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景觀設計中,環境空間機能與景觀構成是景觀設計的基礎,本文通過對成都市新華公園的分析來說明環境空間機能與景觀構成對景觀設計的重要性。
關鍵詞:新華公園;環境空間機能;景觀構成
一、 新華公園概況
新華公園位于成都市城東雙林路87號,是一座運用現代造園手法建造的,集現代園林建筑、游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其開放的空間、疏林草地跟別的公園迥然不同。
二、新華公園內環境機能構成分析
新華公園的內部環境主要由以下幾個區域組成:文化廣場、夜花園、主題植物園、兒童游樂區、湖區、健身廣場、茶園、海底世界(政府現計劃建為羽毛球館和乒乓球館)。在新華公園內,大的分區不是很合理,有點混亂,而且公園沒有自身的地域性特色。公園的景觀類型和功能過于單一,空間結構簡單,園中活動內容相對貧乏,僅有一些簡單的休憩設施,人們只能在園中進行簡單的逗留、步行。公園不能滿足現代居民、游客的需求和形勢的發展。
(一)文化廣場、夜花園
文化廣場位于公園的西面。文化廣場是市民活動較集中的地方,在文化廣場上經常會有一些文化演出活動,如歌舞表演、抖空竹、玩陀螺等文化娛樂活動。
文化廣場由開闊的硬地組成,地面以硬質鋪裝為主,地面鋪裝上有簡單的格子圖案。在廣場的外圍有一圈歐式的廊柱,配以一些歐式的雕塑。在周圍有意識地種植了喬木進行遮陰。但是在廣場的周圍幾乎沒有供市民休息的座凳,市民只有在樹池的欄桿邊上或在圍著樹的欄桿上坐著休息。夜花園毗鄰文化廣場,是一個以歐式風格為主的小廣場,花園內有對稱設置的歐式迭水噴泉,夜花園的平面布局模仿歐式造園風格,平面布局形式強調軸線的對稱,地面以硬質鋪裝為主,顯得中規中矩,給人一種呆板的感覺。
(二)主題植物園
在新華公園內有幾個以植物命名的主題植物園,分別為玉蘭園、白果園、蘇鐵園、棕櫚園、海棠園、櫻花園、石榴園、楓林晚照等。這幾個主題植物園主要集中在公園的南面,形成主要的生態植物區。
這幾個主題植物園都只是簡單給植物園命了名,再把對應的植物種上,有點兒像以前的苗圃,沒有什么美感。有的植物園中還鋪了小徑,市民可以在其中游覽;有的植物園在外圍筑了鐵欄桿,市民只能在外圍觀賞。人不能在景中游,這對于在城市土地稀缺的今天是對景觀資源的一種浪費。
(三)兒童游樂區
兒童游樂區位于新華公園的西北面。兒童游樂園里主要是為兒童提供一些游樂設施,但是這些兒童游樂設施都是成品的兒童游樂設施,沒有經過任何的規劃,零散地安裝在園區內,使公園的整體景觀很不協調。而且,兒童游樂設施發出來的噪音對于附近居民的生活也是一個很大的影響。
(四)湖區
湖區是公園中相對安靜的景區,湖區中間有一個湖心島——鴿子廣場。湖區周圍的植物種植得很雜亂,植物配置不是很合理。湖岸邊上放置了一些游覽湖區所用的小船,湖面給人沒有規劃的感覺。湖區周圍的廊道就是簡單地用水泥砌成的架子,毫無美感可言。湖心島在整個湖區中間也顯得較小,比例顯得不太協調。湖上缺乏親水的設施,從而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公園中水體周邊駁岸設計簡單,駁岸用毛石擋土墻,過于呆板、重復而缺少變化,不能形成景觀,而且湖邊沒有提供給游人駐足的空間。
(五)健身廣場
健身廣場是市民活動較為聚集的地方,健身廣場的地面鋪裝主要以硬質鋪裝為主。在健身廣場上擺放了一些健身器材,市民可以在器材上面進行體育鍛煉活動。作為服務附近眾多居民的公園來說,這個健身廣場的面積就過于狹窄了,不能滿足市民正常的健身需求。在健身廣場上市民也會進行一些文化演出活動,感覺上公園整體的功能分區不明確。
