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培養的目標主要是技術型應用人才,如何讓學生能有效地運用理論指導實踐是市場營銷教學的關鍵。科學發展觀為此提供了廣闊的教學空間。根據這一理論。強調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多樣性、整體性、開放性和差異性,鼓勵采用配合學生的學習策略,采取多方位的有效教學方式。因此我們在開展營銷教學時應注意兩個問題:一是課堂教學教什么,要大膽突破傳統的從理論到理論的教學,更多地從考慮學生就業需要進行設計,突出以能力為本、強化實踐的新型智能觀。二是課堂教學怎么教。積極推行因智施教、協調發展的教學方式,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討論式、互動式、探究式等體驗活動的教學方法,真正使營銷理論“實”起來,知識“活”起來,學生“動”起來。
一、課前喚起學生對專業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
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建構主義理論強調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在于“承認差異、關注差異和發展差異”。承認差異、關注差異和發展差異的前提是尊重和弘揚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老師的組織、指導和幫助,學生主體的探究,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主動投入學習。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應根據課程的教學計劃及時間安排,將本課的基本要點、重難點、需要研究的問題、知識應用方向及發展前景、使用的教具等寫明。發到學生手中。教師依據每位學生的智能強項、興趣。以及他們善用的學習資源,分塊布置課前預習任務,為進入課堂學習環節做必要的準備。
以“商品銷售策略”為例。教師依據本課的教學要求和學生的特質,讓有的學生通過參考書、網絡、報刊、雜志等收集有關蒙牛的營銷資料;請部分學生制作相應的教學用具,學生制作了各種轎車的徽標、各飲料的商標等;鼓勵學生提出自己或小組關注、感興趣的話題,到圖書館收集大量關于此話題的信息;激發學生思考一系列探究性問題:什么樣的產品、企業最適合人員推銷?營業推廣的方法有哪些?五大傳媒各自的特點是什么?現實生活中還有哪些商業廣告形式?蒙牛產品采用哪些廣告媒體,產生的效果如何?消費者能很快識別出麥當勞或喜愛麥當勞的原因是什么,說明企業可以通過什么方式區別于其他企業,使消費者產生深刻的印象?課前采用多元切入課堂的教學方法,差異化地滿足了不同學生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實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思想。
二、構建交往互動的課堂教學策略
建構主義理論提倡個體必須和群體進行交互,將各種智能融合到課堂學習體驗中去,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和合作中,達到分享差異、增進理解的效果。通過開發使學生的各項潛能都能得到提升和發展。
(一)拓寬教學目標設計,突出實踐能力
職業教育的發展和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大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實踐能力就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市場營銷》教學目標的設定要以學生各項能力的發展為重要目標,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目標。如在“目標市場營銷策略”一課中,預設的教學目標有:
1. 以寶潔、蜂花案例對比讓學生初步感知市場細分與定位在市場營銷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尤其是市場定位的獨特魅力,使學生覺得學營銷是一件有趣的事。
2.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去捕獲有效信息,對市場進行實際分析,從而培養學生的靈活運用能力。
3. 讓學生體驗到營銷就在我們身邊,通過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運用觀察、設計學校或自身的定位方案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觀察推理能力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在民主、和諧的共同活動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生的凝聚力。
(二)構建多元情境,采用差異化的教學策略
現代教育認為,學生是有旺盛生命力、有獨特個性、具有多方面發展需要和發展可能的人。因此課堂教學要在學生感興趣的情境中觀察、培養和發展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應靈活地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創設多元情境,積極地調動學生的各項潛能,因智施教,幫助學生通過優勢智能的發展來促進弱勢智能的發展。
1. 構建“仿真”或“全真”營銷實踐環境,讓學生獲得直接上崗的能力。
構建營銷實踐環境特別適用于身體運動智能和人際交往智能相對較強的群體。學生們通過模擬或實戰活動來獲得職業經驗,形成并發展其職業能力。
