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一輪的教學改革的推進,以及高中的進一步擴招,在高中政治這一學科上,“學困生”的隊伍有不斷擴大的趨勢。如何幫助這一部分學生擺脫學習上暫時的困難,也成為了我們提高高中政治教學質量關鍵的一部分。要突破這一難題,我們首先要找到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
一、政治學困生出現的原因
高中政治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很多,有學生方面的問題,也有教師工作的不足。從教與學雙向因素來分析,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教學速度過快
現行高中政治教學共有四本必修和一本選修。即使是參加高二學業水平測試的學生,也要在高二第一學期前學完三本必修。加上一周兩課時的安排,使得每一節的教學內容過多,教師不得不加快教學速度。更有些老師,為了期末留足夠多的時間“深化”復習,把新課也當成復習課上。這樣基礎比較好的,反映快的學生,接受起來可能沒什么問題,但一些本身基礎就相對薄弱的學生可能會覺得無法接受,上一個問題還沒想明白,老師又在講下一個問題。這樣惡性循環就使這部分學生覺得政治這一門課很難,不易聽懂。而且又有其他科目可供選擇,政治就變成了可學可不學的了,成績也就很難跟上其他學生。
2. 教學要求平均
目前的教學模式基本上是一個班級所有的學生坐在一起,教師用同樣的教學方法,同樣的練習。但在這三四十個學生中,其智力、知識、能力上是有很大差異的。同樣的教學方法,同樣的練習,搞“平均主義”當然會出現有的學生成績好,有的學生成績差。必然導致學困生的出現。
3. 教學方法單一
為了在規定的學時里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很多時候我們采用的教學方法就是老師一講到底。我也曾經試過,讓學生自主的學習,多參與討論,多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一來,有時候一個小問題,就要用上大半節課。教學任務自然就無法完成。這里就陷入了到底是培養學生能力,還是完成教學任務的矛盾之中。不過我相信這樣的矛盾應該是可以解決的。學生面對教師一講到底的教學方法,就會認為這個課堂是老師的,我不需要參與,所有的問題老師都會告訴我們正確的答案。在不知不覺中就形成了等、靠的毛病,沒有學習的主動性,在遇到一些比較困難的問題的時候不知道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學習上的困難也由此而生。
4. 教學內容枯燥
政治這一門課中理論性的東西相對比較多,學生認為這些東西離自己的實際生活比較遙遠,聽起來枯燥無味。如果教師在講課的時候還是從理論到理論的話,就會使學生更加沒有興趣學習。
5. 教學評價重分
目前的評價模式主要還是以考試的分數高低來衡量一個學生政治成績,學生自己也是這樣認為的。對政治學科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較忽視,對學生像理科一樣大搞題海戰術,考試經常不合格,造成對政治學習的厭倦和苦惱,從而對學習政治失去了興趣和進取心。
造成政治學習困惑的因素,除了以上主要幾點外,還包括學生的學習目的、興趣愛好,師生的情感,家庭教育,社會環境等等。
二、政治學困生對策
在進一步加強學生學習目的性教育,增進師生情感,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求知欲望的前提下,針對上述種種原因,在課堂教學中主要可以采用了以下策略:
1. 教學速度上“提高效率,整體優化”
教學內容多,我們就必須提高教學的效率,在整體把握教材的基礎上,吃透教學的重點難點,做到統籌規劃,合理安排。不能隨意壓縮新授課時,同時集中力量突破重難點,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理解深化,不做“夾生飯”。同時,重點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遇到難題、新題不慌亂,達到整體素質的提高。
2. 教學要求上“分層教學,以優帶劣”
在課堂教學中應面向大多數的學生,力爭在課堂上使大部分的學生掌握大綱的要求。而在作業,練習的時候可以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特別注意開好兩個“小灶”:即學有余力的學生和在政治學習上還存在困惑的學生。對于第一部分學生要充分擴展他們的視野,鼓勵他們用政治思維來分析自己身邊的事以及國際國內的時事。而對于學困生,則重點關注基礎知識的過關,以書本為本。并在情感上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努力克服困難,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同時做好結對幫扶工作,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收獲的同時,實現以優帶劣。
3. 教學方法上“兩主一心,全面提高”
在教學方法上,老師必須徹底擺脫以往的一講到底的上課模式,把課堂真正地還給學生。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的作用,相信學生。利用好尖子學生的學習優勢,帶動全班的學習熱情,使學困生也能積極參與到課堂的討論、探究活動。讓不同的思維在碰撞中升華,讓每一個學生感覺到每一堂政治課都是是獲益良多。
4. 教學內容上“聯系實際,注重分析”
教學內容理論性太強,學生就會覺得學了也沒意思,因為這離他們很遙遠。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地把理論的東西具體化,貼近學生的生活,貼近生活的實際。在備課的時候就要多準備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讓學生試著用書本的理論知識分析生活實際。這樣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變被動為主動。讓在學習暫時有困難的學生也覺得學習政治還很有意思和很有用,擺脫厭學情緒,這樣才能使他們的成績有明顯的提高。
三、教學評價上“鼓勵創新。綜合評價”
教學評價上不能只看一次或幾次考試的成績,而應綜合評價。如果學生考試的成績不是特別的理想,但是做題的思路有創新,我們也應該適當地鼓勵,激發學生動腦的積極性。讓這些學生知道自己的優勢,并在今后的學習中,充分地發揮這種優勢,轉困為優。
只要我們勇于面對、勇于學習、勇于實踐,就能找出符合學困生的成長與時代的發展要求的課堂教學的妙法!就能行之有效地減少學生學習高中政治的困惑,控制兩極分化,提高高中政治教學的整體水平。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梁豐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