(六)茶園
新華公園內的茶園主要有五處,分別是石堡茶園、山野茶園、靜竹軒、居貝榭、天香苑。其中石堡茶園、山野茶園、靜竹軒都毗鄰公園的北門,形成一個整體的區域。居貝榭位于公園的西面,天香苑位于公園的南面。茶園的設置比較零散,讓市民不能集中地在一塊區域進行休息。石堡茶園、山野茶園、靜竹軒都是在一塊空地上,由茶園經營者隨便擺放一些桌凳經營茶園,沒有整體規劃。居貝榭和天香苑在平地上有一幢建筑,在建筑的旁邊也是由經營者隨意擺放桌凳進行經營。
(七)海底世界(政府現計劃改建為羽毛球館和乒乓球館)
海底世界位于新華公園的東南面,以前是一座集觀賞、娛樂、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大型海底世界。現在海底世界已經搬遷,政府計劃改建為羽毛球館和乒乓球館。
三、新華公園內部景觀構成分析
新華公園的主要景觀節點有:夜花園、文化廣場、海棠園、楓林晚照、鴿子廣場、錦鯉園、云崖飛瀑。由于新華公園建于90年代初,部分景觀節點已經不存在了,如云崖飛瀑以前是一個大的瀑水景觀,現在由于管理不善,現在這個景觀節點已剩下一堆亂石。
(一)夜花園
夜花園位于新華公園的西南面,毗鄰公園的南門。夜花園是一個模仿歐洲規則式園林的花園,強調軸線的對稱,在花園的中心設置了一個歐式噴水池,在花園的兩邊模仿歐洲規則式園林把植物也修剪的很規則。夜花園位于靠近南門的一個景觀節點,處理得比較呆板,沒有生氣。
(二)文化廣場
文化廣場也是模仿歐式的廣場修建的,在廣場的周圍有歐式的廊柱和模仿古希臘時期的雕塑(如大衛等)。文化廣場只是簡單的歐式建筑風格元素的堆砌,美感不足。而且在廣場的上空還有旁邊兒童游樂場的火車的軌道,使得廣場的景觀更加被破壞。
(三)海棠園
海棠園是新華公園中景觀較好的區域。海棠園不是簡單的植物種植,是用鋼架搭成走廊的模型。在鋼架旁邊種植海棠,讓海棠隨著鋼架攀援,形成了一個大的海棠游道,特別是在海棠花開時,更形成公園的一道特色景觀。
(四)楓林晚照
楓林晚照是以楓樹為主題的植物園,楓林晚照是一塊人造的坡地,在公園的地平線上有了高低變化,使得景觀節點富有生氣。在楓林中人們可以通過坡地上的小徑游覽,造成步移景異的效果。
(五)鴿子廣場
鴿子廣場是位于雙林湖上的一個湖心島,湖心島以戲鴿為主題。鴿子廣場是一塊水泥硬地,地面沒有做鋪裝。由于湖心島的面積較小,在湖心島上只有一座木質的鴿子屋和用鐵柵欄圍合起來的戲鴿的空間,給人的感覺比較單調。連接湖心島的廊形式比較簡單,顏色也和周圍的環境不太協調。
(六)錦鯉園
錦鯉園在海棠園旁邊,是一個帶狀的供游人觀賞和戲錦鯉的景觀節點。在錦鯉園的水中,用卵石堆假山,在水邊還種植了一些濱水植物,和周圍的環境景觀搭配得也很和諧。本來錦鯉園是一個比較好的景觀節點,但是用鐵柵欄把錦鯉園圍起來就破壞了景觀。而且周圍商家任意擺放的遮陽傘對錦鯉園的景觀也是一種破壞。
四、結語
新華公園作為成都較早對市民開放的公益性城市公園,歷經了歲月的變遷,但是由于建造時間較早,在環境空間機能與景觀構成方面的矛盾日漸凸顯出來,在以后的改造過程中要不斷地完善它的環境空間機能與景觀構成,以使公園的使用功能和景觀構成更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和審美需求。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藝術學院)
本欄責編:冬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