分級分類、性能、特點都要十分明了,確保簽證材料的實效性和可靠性,防止在施工中混淆品牌,以次充好,以假換真。如管材、簽證不但應明確管材的規格,還要明確品牌、供應廠家、生產時間等。真正達到控制和降低材料價格風險的目的。
[1]鄧衛寧.關于控制工程造價的思考[J].建筑管理現代化,2004,(2):46-49.
[2]喬萬貴.淺談建設工程材料價格的動態管理[J].山西建筑,2002,(4):132-133.
[3]宋偉.項目管理概論[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