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中年級作文,既是低年級說話、寫話的延續,又是高年級作文訓練的準備階段,因此中年級作文教學作為承上啟下的階段顯得尤為重要。如何讓中年級學生熟練寫段,為高年級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礎呢?本人認為中年級應該以段落教學為重點,幫助學生熟練地掌握各種段式的閱讀和寫作方法。
一、領會教材編排特點。明確作文指導目標
《課程標準》對中年級作文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可以不寫開頭、結尾,也可以不擬題目。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比較隨意,目的是降低作文難度,使學生放開膽子作文。中年級作文以寫段為主,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寫段是介于寫句和寫篇之間的一個作文訓練階段。不要人為地拔高要求,本應主要練習寫片斷,升格成寫篇的作文,導致年級訓練目標過高,訓練不扎實。
中年級的教材,循序漸進地編排了“讀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等訓練重點及與之相應的課文和思考題、練習內容等。教師要充分使用教材,明確年級訓練重點,對中年級作文訓練心中有數。
二、精講典型段落,建立清晰的結構段概念
中年級的閱讀教學除了要完成詞句的理解,還必須從“寫段”訓練目標出發,精講課文中的典范段落。不僅要讓學生了解“寫什么”,還要讓學生領會作者是“怎樣寫的”,并從中領會構段規律,認識構段方法,進而把這種構段知識遷移到寫段訓練中。
如第五冊第19課《趙州橋》中寫“趙州橋非常雄偉”采用的是總分的結構段式。在教學中指導學生按以下幾個步驟閱讀:這段話寫什么?這段話從幾方面寫趙州橋的雄偉?通過閱讀,學生知道這一段第一句話寫趙州橋非常雄偉,第二句寫趙州橋的長度、寬度;第三、四句寫建橋的材料、形狀特點等,都是圍繞“雄偉”展開的具體描寫。通過對具體段的分析,讓學生明確了總分結構及其構段方法。接著向學生介紹總分結構的其他形式,可以先總述,后分述;也可先分述,再總述;還可以先總述、再分述、最后總述。
學習本段后。讓學生用類似的方法自學課文第三段,再仿寫總分結構的段落。教師可提供一些中心句、總起句,如“這只小狗真調皮!”“我們的教室特別干凈”等,讓學生圍繞這些中心句、總起句,進行有目的觀察,并展開合理的想象說一說或寫一寫。
三、落實結構段訓練。掌握各種段式的寫作方法
中年級教材中出現比較多的構段方法有:總分、并列、承接、因果關系等。在教學中,教師要以課文作為“訓練場”,側重從語言形式人手對學生進行訓練,針對各種構段方法,引導學生理解比較,并仿寫、改寫。目的是把篇的訓練化小,把寫篇必須具備的基本功,分別放在寫段的過程中去加強錘煉。
如教第六冊語文園地中“寫最感興趣的一樣東西”這篇作文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選擇最熟悉的文具,分別從文具的“外形、結構、顏色、用途”等方面進行觀察和說話訓練,最后再寫“我最喜歡的一件文具”或其他東西就容易多了。經常性地指導學生進行一種段式的寫段訓練,直至熟練掌握,再進行另一種段式的訓練。這樣做,教師對學生作文指導起來較容易,學生寫起作文來也容易得多。
四、創設訓練的多種形式,扎實練就“寫段”基本功
葉老在談及訓練時指出:“訓練訓練,分開來說,訓是老師的事,練是學生的事……一暴十寒,辦法再好也沒有多大用處,因為在學生身上得不到鞏固,養不成習慣。必須督促學生循規蹈矩地練習,日積月累地練,練到非常純熟,再也丟不了了,學生身上才真正有了這項能力。”凡要求學生練習的,教師必須提出要求,加以指點,引導學生通過思索、實踐,悟出其中道理,這樣才是真正的語言訓練。
1. 亂句重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下列方法進行亂句組段。①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排列。如幾個錯亂的句子,往往敘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動的具體過程。就可以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來排列。②按時間先后排列的順序排列。可以找出表示時間概念的詞語,如,早晨、中午、過了一會兒、第二天等詞,然后按時間先后順序進行排列句子。③按總分的順序排列。句子中往往有一個中心句,其他的話都是圍繞著這句話來說的。④按空間變換的順序排列。“空間變換”即地點的轉移,表達出不同的內容。排列句子的練習,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也有好處。
2. 觀察寫段。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學校里的一景一物,觀察生活中的一人一事,觀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等,讓學生把觀察到的人、事、物用一段話寫下來。如描寫一個人,先讓學生用一句話概括“這個人給你總印象是什么”,接著讓學生從這個人的外貌、動作、語言等方面分別描述,再把這個人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說一說,最后自選合適的結構段寫下來。
3. 活動寫段。學生的課余活動豐富多彩,教師可以寓“寫段”于活動之中。如可以開展一些“男女生挑戰賽”、“猜謎游戲”等活動,活動后讓學生把活動中閃現的精彩鏡頭相互分享。師生共同討論適宜表達的構段方式,學生再練筆。
總之,根據中年級作文的特點,加強“段落”教學的研究,創設各種訓練渠道。扎實幫學生練好讀段、寫段的基本功,對進入高年級的篇的作文應該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單位:廈門市集美區曾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