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見解是情感的表露、思維的體現、個性的張揚。語文新課標提出要讓學生“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斷”,“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等感受”。我覺得,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具體的課文內容、形式和學生實際,不拘模式,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引導、鼓勵他們自由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評價,并通過探索、感悟,讓他們感到學習語文的樂趣,變被動地接受為主動地學習。
如我們教《誠實和信任》一課,考慮到目前生活實際中有許多不誠實事件的發生會帶給孩子們一些困惑,要讓他們真正理解“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這句話,需要給他們以足夠的時間去感悟。為此,課的一開始,我們讓學生邊讀書邊思考邊批注,然后組織學生交流彼此問的見解和情感,以實現對教學內容的探究。其中設置了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要求學生實話實說是否支持作者的做法,亮出自己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給學生以充分的自由,鼓勵學生講真話,學生的興致很高,道出了心中的想法。有的認為作者做得很對,有的說很欣賞作者,不過又擔心他誠實了,車主向他“敲一筆”怎么辦等等。其中有一位學生就針zitPAd3BCXeYoN+lCu4wVi7N/+8bqYMKqRCD13P3zaY=對“誠實會不會吃虧”的問題作了這樣的發言:“公道自在人心!如果每個人都擔心別人不誠實而不信任別人,那么請問,你買蘋果時會不會擔心店主拿了錢不給你蘋果?同樣,那個店主會不會擔心你拿了蘋果而不付錢呢?不要猜疑別人是不是誠實,自己首先要做到誠實。我認為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他的一番話贏得了同學們自發的熱烈掌聲,連老師也鼓起掌來。很明顯,這位同學已經喚起了在座師生的情感共鳴。掌聲過后,教師出示關于“誠實”的“名人名言”,要求學生寫幾句有關“誠實”的“凡人小語”,課后制作成書簽送給好朋友。這一系列環節的設置,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他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課堂呈現出一種自由而開放的狀態。我想這樣的教學,有利于學生獲得整體的和諧的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當然,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看法的同時,教師應注意相機誘導,要點在關鍵處,撥在疑難里,啟在探索中。如教《游天然動物園》一課時,我大膽地嘗試了用學生的提問來組織整個教學,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還把學生的質疑和解疑設計成競賽的形式。記得在充分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第五自然段以后,我就讓他們說說有沒有疑問,這時有學生提出了文中“橫過”這個詞用得似乎不恰當,他認為應該改為“穿過”。對此我沒有作任何分析和講解,只是向他們介紹了有關非洲象的一些概況,如非洲象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等等,然后點撥他們再從課文內容出發,看看用哪個詞好,很快地,就有許多學生體會出了“橫過”這個詞寫出了大象的體形龐大、走路速度慢、驕橫等特點,覺得這個“橫過”不但沒有用錯,而且用得很好。就這樣,從否定到肯定,從肯定到進一步深入的理解,這個自主探究的過程讓更多的學生懂得該怎樣讀書,也讓他們從參與中感到“我能學習”。我想,這種經歷將內化為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并成為學生日后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課程改革的核心。我相信,只要我們首先從課堂做起,從自身做起,鼓勵學生自由發表見解,讓學生找到成為課堂主人的感覺,那么,我們的教育將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作者單位:江蘇省靖江市斜橋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