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級各類學校和教育工作者對于后進生(傳統意義上所謂的差生、學困生)的研究投注了巨大的熱情,嘗試與成果層出不窮。但是,筆者認為當前對優秀生的不優秀側面的教育也是刻不容緩,意義不容小窺,同樣是擺在班主任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優秀生問題根源分析
首先,社會和家庭環境對學生的成長產生了相當的負面影響:當前的90后高中學生大部分屬于獨生子女,是一個家庭甚至幾個家庭的小太陽、小皇帝,獨生子女固有的問題在90后高中生身上表現得尤其典型。加之社會的變革,思想價值觀的多元化也在他們身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其次,傳統教育對所謂優生的“袒護”由來已久:在絕大多數學校,但凡對學習比較差的學生管理較嚴,而對品學兼優學生的管理則有些放松,這種病態教育觀念的長期廣泛存在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這樣,環境的影響、思想的偏愛、管理的疏忽共同“造就”了優秀生的這類問題。
二、具體案例分析
個案舉例:李××是我班入學成績前十名的學生,他基礎好,思維靈敏,學習效率高,學習上的許多問題都難不倒他;其次,書法不錯,班會主題、板報壁報設計市場成為他露臉的園地;另外,還是校廣播站的播音員。按理說,這么優秀的學生真是無可挑剔了??墒?,隨著接觸時間越長,我發現他身上也存在著不少問題,周圍的很多同學甚至科任老師也向我反映他的很多小毛病以及對班級造成的負面影響,比如:自我感覺過于良好,優越感太強,爭論問題時喜愛咄咄逼人,對別人冷嘲熱諷;凡事喜歡自我為中心,自命不凡,看不起其他同學,聽不進其他同學的意見;宿舍內務一塌糊涂,屢教不改;對老師布置的作業不屑一顧,帶頭不交作業還振振有詞……
病態診斷:這樣的問題優秀生在我們班級不只一個,有幾名同學或多或少存在這種現象。經過調查研究,可以對這些問題的共同成因管窺一斑。“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類學生一般從小學習成績優異,一直深受老師的贊揚、家長的疼愛、長輩的呵護,長時間在同伴們的羨慕和自己的驕傲中成長。人們看到的通常只是他們漂亮的分數,卻淡化甚至忽略了對他們思想品德、紀律觀念、禮儀待人等方面的教育和要求,甚至在他們犯了錯誤的時候不忍心去批評,不舍得去板起臉來嚴肅對待,正所謂“一俊遮百丑”。時間一長,他們獨斷驕橫、自命不凡的性格逐步形成,愈演愈烈。
危害分析:要知道,如果長時間被優越感所包圍著,勢必會導致固步自封,停滯不前,最終只能看到巴掌大的天空,成為井底之蛙,困囿于狹小的視野,而看不到廣闊的天地。作家冰心在她的詩集《春水》中曾經寫過一首寓意深刻的詩:“墻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優秀生的這種“病態”如果長期任其發展下去不加以矯正,只能一步步病入膏肓,陷入不可救藥的境地,最終會使他們自己得不到擁有的提升,達不到更高的高度。
矯正策略:重視心理的疏導,采取“心理戰”,通過一些具體措施打開其心結,讓其認識自己不足,開闊他們的視野,改進自己的思想與行為。
方法步驟:第一,進行細致耐心的談心教育。我對自己的定位是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多年的感觸是:由于身份的差異、年齡的代溝,實際上“益友”比“良師”更難做得多。所以我首先嘗試盡量以一個朋友的心態開誠布公地與學生“交心”,取得他們的信任,了解其內心的真實想法。第二,注重借力教育。首先我主動跟其他任課老師取得聯系,了解各位老師的看法,虛心跟他們探討向他們請教,獲得了不少的一手材料和啟發;同時把這些老師的意思有選擇地向李××進行了滲透,讓他知道不僅僅是班主任而是大家普遍對他的一些思想行為不敢茍同,讓他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另外我還不失時機地跟他的家長進行了溝通,探討教育改正的方法與思路。第三,通過各方面的對比,讓他確確實實認識到自己的確存在著很大的不足,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由優越感變成危機感。例如:我定期進行全班對班干部的滿意度民主測評,通過支持率的巨大反差讓其反思自己在工作上和與同學的相處等方面有很多的不足;通過大型考試后成績與預期的對比與他人的對比,讓其明白僅僅依靠“小聰明”,不進行扎實的學習是不能勝任高中學習的。
就這樣,“多管齊下”,李××的思想終于慢慢地走向了正軌,常規與學習方面的表現也進步了不少。
三、教育感悟
教育的對象是人,教育的本質就是促進人的最大可能的發展。怎樣才能促使人的最大可能的發展呢?讓后進者進步,讓優秀者更優。李××同學這一案例說明,優秀生雖然瑕不掩瑜,但也瑜不掩瑕。優秀生如何去瑕成瑜,我們教育工作者還有大量的工作去做。
作者單位:山東省日照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