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的根本特征,創新是支撐一個民族的脊梁和靈魂。作文是語文學科中最富有個性的學習和創新活動,通過作文能夠反映出學生對生活的真實感受,是他們內心世界的真實反映。而要讓同學們能夠寫出有個性的文章,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立意要新穎
作文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所以在寫文章時對材料、題目、現象或周圍的事物等,我們都應該在深刻感悟、真切體驗的基礎上。提出創造性的新穎見解,不拘泥于成見,敢于標新立異,敢于打破舊觀念,不人云亦云,寫那千篇一律的文章,讓讀者產生審美疲勞。因此在作文過程中我們應該有求異思維、發散思維等能力,并努力挖掘材料和現象中的深意,力求從平常的、陳舊的題材中挖掘出新的思想、觀念,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使人受到新的啟迪、新的感受、新的聯想。
二、內容要充實
n6xFMXwA31/Q5AvmiRc7ZpjUDQKcLydsIvyeMcSoVdg=
內容的新穎表現為材料的鮮活、新奇。一篇文章在立意有個性的基礎上通過新奇的材料來支撐自己的見解,那就錦上添花了,而如果在文章的立意較普通的情況下,材料的新穎,也能展現出文章的新穎和個性。如以“呼喚”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大多數同學選擇的材料可能就是親情或友誼的呼喚等較為普通的材料來表達較為俗套的主題,而有些則會把視線轉移,擴大思維空間,去探討更為深刻的主題。如,如何對待大自然,如何對待歷史等。有位學生以《樹的呼喚》為題,并采用新奇的材料來表現主題,以自訴的方式來組織文章,采用了以“我”的生命歷程為線索,寫“我”“發芽—成長—被伐—被加工—升入天堂”的過程,文中用大量的筆墨描寫了“我”作為一棵樹生長時的快樂和被伐后的悲哀,痛斥了人類破壞大自然的行為,表達了希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愿望。
三、構思要巧妙
構思新巧是指一篇文章表現形式上獨具特色。對于一篇好的文章光有新穎的立意,鮮活的材料還不夠,我們還需要有與眾不同的表現形式,這樣文章往往就能出奇制勝。文章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有散文、雜文、小說、寓言、日記、書信、對話體等等,更為新穎的則是廣告、公約、合同、劇本等形式。作文中還可以采用各種表現形式,如設置懸念、誤會、抑揚、蓄勢等。這些藝術構思方法能使文章一波三折,搖曳生姿,使文章個性十足。在這里我以教科書為例加以說明。如我們學過的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文章《變色龍》一文,這篇文章只寫了一件警官審理小狗咬人的小事,卻讓作者通過巧妙的構思將文章寫得一波三折,百轉千回,淋漓盡致得刻畫出了警官的百般丑態,深刻揭露了沙皇俄國時代的黑暗和腐朽。
四、語言要有文采
作文的語言就好比少女化妝,點綴得當則會使文章熠熠生輝,耀眼奪目。文章的文采需要通過句式的靈活搭配,修辭的巧妙應用,名言警句的恰當引用等方法達到語言的優美、新妙,如使用比喻,會使文章所寫事物具體、形象、活潑,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如有位同學在《獨愛夏天》中寫道:“早晨,太陽剛剛露出魚肚白,綠葉上還掛著昨夜與伙伴們嬉戲玩耍時流的汗水,一滴滴植物的‘汗珠’就像一顆顆閃爍著光芒的珍珠,那樣晶瑩剔透,那樣玲瓏可愛”。
作文是一個人語言能力、知識水平、思想素質的綜合反映,學生作文時養成了創新的習慣,不但可以提高他們的作文水平,而且可以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突出他們的特色,寫出個性化的文章,為他們日后成為開拓創新人才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江西省全南縣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