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師生關系要注重以教師為本,以學生為本
在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中,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教師的發展為本。新的課程理念十分重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煥發生命的活力,新課程為教師創造性工作留有充分的余地和空間,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激發出每個人的內部動力,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管理和監督。另一方面,以學生為本,把挖掘學生潛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作為教育教學管理的最終目標。以學生為本是教學管理的核心,其根本就是要以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來實施教育教學。在教學管理中,要根據學生知能結構和接受能力設置課程,規劃進度;要根據學生生理特點制定作息時間,并隨季節變化進行調整以適應學生;根據學生知能現狀選擇教法,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新型師生關系要注重師生互動,展開分層教學
改革教學組織形式,打破大一統的班級授課制,這可能是使教育有可能面向每一位學生的有效途徑。教育已經開始強調尊重學生不同的生活經驗,允許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成長。不一樣的學生,在同—個班級里,學一樣的內容,做一樣的練習,考一樣的試題,又怎么可能面向每一位學生?只有最大限度地尊重個體,才有可能真正面向全體,這樣的道理已經很難在傳統的教學組織形式下得以落實。在學生的選擇面前,新型的師生關系開始形成,讓每位學生都擁有自己的導師,導師制就是這項制度的一個重要保證。在這樣的學校里,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在師生雙向選擇的前提下,帶著數量不等的學生,像大學的老師帶研究生一樣,學生的開心和煩惱都隨時可以與導師分享。在這個充滿選擇的校園里,可能不會像現在這樣有我們校長和教師已經習慣了的井然有序,但卻充滿了學生們們喜歡的校園活力。
三、新型師生關系要注重關心和愛護學生
愛心,可以感動上帝,更能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一張真誠的笑臉,一個信任的眼神,一句溫馨的囑咐,一次真誠的交流,都會從心靈深處感染學生,使教與學互相融合。充滿師愛的課堂才是和諧的課堂。當然師愛是“泛愛”而不是“偏愛”,這種愛是無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不論學生的成績優劣、素質的高低,也不論學生家庭的貧富,教師都應一視同仁,堅持平等的原則。多給學生一分關愛,多給學生一分溫暖,那么師生關系肯定會多一份的融洽。教師對學生的關愛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起點,而學生對教師的喜歡則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終點。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學生喜歡你,就會對你所教的學科產生興趣,就會將他們的熱情轉化為學習的動力,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營造出生機勃勃的課堂氛圍。
作者單位:山東省招遠市特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