①實踐嘗試。教師可利用節假日或抓住當前重要事件與學生感興趣的商品結合在一起,組織教學實踐嘗試。如圍繞圣誕節,讓學生自行設計商品包裝、陳列、廣告,并在校內外進行銷售。學生通過這樣的實踐嘗試,口才膽量、銷售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均得到顯著提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模擬理論展示。根據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進度及實際問題,專門開設模擬理論展示課,讓學生在模擬市場中,展示理論的實際性。如市場細分、目標市場的選擇、市場調研與預測、競爭者策略的分析、價格策略等。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提出建議和應注意的問題。
③角色扮演。在促銷策略教學中,專門開設營銷模擬課,讓學生拿來自己喜歡和熟悉的小商品,利用所學的促銷方法進行仿真促銷。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物品特點,設計選擇不同的促銷方法,靈活多樣。從而使學生對促銷策略有了實踐性的應用,從理論上的認識,步入了實際——仿真操作。
2. 精選“雙向溝通式”的案例教學,為學生創設豐富的語言和邏輯智能環境。
“雙向溝通式”的案例教學,即在教學中師生相互啟發,輪流舉出案例,經分析、討論、碰撞,最后得到提高,是實現市場營銷教學實踐性、應用性、技巧性特點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它適用于那些語言和數學邏輯智能相對較強的學生,講授那些知識性、理論性比較強的教學內容。可以采用兩種方式:一是精選出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典型案例,結合具體篇章,誘導啟發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并總結自己的看法。如在講市場競爭這方面的內容時,可結合著名的案例“可樂大戰,鹿死誰手”進行分析。二是學生自己講案例,結合課程進度,教師提前將案例類型布置給學生。由此,學生才會更加留意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營銷活動,更加關心各種傳媒的報道,在培養他們敏銳的觀察力、分析力、思考力、表達力的同時,更增強他們的營銷意識。如在講價格策略之前,可結合福州近幾年房價飛漲的現實,讓學生收集相關信息并分析。學生們收集到了福州人均國民收入與物價水平、私家車的擁有量與家庭小汽車的價格趨勢、房產營銷手段等社會熱點新聞,以此對房價飛漲現象進行詳細分析,有的學生甚至還會預測今后福州房產價格趨勢。
3. 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及時進行教學手段的更新和改造。
“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建構主義學習環境觀的四大要素。“情境”是指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意義建構的學習環境。建構主義指出可以利用生動、直觀的形象有效地激發聯想,喚醒長期記憶中有關的知識、經驗或表象,從而使學習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知識與經驗去同化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
多媒體和網絡具有這一特性。它不僅能有效提高教學效果,還能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互動效果。學生會在不同的節奏、音色、旋律、音質等條件下,用三維空間方式對外部世界做出不同反應,并在頭腦內部進行想象。因此,教師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在為學生創設輕松、愉悅的課堂音樂氛圍之中播放各種營銷圖片、VCR、錄像等,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看去想,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以職業為導向”的課外實踐活動策略
“以職業為導向”的教學觀最能體現以生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理論。它是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為依據,以職業活動的學習領域為內容,運用行為引導教學方法組織教學,培養具有綜合職業素質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的教學形式。
營銷實踐活動應“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營銷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營銷技能,同時獲得探索與創造的情感體驗,而少留過多的書面作業”。如“營銷調研”理論講解后,可以讓學生分組設計關于“職校生手機消費”的情況調查。各個小組自主選擇調查方案,內容要求具體全面多樣化。最后教師根據各組調查報告的結果匯總分析。這種方式既讓學生了解了目前職校生手機消費狀況,又將理論應用到實踐中。此外還可舉辦各種形式的營銷大賽、項目設計、崗位實習等,讓學生學有所用,并提高他們對社會的認識及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以生為本、突出實踐”的教學觀能促使學生在施教對象與職場人員之間不斷進行角色轉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營銷技能和現實執行能力,有助于學校與職場的聯結與互動,有助于營銷的教、學、用步入統一協調的良性循環軌道。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州文教職業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