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新課程背景下一直呼吁和倡導的。但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是不是不布置作業?答案毫無疑問是“要布置作業”。但是怎樣才能既做到布置適量的作業以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又最大化地提高學生的能力呢?這就對教師在作業的設計和選擇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認為:可在把握好數學學習的任務上,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水平,對作業的內容與形式加以創新,最終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得到最大的提高。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設計作業時的一些實踐體會:
魔幻一、設計新穎獨特化的作業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推動力,興趣是成功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就不會覺得自己是在做作業,而是在做游戲、在玩數學。例如,我在教學中上數學廣角“郵政編碼編排方法”的一節中設計如下習題:
案例:你知道郵遞員是怎樣進行分發信件的呢?(靠郵政編號找地方)對了,信封上的郵政編碼就是起這個作用,現在就請你來調查一下學校(家)所在地的郵政編碼吧。
(1)學校所在地的郵政編碼:____,家所在地的郵政編碼:____。
(2)去向郵局或向郵遞員了解郵政編碼的結構與含義。寫出郵政編碼四個部分各代表什么?
( )( )( )( )
(3)請你用同樣的方法調查一下電話號碼、車牌號、身份證號、酒店房間號,它們各表示什么意思?
(4)給自己班級里的42個學生編一個學籍卡號。
思考:學籍卡號要分幾個部分,每部分表示什么意思,用幾個數字能既清楚又簡潔的表示呢?(注意:學籍卡號必須能清楚體現出地區、學校、班級及學號等信息。)
學生嘗試了這樣的作業后,我發現學生完成得挺開心,大大加強了完成作業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和實踐能力。既然學生樂意做,我想他們當然就覺得這不是一種課業負擔了。
魔幻二、設計知識人文性的作業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學生人格發展的高度,結合鮮活的數學材料,觸動學生思想道德的碰撞,應是教師設計和選擇作業所追求的目標之一。
案例:在三年級“年月日”一節中,我設計了以下課外作業:
(1)你家哪些人出生在大月?哪些人出生在小月?
(2)婦女節和父親節分別是在大月還是小月?
從這樣兩道現實性、針對性很強的作業中,可看出它蘊涵著一種人文精神,給抽象嚴謹的數學增添了濃重的情感教育。我想,學生應該不會將如此的作業當成一種負擔了吧?
“年月日”是每個人天天面對的數學知識,一般人只會注意它的實用性,不會在乎它的人文關懷性。我設計以上的作業,它能夠對孩子們的情商進行熏陶,告訴他們在特殊的日子里做特殊的事情,是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的。我覺得情感的熏陶也是一名數學老師在教育上需要關注的一面,借這課,我對孩子進行關愛家人的思想教育,一定會對孩子們的思想有一個小小的觸動和提升,由此,也將數學教學與育人融為一體了。
魔幻三、設計實踐開放式的作業
社會發展到今天,數學的影響已經遍及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成為推進人類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數學,源于生活,也只有用于生活,才能真正體現它的價值。同時新穎而富有挑戰性的開放性問題,可使每個學生都可以從事自己力所能及的探究,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案例:隨著經濟的發展,廣告業迅速的成長,在生活中,廣告可謂無孔不入。所以我從生活人手,把看到的這樣或那樣的廣告給學生展示,比如:
“元旦”特惠一條街,全場七折優惠。文具類全場八折酬賓;
“中華牙膏”特惠裝買十送一;
“藍天”超市電器買“一百送十”……
學生看后,我出示如下習題:
(1)請你調查所在的地區有哪些促銷手段?(選其中的兩種商品計算打折后實際應付出的價錢)
(2)請你去采購:今天你當家,根據你調查的幾家商店不同的優惠措施。你在哪家商店采購更實惠?(寫出你的思考過程)
(3)相信你調查后一定有不少主意吧!現在就任命你為你所在地區海爾空調總代理商,你應該怎樣做呢?(出示題目)
有一款立式的海爾空調,成本價是4000元,現在標價是5000元,你就是這家店的經理,你會采用什么促銷策略使你的空調具有更大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又能獲得更多的利潤?
以上的習題,我認為它可以培養學生靈活地處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也讓學生意識到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不會只有一個解決的方式,而這一目標就是我們學數學的最終目的。如果學生用數學方法把生活實際問題解決了,其實就是完成了學習任務。學生對作業的感覺就不再是枯燥的,作業方式不再是唯一的,而是活生生的創新實踐。
魔幻四、設計彈性分層類的作業
由于受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響,學生之間的數學知識和數學能力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的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新課程提出:要著眼于學生的發展、要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為此,在作業設計時。不能“一刀切”,應該從學生實際出發,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層次性的作業,為任何一個學生創設練習,提高,發展的環境,使每個學生成為實踐的成功者。
案例1. “套餐”型。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模仿練習、變式練習、發展練習三類,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由選擇自己需要的作業。如:在學習“小數乘法簡便計算”后,可設計三個層次的星級作業:
一星級:(1)5.4x72+5.4×28
(2)(1.25+2.5)×4
二星級:(1)5.4×99+5.4
(2)7.5×10.1
三星級:(1)7.4×5.6+7.4×5.4-7.4
(2)8.4×7.2+0.84×28
案例2. “多味”型。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設計些具有不同的解決方式和結果的練習題,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要。如:在學習小數乘法后,可提供給學生某花店的鮮花價格表,讓學生根據此信息進行提問,并自行解答。
魔幻五、設計綜合能力型的作業
加強數學的綜合性、應用性、開放性內容,重視聯系學生生活和社會實踐,這是小學數學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要求。因此,小學數學作業應轉變傳統的學科體系觀念,結合生活實際和社會實踐來突出不同學科知識、同一學科前后知識聯系的特點來設計作業。
案例: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后,可讓學生做一回“小小設計師”:如果你家的地面要進行重新裝修,你能為你爸媽提供一份裝修建議表嗎?
例如我們可以設計以下幾個問題:
(1)量出每間房間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米?算出每間房間的面積分別是多少?
(2)根據自己家庭的生活條件和自己的愛好,在材料表中選擇你需要的材料?算出所需材料的量及所需的錢數?
(3)如果在客廳、餐廳的地面四周貼上大理石條,共需要多少米?
這種彈性的分層次星級數學作業,從很大程度上減輕了一部分學困生的課業負擔,讓他們能從作業中解放思想,也讓學有余力的孩子能進行更高的智力挑戰。這樣,學困生對學習感覺會輕松點,對數學學習也有了更強的信心了。
小學數學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我將作業的精、細、巧的模樣魔幻地展現給學生,既留給了學生豐富的課余生活,又拓展了他們的應用能力與個性。作業經過調整后,從而真正將減負的口號落到實處。我想,面對這豐富多彩的、積極有效的作業,孩子們定會自愿當個建筑師,用他們創新的思想設計出一張張生動有趣的數學圖畫、一份份充滿童趣的個性化作業。數學學習必將會洋溢出生命中快樂的氣息!
參考文獻:
[1]《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
[2]沈曉東,“將數學文化融入數學課堂",2009年7月
[3]鄭毓信,“開放的小學數學教學”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年
[4]楊從海,黃利剛,“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的思考與實踐
[5]鄭強,鄭慶全,“論課程形態的數學文化及其教育價值的實現”《數學教育學報》,2005(1)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