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老人曾說過這樣一句非常經典的話:“愛在左,情在右,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每次讀起都有一份感動。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業,作為一名教師如何擔負起為生命奠基的重任,這是一個需要我們用一生回答的問題。置身于學生之間,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師這份工作的神圣,不僅僅在于教師要有德高為范的品德修養,學高為師的業務素質,更在于她要用拳拳的愛心去塑造學生的心靈。下面我談談個人的一點體會。用欣賞創造光明的境界。
古語云:“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就是欣賞所創造的一種境界。卡耐基更是人木三分地指出:“人性中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別人的欣賞,這種渴望是一種苦惱而持久的人性饑餓。”每個人都有被人承認的渴望。一名教師,必須有一雙善于發現善于欣賞的眼睛。以欣賞的目光關注班級體,關注自己的學生,使學生始終處于老師欣賞的目光中,使學習、紀律、衛生各方面的嚴格要求化作學生發自內心的自覺行為,成為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試想,集體中的每個成員奮力拼搏,你追我趕,全力以赴,為集體做好事,為集體爭榮譽,每個學生都認為自己是學生的優秀代表,積極向上的良好班風形成了,誰還能降低對自己的要求損害自己的形象呢?當然學生存在的問題是難免的,不犯錯誤是不可能的,批評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批評學生缺點時也要注意以欣賞的態度,不妨先表揚他的幾個優點,使他解除戒備,此謂之“先退后進”。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作為班主任應該善于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雖然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閃光點。但很有可能通過這個小小的閃光點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的“金礦”。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有這樣一句話:“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點,用縮小鏡看學生的缺點。”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在平時班級管理中,欣賞優秀學生容易,欣賞有缺點的學生難。因為難,則更顯得難能可貴。以欣賞的目光看待有缺點的學生,你才會心平氣和,學生也才會接受你的教育,激發起改正缺點的勇氣,教育也才會更有效果,有利于學生充滿信心,走出自己的美好未來。
用真情架起溝通的橋梁。
前不久,我從《中國教育報》上看到一則報道,某學校進行民意調查。90%的教師認為自己是愛學生的,卻只有17%的學生認為教師是愛他們的。這個結果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反思我們的教育。我們對學生教育往往是單方面的、灌輸式的,作為教育者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是不夠的。我們雖然經常談論著尊重學生的觀點和想法,但具體做起來大多表現為簡單化地把我們的觀點強加于學生,甚至有時會因方法的簡單、態度的急躁使學生不但不接受教育。反而形成對立的情緒,弄得兩敗俱傷,“好心不得好報”。所以一個老師必須俯下身去,和學生建立平等、民主的互助關系,真誠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傾聽學生的心事,才能收到溝通情感、互相理解、彼此信任的教育效果。平時我注意以班級管理一員的身份參加班級的每一個活動,和學生融為一體。課間走進教室,不但可以拉近和同學們的距離,還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全面地、立體地了解每一個學生。同時我還注意通過“周記對話”與學生交流、溝通。學生在周記中傾吐自己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快樂、苦惱和疑惑,甚至是情感的隱私,我就根據問題的不同以筆談、面談或者討論、主題班會等形式和學生交流,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這樣用真心換真情,當你以朋友般的平等態度對待學生,學生也樂于親近你。
用榜樣激起奮發的動機。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有時比說教作用更大。在工作中我注意用榜樣的力量教育影響學生。
其一,要在學生心中有一組光輝的英雄群體形象,牢固地刻下英雄精神烙印,以革命英雄主義、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鞭策自己。科學家、教育界、體育界、杰出人物群星璀璨,它們的奮斗史都是一筆寶貴的教育素材。用英雄模范、先進人物的事跡來激勵學生積極向上、團結,這對培養學生愛國、愛家、愛集體、愛他人有著積極的影響。
其二,要樹立身邊的先進典范,特別注意—批班級骨干,使他們組成班級體的核心,成為班級領軍人物,在各方面起到表率作用,使學生感到榜樣就在自己身邊。
其三,千萬不可忘記對后進學生的轉化,只要有點滴的進步,也要當作榜樣加以樹立。
其四,班主任身體力行。班主任就是同學們的一面鏡子。在平時的工作中,我注意始終把自己當作班集體普通的一員,嚴格遵守校規校紀,以自身的榜樣示范,身教勝于言教,對學生產生更強的說服力、感染力,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在一個主題班會上,班級搞一個集體宣誓活動,全班學生喊出了自己的誓言,接著班委會成員宣誓,最后我也宣了誓。當我喊出“愛生如子、率先垂范、拼搏奉獻、永爭第一”的口號時,全班同學報以熱烈的掌聲。那一刻我感到我們全班52個同學連同我緊緊地團結在一起。
心靈。是一片肥沃的土地,種下一顆愛的種子,它會長成一輪紅日;種下一個崇高的理想,它會化作一葉風帆。作為一名老師,讓我們用真心彈奏一曲真愛的樂章,走入學生的心靈世界,耕耘、播種、培育,創造出人生一種無限美麗的境界。
作者單位:湖北省潛江市熊口鎮孫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