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計算機教學已無所不在,因此,我們每一位計算機老師有必要探索出一條適合當今中學計算機教學的方法。
我們都知道,隨著社會的發展,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運用快速地滲透于社會的各個角落。計算機技術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主要技術。不掌握計算機知識和基本技能,將難以在現代信息社會中有效地學習、工作和生活。
現代教育強調重視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教師的作用要體現在引導上。面對豐富多彩的計算機世界,每一個學生可能都會有不同的想法和喜惡。而作為一名計算機教師又必須在有限的課時內完成較繁重的教學任務。因此我們有必要討論一下有關中學計算機的教學方法。下面列舉我的幾點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一、教學模式
1. 邊講邊練,精講多練
計算機學科的實踐性很強,強調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紙上談兵”,學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而盲目的上機練習也難以保證學習效率。所以每當學習新的操作內容時,一堂課中我一般只安排20分鐘左右的理論課講解。講一個問題時就讓學生同步操作,然后關鍵的一步就是布置類似的練習讓學生動手實踐。等他們掌握以后再講下一個知識點。這樣每堂課講授的知識學生們都能應用于實踐并得到鞏固,最終達到熟練掌握。有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適當調整講課內容,精講重點、難點、疑點,把時間最大限度的留給學生去操作實習。
2. 耐心輔導,培養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只有對某個問題產生興趣,才會啟動思維,產生動力,才會主動去尋找解決它的辦法,才會主動獲取相關的知識,將“要我學”變為“我要學”。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動力,也是激發創造力的必要條件。因此,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疑是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每當我接手一些新班級,總會發現其中有一部分學生從未使用或極少使用過計算機,根本不具備基本的計算機知識和操作能力,完完全全是個“電腦盲”。在操作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絕大多數非常簡單,甚至令人發笑。但是我深知:作為教師,不能因此而嘲笑、訓斥學生。一定要注意聆聽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并針對不同問題做出不同的解答。有的可以直接了當地回答,有的演示一遍操作過程,有的和他們作簡短的討論,有的則用另一個問題將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在輔導過程中,我注意與他們站在平等的角度,小心保護他們心中萌發的興趣之芽,并用適當的鼓勵和表揚樹立他們成功的信心、決心。
3. 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隨著近幾年來電腦熱的興起,不少學生在家長的支持下,家里購置了電腦,甚至小學階段就到各類計算機培訓班進行了學習,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應用能力。現代教育承認個體的差異,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實施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在接手班級時,首先作好了這方面的調查,在此基礎上對學生的上機座位進行安排。初中計算機教學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和使用計算機的興趣,鞏固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讓學生初步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并應用于實踐,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質和創新思維以及自學能力。在有限的條件下,根據學生目前的實際情況利用這樣的方法進行多樣化的教學還是有其可行性的。
二、教學方法
“教無定法”,只要能促進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就是一個好的教學方法。
1. 比喻說明法
計算機課程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基礎理論知識,對于十三、四歲的初中學生來說有時較難接受。如果在講課時適當地運用比喻,就會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2. 愉快教學法
眾所周知,漢字輸入訓練是一項機械、枯燥的教學內容。有的學生往往在學會了輸入方法之后不愿花時間反復練習,這樣就不能達到要求的輸入速度。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創設一種愉快的環境,讓學生在玩中學,在練中學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3. 表揚獎勵法
當代的初中學生年齡雖小,但大多已有較強榮譽感和好勝心,對老師的評價尤其在意。所以每當學生有好的作品完成,我就利用多媒體教學網,展示給全班同學,同時加以表揚鼓勵,這不僅會激發他的學習興趣,對其他同學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總之,計算機學科是一門新興的、發展迅速的學科,為了緊跟科技的發展,中學計算機教材內容的更新頻率相對較高。教學方法也應隨之調整。教學是一門藝術,還需要我們每一個計算機學科教師共同努力、研究。
作者單位:貴州省畢節市楊家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