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響小學生英語成績的客觀因素??陀^因素是指學習英語的外在條件和環境。主要在于教師和家長。
關鍵詞:客觀因素;注意力;習慣
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因此學好英語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是百益無一害的。掌握英語已經成為衡量新世紀人才能力的一個標準。本人作為站在教育一線的小學英語老師,主要從客觀因素來分析。
客觀因素是服務主觀的因素的,是學好英語的保障??陀^因素是指學習英語的外在條件和環境??陀^因素最終也是為主觀因素服務的,它是為了更好地促使主觀因素的體現和運用??陀^因素主要包括教師和家長的引導及所處的環境和氛圍。
一、教師方面
小學生剛剛開始學英語,如何學好英語,教師是這一環節的啟蒙者也是引導者,而教師教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最主要渠道。
1. 做好課前準備。大致分為兩個方面:知識上的準備,認真備好每一節課;物質上的準備,就是準備好課堂所需要的一切學習用具。
2. 教師自身的素質。教師必須有淵博的知識,使學生欽佩教師,充分認識到老師的重大作用,才能虛心去聽;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也會不自覺地吸引學生喜歡他,同時也喜歡上他的課,這便是愛屋及島的道理。
3. 教師必須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學習成績穩步上升的關鍵因素,同時也是穩固學生學習興趣的必要條件。良好習慣的培養非一日之功,教師要保證學生:a.每天大聲朗讀或聽讀20分鐘左右b.有意識地識記單詞、句型、文章,積累知識c.大膽發言,敢于質疑;d.認真完成作業并及時訂正錯誤;e.專注地傾聽同學的發言、老師的講課;f.每單元結束后,整理所學的知識,自撰單元小結;g.課前預習,課后復習;h.將遇到的難題記入自己的“難題集錦”中。
4. 教師必須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提供一切能讓學生展示英語知識的平臺。
5. 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和學生及家長溝通。a.與學生溝通。關注每一個學生,善于發現他們學習上的閃光點,及時和后退的學生進行溝通,和學生一起找原因,共同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使每個學生都能跟上進度,不至于掉隊。b.與家長溝通。家長會是家長了解教師、了解孩子學習成績的主要渠道,在家長會上可以開展匯報演出,一來孩子的學習成果展現給家長,二來讓小學生的表演欲得到滿足,增強了小學生對今后的英語學習的動力。電話回訪,經常和家長進行電話溝通,可以及時把學生的學習成績反饋給家長,又可以及時了解到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能夠更透徹地分析學生的優缺點,更好地提高學習成績。
二、家長方面
學校教育雖然是主要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家庭教育”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家長配合教學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 良好的物質條件
這在一般家庭是不難做到的。即,讓孩子有自己的學習場所,沒有單獨房間的,要給他隔出一個“英語學習角”,那里有英文資料,如書、連環畫、有線電視等。孩子還可以在父母的引導下上網,做以英語學習為基礎的各種游戲,如拼圖、20個問題、記憶、西蒙說游戲等等。在家里做一些英語單詞卡并放置到合適的位置,如放在廚房里椅子、桌子、冰箱上。搜集英語音樂,從網上下載歌曲,然后和孩子們一起唱。用英語做手工游戲。做各種手偶,然后用手偶演英語劇。做孩子們喜歡的明星、運動等粘貼,通過畫畫和剪紙作圖片字典。帶孩子們做戶外英語探險。把孩子們帶到公園,讓孩子們用英語描述他們所看到的一切,如讓孩子們說:“The children are riding their bikes”.“Theman is selling fruit”.“There are some boatson the lake”等等。還可以帶孩子們到超市、辦公室、購物中心作此類活動。
2.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這比物質條件還要重要,直接影響孩子的情感智商的發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建立夫妻和睦、親子融洽的家庭關系。家庭成員之間互相關愛、互相尊重,讓孩子有安全感,能安心學習;它能使孩子有責任感,對家庭也負有責任。根據國內外多方面的調查:父母親經常吵架,特別是父母親離婚后,生活在單親家庭的子女表現出的自卑、膽小、多疑和不合群等心理障礙,大大地影響、干擾著孩子們的學習與成長。我們呼吁,為了孩子,創造和睦的家庭!
其次,鼓勵孩子勤學好問,提倡大家互相學習。同孩子一道大膽地做動作,如問候語、禮貌用語的應答,做過娃娃家等的游戲,畫圖、涂色、剪拼等,既是有效的學習,也是親子之間親切的交流。遇有不懂得、不會的問題,親子一道查字典、翻閱資料,這樣做,能提高家長的威信、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還會增加家庭中的許多樂趣。
再次,珍惜孩子得到的小獎品、小制作等。把孩子在班上得到的小紅花、小紅旗等展示在他們的“學習角”里;把他們的獎狀、獎品陳列出來,適當地請親友們參觀,將起到很好的鼓勵作用;家長還可以按許諾,在孩子積累了一定數量的“小獎品”后,再給一次諸如玩具之類的“大獎”,鼓勵他們繼續努力。
最后,父母親要做良好榜樣。我們知道,兒童期的孩子一般還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這時,父母親對學習的態度,特別是行為,會極大地影響孩子。父母親喜好讀書、看報,特別是學習新事物、跟上新時代的觀念和行為本身,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最長久又深遠的無需教育的教育。
在一個母語并非是英語的國家中學習英語的確是比較困難的,要想讓孩子學得好,根本在教師,提高學習興趣是前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關鍵,還要給學生一個正確合適的學習方法,盡量多地提供給孩子一個英語的環境。學習是件苦差事,學習英語更不容易。無論是主觀還是客觀因素,最終目的都是讓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英語就會變成一種快樂,一種享受!
作者單位:慈溪市新浦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