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程標準》提出:“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與掌握,更要關注他們的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笨梢?,評價關注的是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能力等方面出現的積極變化,以及每個學生發展的獨特性。而長期以來,在我們數學課堂中的評價這一塊存在著“評價內容片面,狹隘的消極評價,迫不及待的過早評價,評價語言泛濫……”諸多問題,透過這些極端的評價現象,我不斷反思。以下是我在實施、探索新課程理念下對數學課堂評價的一些嘗試與思考,我認為小學數學課堂中評價學生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多角度評價。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斷進步
正確適當地評價學生,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而多花樣、多渠道、全面地評價學生又是鼓勵學生愛學、樂學、我要學的手段之一。因此提倡評價學生要適當、合理、明確、有針對性,而不要過于籠統。1.針對學習習慣的評價。對于小學生來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至關重要,因此,應該特別注重在日常教學中給予學生適當的評價,促使學習習慣的養成。2.針對學習方法的評價。《新課程標準》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3.針對情感態度的評價。新課標里要求每節課的教學目標要體現三維目標,其中就包括“情感與態度”。4.針對合作學習的評價。教師應根據《新課程標準》倡導合作式學習的要求,在教學中巧用評價,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二、及時評價,適時發現。捕捉學生的閃光點
及時評價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當時的表現,及時作出評價。課堂及時評價是一種瞬時評價,教師本人要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及時地進行激勵性評價,進行對話交流評價,促進師生、生生心靈溝通。激勵性的及時評價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個性、氣質、特點、學習水平,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做出針對性的、藝術性的評價。在實施激勵性評價時,要用發展的觀點,以發展的眼光去評價學生,對學生學習數學的任何一個方面的進步,無論其現狀何等不理想,離教育目標有多遠,都應該通過評價加以肯定,鼓勵學生不斷進步,不斷發展。
三、延緩評價,給學生思維發展的空間
延緩性評價把評價權還給了學生,讓學生去發現、去分析、去論證。每當一種新意見提出時,教師都請學生給予評判,他們或分析,或爭論,或同意,自己來處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正在討論的問題,不能立即給予肯定或否定的評判,而應以鼓勵的行為方式或語言,或提問或實驗,讓學生暢所欲言,然后選擇一個恰當的時機說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
四、優化評價語言
首先,評價語言要準確、得體,富有針對性。教師要有很強的聽辨能力,并能根據學生的參與性學習表現及時進行反饋,準確、客觀地指出學生的長處及存在的問題。
其次,評價語言要盡量幽默生動、機智巧妙。老師風趣幽默的語言必將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有助于學生良好人文素質的養成。孩子們都喜歡幽默的老師,這樣的老師能給學生以親切、平易近人的感覺,如果老師把幽默恰如其分地用到課堂中去,會拉近老師與學生間的距離,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
最后,評價語言要尊重學生。《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的獨特體驗是一種珍貴的教育資源。教師必須首先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特別是當學生的價值取向與教材、與教師的理解有偏頗時,我們如果能用寬容的眼光去理解孩子,去保護孩子稚嫩純真的心,那我們的評價語言才會寬容、親切、真誠,才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尊重與賞識,從而增強他們繼續超越自我的信心。
作者單位:浙江省上虞市華維文瀾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