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教學管理在現代教學維度中的思考,秉承新課標教育教學理念,對教學管理在未來教育中的所應秉承的基點進行一些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教學管理;教育科研;教師研修
文化是學校的發展之魂,有什么樣的文化就有什么樣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準則。為培養教師高尚的價值追求和規范的教學行為,打造一支有力的教師隊伍,撐起學校未來發展的天空和插上學校未來發展的翅膀,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每一位教師研修的質量和努力提升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使二者相互促進,共同成為推動教學發展的動力。
首先是教育科研,教育要發展,科研要先行。學校以“科研興校”作為學校發展的戰略,精心打造和諧進取的科研團隊,使學校成員形成一致的價值觀念和目標追求。
一、精心打造高素質科研團隊
為了實現學校可持續發展,學校確立了“給學生最適合的教育,讓孩子最快樂地成長”的辦學理念,制定了教育科研五年規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師資培訓方案、創建特色學校方案等。為了把辦學思想實施到教育管理中,學校還讓教師根據學校總目標結合自己的優勢制定個人科研發展計劃,讓教師個人的發展與學校的辦學思想相吻合,形成了共同發展愿望、共同價值追求。同時,學校堅持以人本思想為根本思想,以相互尊重和平等合作為基本關系準則,營造民主平等的人際氛圍,創造和諧年級組、和諧團隊,促進教師的進步和發展,使教師能在一個和諧的環境中工作和學習,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在此過程中,良好的工作秩序是科研團隊和諧的關鍵。
二、營造勤奮學習,崇尚學術氛圍
學習,對一個人來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學校每學年給教師推薦必讀書,要求每個老師撰寫讀書筆記,寫下讀書心得,另一方面我們把學習的空間還給老師,讓老師們自由上臺發表所思所想。通過沙龍、網絡、各種類型的學習競賽活動,如朗誦比賽,教學比賽、教師個人基本功比賽,營造了一個充滿活力的學習研究氛圍,引導教師自覺進入學習提高、行動研究狀態。倡導合作是當今社會的發展趨勢,只有教師集體參與研究,才能建立一個高水平的教學研究共同體,構建一種新的促進教師合作和發展的研究文化,形成一種共同的教師生活方式。
三、觀念的轉型:樹立成就教師的生命的價值觀
華東師范大學李政濤博士認為:“教育的本質就是愛,就是幫助他,成全他的生命價值。”教學管理者應當樹立一切為了人的發展的理念,引領教師從被動地接受質量監控走向教師的質量自覺,以體現出管理的生命價值,讓教師健康發展,并最終實現學生的健康成長。我們的教學管理需要從成就人的生命出發,由管人轉型為育人,并以此為基點構建我們的管理制度,求得“在這樣的轉型時期,為學校確立基于變革的新的管理秩序,讓各種制度、各種力量在新的秩序中各就各位、各得其所,進而發生變革者期望實現的學校轉型”。但這種轉型首先需要我們跳出分數的誤區。我們需要分數,但絕不能把分數作為考核和評價的唯一標準,從而把質量窄化為分數,否則,就會損失教育的完整性,就會使管理者和教師同時淪為分數的奴隸。除了分數,至少我們還需要人的發展。
四、研修,突出成就教師生命的內涵
教師是實施教學的根本。毫無疑問,教師的發展需要研修。那么,我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研修?什么樣的研修才能成就教師生命的內涵?研修的目的在于“修”,在于提高教師的修養,是為了真正的“教”而立足于真正的“研”,是為了促進教師的發展。我們首先應當思考:我們能給“他”什么?什么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簡單地說,就是既要成事。又要成人。人與學校要兩成全、兩成就,要讓教師不斷體驗到生命的使命、價值與盼望。研修是一種文化,對教師而言,滋養著教師,豐富著教師的人生經歷;對學生而言,教師為學生展現出了研究者的榜樣;對社會而言,是學習型社會存在的希望。研修的目的不僅在于出新成果,更在于造就新人。
總之,學校要能在未來教育的藍天穩健飛翔,學校管理者必須為學校的騰飛插好教育科研和教師研修這雙有力的翅膀。只有這樣,我們的學校才能在學的總體要求下既育學生又育老師!
作者單位:畢節市對坡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