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靖江市委圍繞推進以“融入蘇南第一梯隊”為目標的跨越發展,在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中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引領和帶動全市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不斷提升工作水平,爭創一流業績,為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確立鮮明主題,努力形成創先爭優的良好導向。立足靖江地處蘇中、銜接南北的區位特點,緊扣前有標兵、后有追兵的發展形勢,確立“學趕蘇南謀跨越、科學發展當先鋒”主題,把創先爭優活動作為推進科學發展的重要機遇,切實抓緊抓好。一是確立創先爭優的更高標桿。市委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立足現有發展基礎,確立了“率先融入蘇南、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更高標桿。組織開展“踐行科學發展、推進兩個率先”大討論,動員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不因成績自滿,不為困難所擾,創新實踐,創先爭優,奮力推進新一輪的跨越發展,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學趕蘇南、后來居上”的思想共識和創爭導向。二是明確創先爭優的目標指向。深入開展以工業經濟學江陰、外向型經濟學昆山、港口建設學太倉、城鄉統籌學張家港為主要內容的“四學”活動,集蘇南之長,創靖江之新,進一步完善“一個集中三個同步”(工業向園區集中,同步推進城鄉建設、生態建設、社會事業建設)的發展模式,引導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實踐科學發展路徑,以科學發展的成效檢驗創先爭優的成果。三是落實創先爭優的工作措施。將創先爭優活動納入新一輪跨越發展規劃,明確目標任務和工作載體,使創先爭優活動緊扣經濟建設中心,服務科學發展大局。市委常委、黨員副市長根據分工,確定創先爭優聯系單位和調研課題,加強領導和指導。各領域黨組織對照“五好五帶頭”要求,制定創先爭優具體標準和細項指標,推動各行各業創先爭優。
精心設計載體,切實增強創先爭優的實際效果。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準確把握創先爭優與中心工作的結合點,圍繞“四個提升”設置工作載體,深化創先爭優活動內涵。一是緊扣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創設載體。適應船舶修造、金屬材料等產業集群發展要求,鼓勵企業建立技術研發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創新平臺,同步設置黨組織,充分發揮黨組織的作用,推進產學研緊密結合。在規模骨干企業普遍推行以黨員先鋒卡,建設和諧企業文化責任書、黨員崗位增效承諾書,企業發展懇談會、職工權益協調會、黨組織履職評議會為主要內容的“一卡兩書三會”制度,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推進技術創新、團結凝聚職工、維護各方權益中的先進性作用,促進企業科學發展。二是緊扣提升城鄉一體化建設水平創設載體。積極探索城市支持農村、工業支持農業、機關支持基層在黨建領域的實現路徑,廣泛開展機關部門與村黨組織“結對共建”,組織426家非公企業與189個村黨組織“村企共建”,通過發展現代農業、轉移農民就業、參與公益事業、選派干部任職、延伸服務職能等辦法,努力在城鄉統籌發展和一體化建設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三是緊扣提升社會和諧程度創設載體。深化黨員領導干部下訪接訪信訪工作,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群體性事件應急機制,完善大信訪、大調解和大防控體系,確保社會穩定。深入實施“實事工程”,市委、市政府和各黨(工)委、各部門分別確定lO件實事,集中解決一批事關民生福祉的熱點問題。建立市鎮村三級便民服務網絡,實行農村黨員干部為民辦事全程代理。組織實施“百花工程”,引導城鄉社區黨組織加大特色創建、強化服務功能,以社區服務促進社區和諧,以社區和諧推動社會和諧。四是緊扣提升黨建科學化水平創設載體。按照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要求,深入開展“三學一提高”活動,通過“一把手”讀書班、領導干部學習論壇、周末自主選學等形式,引導黨員干部學理論、學知識、學業務,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率先建設市級黨員管理中心,構建集教育管理服務于一體的新平臺,面向全市黨員,輻射社會群眾。持續開展“三走進三服務”和“靖江星期六”黨員義工活動,在聯系服務群眾中展示黨員先進性,把黨員的先進性轉化為群眾的切身感受。
構建有效機制,扎實推進創先爭優活動深入開展。從活動開始就注重建立健全推進機制,保障創先爭優活動扎實開展,切實增強活動的吸引力和群眾參與度,在全社會形成創先爭優、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一是健全典型示范機制。充分發揮好張云泉、陳燕萍、何健忠等一批重大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分類建設50個基層黨建示范單位和50個“黨員先鋒崗”,總結推廣新橋鎮孝化村黨委“村企合一、共建共贏”等基層黨建工作經驗,激勵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把學習先進激發出來的熱情,轉化為推動靖江“二次跨越”的實際行動。二是健全激勵關懷機制。在今年“七一”集中表彰一批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和黨務工作者,為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樹立標桿。建立“兩新”組織“先鋒方陣”,推動創爭活動在新興領域深入開展。加大黨內關懷激勵力度,舉辦無職黨員就業招聘洽談活動,幫助1000多名黨員就業。組織開展“助困一日捐”活動,動員機關事業單位的5000多名黨員,募集黨內互助幫扶資金近200萬元,為生活困難黨員提供救助,激發黨員創先爭優的內在動力。三是健全督查考核機制。把創爭活動作為“書記工程”,建立創先爭優活動專題述職制度,督促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負總責。將創先爭優納入各鎮各部門綜合考評,增加權重系數,形成正確的考核導向,確保創先爭優活動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四是健全群眾參與機制。堅持“開門”搞活動,將活動實施方案和黨員具體打算,采取“一支部一方案”、“一黨員一承諾”的方式向群眾公開,作出明確承諾,借助“村民直評村官”、“黨員三評一定”等工作手段,對基層黨組織創先爭優活動開展情況進行測評,將群眾滿意作為衡量活動是否取得實效的重要標準,真正把蘊藏在群眾中的無窮力量凝聚到推動經濟社會跨越發展上來。
責任編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