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師生、生生、文本之間對話交流的過程,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自主感受、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如何指導學生通過閱讀使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相互促進,能創造性地學習和運用語言,許多教師為之努力探索。實踐證明,抓住語言轉換樞紐,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轉換語言,是促進創造性閱讀,提高語言培養能力的一條好途徑。
一個偶然的教學情景,使我對如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轉換語言,進行創造性閱讀有了一個深入的認識。
以下就是我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21課《掌聲》這篇課文時的一個片段:
出示文字投影:
小英在大家的注視下。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就在小英剛剛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誰的帶動下,驟然間響起了一陣掌聲。那掌聲熱烈、持久,小英感到得流下了眼淚。掌聲漸漸平息,小英也鎮定了情緒,開始講述她童年的故事。故事十分動人,她的普通話也很好。當她結束演講的時候,班里又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學們的掌聲里微笑著走下講臺。
師:默讀有利于思考,請大家拿起筆來,把你們的感受及時記錄下來。
生默讀
師:當你在讀書的過程當中如果有問題,有想法的時候可以和同學交流一下,他可以幫助你,你可能從她的發言中受到啟發。
學生讀完后開始小聲交流。
師:從兩次掌聲里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第一次掌聲是鼓勵,第二次是贊揚。
生:第一次掌聲說明同學們沒有嘲笑她,第二次掌聲是對她的鼓勵,使她戰勝了自卑心理。
生:小英終于鼓起勇氣,戰勝了內心的缺點。
師:這不是普通的掌聲,這掌聲里有同學們的愛心。愛心不僅僅是掌聲,在我們的生活中,愛有很多,請大家讀這首小詩。
配樂朗誦:
愛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愛是一句友善的講話
愛是炎炎夏日一縷清涼的風
愛是寒冷嚴冬一杯溫熱的茶
愛是瓢潑大雨中一把小花傘
師:在你們的生活中,愛還是什么呢?
生:愛是父母下班時的一句問候。
生:愛是給爺爺奶奶端茶送水。
生:愛是同學間的團結友愛。
生:愛是信任與關懷。
師:同學們對“愛”都有了自己深刻的體會。
投影出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變成美好的人間。
生齊讀。
本教學片段幫助學生抓住了語言轉換的樞紐,激發了學生創造性閱讀和表達的興趣,使學生在與教師、同伴、文本的對話中,進行創造性閱讀,靈活自主地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理解和體會。
在語言轉換訓練時,既要注意訓練內容與課文內容、學生生活的整合,也要注意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之間的整合,力求達到一舉多得的理想效果。在本課例中,我以文本為范例,以《課程標準》倡導的學習目標為導向,以情與境的交融點為語言轉換樞紐,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實踐經驗,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閱讀,讓學生通過語言完成對語言的體驗、感悟、積累和運用,并激發了情感,提高了活用語言的能力。
當然,進行語言轉換,不但要創設情境,還要鋪設思維的坡度,為學生進行創造性的閱讀搭好“腳手架”,教學中提供給學生一首小詩,讓學生由淺入深地獲得體會,準確表達自己的理解。這個過程使學生的認識得到提高,語言表達得到拓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靖江市斜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