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應適合新課改的要求,讓數學課教學煥發出新時代生命的活力——在和諧的情感中讓學生創造性的學習,是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
一、讓愛心融入課堂
有位教育家說過:“教育是一種愛的事業,需要用心去聆聽,仔細觀察,以寬厚的胸懷去感化每一位學子”。在與學生交流時,教師不要吝嗇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句親切的問話,一個親近的動作,一種認真傾聽的姿態,一種充滿贊許的目光。它常常會使學生如臨春風、如沐春雨,涌動被尊重、被關愛、被信任的感受。只有在富有情感的和諧交流中,才能使學生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自由想象和創造,使師生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在課堂中得到充分的發揮。
二、讓平等走進課堂
“親其師,則信其道”。教師只有把學生視為平等人格的人,用心去體會他們的思想感情,多一份理解和寬容,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就要求我們放下架子,轉變角色,努力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引導者,師生互動,引導學生圍繞學習目標自主探究。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對于敢于提出問題的學生給予肯定和賞識,倡導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評價與反評價。學生在課堂上敢說、敢想、敢問,教師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他們的思維空間,在閃亮處贊許、在關鍵處點撥、在疑難處啟發,師生雙方配合默契,學生的學習熱情怎能不高?個性思維怎能不活躍?人格發展怎能不和諧?
三、讓生活融入課堂
新課標指出:學習知識、掌握知識的最終目的在于運用,通過運用才能使知識化為能力。在教學“相似三角形的應用”一節時,根據課本內容:“測量金字塔的高度”的教學功能,在學生原有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我設計了一節數學活動課,實地測量那些不可直接度量的樹或建筑物的高度。在創設情景,激發興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索測量方案,并論證方案的可靠性。再通過操作、畫圖、計算等,解決實際測量問題。在探究、實踐過程中,學生熱情高漲,積極地設計著各種方案。通過交流,擴展了學生的空間思維。讓學生在探究中發現,在討論中明理,在質疑中發展,在合作中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相似三角形的認識。并在活動中感悟學習,感悟數學,打破了學生靜態的學習模式,動靜結合更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成功學習。
總之,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我們教師要努力實現課堂教學從觀念到行為的轉變。通過各種渠道,把現代教育思想融入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情感、態度予以更大的關注。
作者單位:山東省招遠市辛莊鎮朱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