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階段是學生思維能力與思維品質形成的關鍵階段,因此中學教學、素質教育中創新意識的建立顯得尤為重要。江澤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就學校教育而言,化學教育是創新教育的主陣地之一,因此在化學教學中開展創新教育的實驗具有重要意義。
一、創設情境,培養創新意識
作為一名教師,要為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創設一個適宜的情境,對班級采取開放式的管理。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和能力,養成創新習慣與膽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化學科學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和對化學知識及規律的擁有欲以及將所知化學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類的動機,才可能激發創新潛能,才可能產生創新欲望。教師可以用集色、態、味、光、聲于一體的化學實驗給學生強烈的視覺刺激來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如鈉與水反應、鎂條燃燒、爆炸實驗、鋁熱反應等。
二、積極鼓勵,培養學生敢于創新
培養創新能力的關鍵是培養創造性思維,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特別是要培養學生敢于提出問題、闡述自己的觀點、不盲從教師、不盲從書本、不迷信權威的思維品質。例如學習乙烯性質時,教材上用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實驗來說明加成反應。
三、設計、探索實驗。培養創新思維
化學實驗對于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設計性或探索性實驗不僅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還要求他們靈活地、創造性地綜合運用這些知識和技能。設計性或探索性實驗在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培養他們的意識和創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他常規實驗所無法比擬的。如學習乙炔的實驗室制法時,可以要求學生根據乙炔的反應原理、反應條件和特點,自己設計一套制取乙炔的實驗裝置,這套裝置可以參考教材的設計,但不能與教材完全相同。學生完成后,再組織學生一起分析、討論、比較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和優缺點等。對好的方案特別是有創新的方案,進行表揚和獎勵。鼓勵學生創新,調動學生的創新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開展科技活動,展現創新能力
創新活動的基礎是科技活動,科技活動的開展狀況深刻地左右著創新活動。為此在工作中必須千方百計、想方設法開展科技活動。沒有條件必須創造條件。從課外興趣小組開始。建立初步的創新活動的基礎。通過教師的指導,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利用現有條件,想方設法開展課外科技活動。
總之。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要培養創新能力,必須從各方面入手,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利用現有條件,想方設法地去進行各式各樣的、豐富多彩的各項活動,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作者單位:江西省安??h洋門初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