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工作是平凡而又神圣的,他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前途和未來。作為老師,唯有以身作則,以真誠、熱情、主動的愛心去教育學生,感化學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使他們健康地成長。
關鍵詞:師愛;真誠;愛護;公平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就在于熱愛學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只有愛學生的老師,他才有可能教育好學生,才可能得到學生的愛戴。從教九年以來,我一直戰斗在教學的第一線,并擔任班主任工作,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師工作是平凡而又神圣的,他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前途和未來。作為老師,唯有以身作則,以真誠、熱情、主動的愛心去教育學生,感化學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使他們健康地成長。
一、用良好的形象影響學生
“德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和技能,而且要教會學生如何去做人,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會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因此,我們時刻要注意自身對學生的影響,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處處以身作則,誠實守信、勤奮敬業、團結協作……這也是一種無聲的愛。這些都會通過學生的眼睛在他們的心靈底片上留下影像,以至終身難忘,成為學生永遠的楷模。其感染和引導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所產生的效果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名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可能代替的”。
二、用真誠的心愛護每一個學生
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愛是教育學生最自然、最直接的手段和方法,是連接師生情感的紐帶和溝通師生共同目標的橋梁。如果一個班主任對他所教的學生傾注自然的、真誠的、持久的愛,他就能贏得學生的信任、理解、支持和尊重,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形成親密和諧的師生關系,這不但能為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礎,而且也能讓學生更熱愛他所教的學科,學得更有效。同時,在我們付出愛的時候,要注意愛得公正,公正意味著教師要用同一尺度去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能只愛學習成績好、聽話的學生,也要愛我們的后進生,要一視同仁,不偏愛,不歧視。如果教師在處理學生問題時不能一碗水端平,就會嚴重損傷學生那脆弱的心靈,甚至會惡化師生關系。因此,教師要在自己的每一次行為中,努力體現著公正、無私,一定要克服偏見、歧視,要辨證地看待每一個“好學生”、“差學生”。記得有一次學校舉行校園十大歌手比賽,每班只分得五張入場券,早幾天就有幾個同學和我說他們想去看,所以拿到票時,我就隨手分給了他們。當我回到辦公室后,班里一個平時挺調皮搗蛋的男孩雷某來找我商量:“老師,我也想去看比賽。”我簡單地說:“票已經分完了,你晚上還是留班里寫作業吧。”他很失望又憤憤不平地嘀咕著:“那我晚上偷偷地去看。”我的第一直覺就是,他又開始犯“老毛病”了,所以我馬上嚴肅地說:“假如你晚上去看比賽的話,那明天你就不要上我的課了!”他沒回話,一聲不響地走出了辦公室。那天晚上,他沒去看比賽,一直靜靜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和平時的開朗和調皮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時,我才知道,我的行為和言語已經無意中重重地傷害到了他。第二天。我主動找他,很真誠地向他道歉,沒等我說完,他就主動說:“老師,我也有不對,我不應該有曠課的想法。”我用我的真誠換來了他的理解,也讓他感覺到我對他的愛和關心。從那以后,他在紀律考勤方面,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三、愛中有嚴才是真正的愛
愛而不嚴不是真正的愛,師愛有別于母愛,正是在于它突破了溺愛的圈子,將嚴格要求和精心施教有機地結合到了一起。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也反映了一個教師的工作責任心和事業心。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嚴格要求學生有利于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端正其人品,培養其良好的道德修養,從而使他們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何況當今學生所處時代不同,外界的誘惑更多,而他們的自控能力比較差。容易出問題,嚴格管理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但是,嚴格要求學生要體現嚴而有方、嚴而有度,要以明確的要求規范學生的行為,讓他們知道為什么要這么做,怎么做才行,自覺地從一點一滴做起,培養其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學生在和風細雨中接受良好教育的沐浴,快樂地生活。
總之,師愛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師只有用充滿著愛生的感情去教育學生,學生才會感受到社會對他們的肯定,從而充滿信心、朝氣蓬勃、努力向上;同時,學生在感受著師愛的過程中,也學會了以高尚的情感對待他人,逐步形成良好的品質。
作者單位:浙江省麗水學院附屬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