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學習是學習活動中最常見、最基本的方式,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不僅是學好科學的一個重要手段,而且也應被看成是科學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和學習方式的一種。所以在實際教學中,為了提高科學教學質量,實現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的目標,就應該注意培養合作學習能力,讓學生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
所謂“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有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是以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學實踐。當前,我們所說的合作學習,一般是指分組合作學習,即在課堂上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下面我就來談談在科學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的形式和幾個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科學合作學習的幾種形式
1. 在探究中進行師生合作學習
課程改革的核心是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科學學科是通過觀察現象進行演示和學生實驗等,使學生對知識獲得具體而明確的認識,這是理解概念和規律的必要基礎。進行演示和學生實驗對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培養學生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課程的科學實驗課教學從形式到內容都做了大膽改革: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角色轉換,讓學生來唱主角,教師當配角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實踐,在實踐中學會自我思考和探究。
2. 讓學生開展比較式合作學習
教師應創設自主探索與合作學習的學習機會,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開展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中開展問題解決方法的比較,啟發自己發現新的規律和方法,不斷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水平,實現創新性地突破和重組。例如:在《空氣污染和保護》教學中,學生要收集有關人為污染與空氣之間關系的資料,他們可以去圖書館查,去網上搜索。在活動過程中,學生既是搜集信息的主人。又是愉快的合作者。在授課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對其產生錯誤認識的題目,此時,借助小組集體合作學習,往往能很輕松地解決這個問題。使學生不僅讓知識得到了拓展,而且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集體合作學習中加深了。
3. 讓學生在錯誤中開展反思式合作學習
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經歷一些“挫折”,不僅不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反而會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的思考,促使學生開展自主合作學習,讓他們在個體和群體的合作學習中獲得新的想法,從而去積極探求規律和方法。例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質》教學中,有這樣一個活動,在一只500mL的燒杯中放有高低2支蠟燭,分別點燃,把一瓶250mL的CO氣體倒入燒杯,問那支蠟燭先熄滅?學生根據主觀感覺,一部分人認為低的蠟燭先熄滅,一部分人認為高的蠟燭先熄滅。全班分10組,實驗后統計如下:高的蠟燭先熄滅的有5組;低蠟燭先熄滅的有5組。學生在分組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各自找到了理論依據,哪支蠟燭先熄滅與倒CO有關。(1)因為CO密度比空氣大,且CO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CO從杯中央(甚至是朝高的蠟燭這邊)倒下去,先接觸的是上面的那支蠟燭,故高的蠟燭先熄滅。(2)把CO沿燒杯內壁(甚至朝低的蠟燭這邊)倒下去,因為CO密度比空氣大,CO是從燒杯底部慢慢滿上來,故低的蠟燭先接觸到CO而先熄。因此,授課過程中教師不要刻意地提醒學生在易犯錯誤處小心,而且應必要時讓其體驗錯誤,從而得到方法上的改進。他們從錯的教訓中找到了解題的方法,完成了“合作學習”,對知識的掌握就牢不可破了。這種合作學習,將會豐富學生活動的經驗,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有利于學生主動地建構知識。
二、科學合作學習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 劃分不同小組,明確責任分工
合理組建學習小組。首要問題就是要合理把優生和差生的人數搭配好,發揮整個小組的團隊力量,使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起應有的作用。有時也可以把學習比較困難的幾名學生編為一組,以便教師多加關心及時輔導。同時,分組能有效地把個體競爭轉化為小組競爭,培養團隊意識、競爭意識。
2. 展開小組之間的競爭,激勵主動合作
學生的自尊心和集體榮譽感特別強,開展小組之間的競賽,能有效地把學生個體之間的競爭轉為小組團隊之間的競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增強學生在小組中的個人責任感和合作動機,從而真正實現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的目標。首先在活動前提出目標,激勵學生,看哪個小組配合得好,觀察得現象多,最先得出實驗結果。最后請領先的小組匯報活動的過程、活動的發現以及結果。教師還可以激勵其他小組說出自己的不同發現,從而真正達到培養學生樂于合作、樂于探究的科學素養。
3. 合作學習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原則
師生雙方作為合作學習的主體,在合作學習中產生互動,彼此形成互幫、互教、互促、互聯的“學習共同體”。尤其是對這些知識結構、能力水平、學習進度、個性特征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的學生來說,合作學習彌補了教師一個人不能面向每個學生進行教學的不足,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知識技能的互補,達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通過相互提問與討論、合作與交流,解決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無須教師做全面的講解,也避免了課堂中過于沉悶的教學氣氛,同時也使教師有時間解決個別學生存在的問題。
4. 合作學習中禁批評,多鼓勵
在師生、生生合作學習過程中,各主體之間要展開互動式的評價。既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有學生之間的評價;既有學生對教師的評價,還有學生個體的自我評價。特別對教師而言要從教師權威的教授轉向師生平等的交往與對話。教師可以故意犯錯誤,讓學生指出錯誤,幫助老師更正,甚至允許學生插嘴。教師要對學生學習的水平、態度、情感進行適時、恰當的評價,哪怕是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說一句“你說得真不錯”,“你的方法真好”,都是對學生的莫大鼓勵,老師的評價能增強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勤于解決問題的信心。由此建立起來的師生關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更易形成師生間的教學合作、思想交流、情感溝通的互動關系。
在科學課堂上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只有把合作學習有效的落實到每一節課堂中,才能真正促進了學生的主動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紹興縣柯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