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務周刊》:您這是自2010年1月1日就任ABB北亞區總裁、ABB(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以來第一次接受中國媒體專訪,ABB中國2010年上半年的業績如何,是否達到了您的目標?
方秦:自從上任以來,我的確需要一些時間來熟悉業務和中國的情況。談到ABB中國今年來的業務表現,從訂單角度來看,應該說上半年的情況還不錯,與2009年同期相比我們取得了與目標相一致的增長。各個業務部門的情況有所不同,我們的電力業務在上半年的增長稍弱一點,自動化業務表現更為強勁。對接下來的五六個月,我們看到市場需求強勁。雖然目前中國市場有些方面競爭更加激烈,但是增長還在持續,我們對今后的增長是有信心的。我相信ABB的業務會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而增長。
來到中國以后,我感到ABB中國有一個強有力的管理團隊,有強健的業務組織和強大的業務能力。ABB中國和ABB集團一樣有5個業務部門,我們在國內有30家本地企業,其中大部分是合資企業。所有的本地企業實際上都遵從基本一致的業務模式,即主要服務于本地市場,提供包括研發、采購、制造、售后服務在內的從A到Z的全方位服務。今年前八九個月中,我們將主要精力集中在繼續執行ABB中國幾年來的既定戰略方針上,那就是進一步加強本地化力度,在研發、生產、制造、銷售、供應鏈等方面繼續執行本地化政策。過去12個月中,ABB中國在中壓、低壓、自動化業務等方面都有新的本地化舉措,包括建立新的合資企業、對更多產品進行了本地化工作等。
《商務周刊》:在中國市場,您面臨哪些新的挑戰?
方秦:當然,我們也面臨著一些挑戰,特別是我剛才提到的輸電業務方面。在過去的12—18個月里,這一領域的業務增長不盡理想,因為這一段時間正好是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不僅是ABB出現這種情況,大部分跨國企業都面臨同樣問題;另外的原因是,ABB決定不參與惡性的價格戰,畢竟我們要為所有的利益相關方創造商業價值,所以ABB寧愿失去一些市場份額,也不愿意跟進無利可圖的業務。但是ABB在配電等其他領域的業務仍然保持了增長。
所以,接下來我會花一定的時間來加強這一部分業務,確保我們有與市場相適應的組織結構和產品線,確保我們在研發、生產、制造等各個環節的措施獲得總部的支持。
未來,我們同時需要關注成本和成長兩個方面的問題,這兩方面相輔相成,我們既要控制成本增長,同時也要促進整個業務的增長,這不僅對ABB中國而言,對全球也是如此。更重要的是,我們無疑要抓住中國市場的機會,中國市場情況要好于全球的平均水平。同時,我們要關注成本控制,保持競爭力。ABB中國有很好的團隊,很好的人才,也有強勁的市場需求,因此我對ABB在中國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商務周刊》:早在2007年,中國就成為ABB的全球第一大市場。隨著這一變化的到來,中國市場對于ABB的價值和全球能力成長的意義如何?
方秦:從2007年到2009年,中國一直保持著ABB全球最大市場的地位,而且中國與排名在其后的幾個市場保持著比較大的業績差距。2009年,ABB在中國的銷售額占到ABB全球銷售額的13%。我想強調的是,我們在中國市場有85%的銷售額是由ABB本地的30家企業進行生產并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他們服務于本地市場的需求,只有非常有限的一部分產品從國外進口。我要強調的是,ABB中國的產品和服務還出口到20個海外市場。舉一個小例子。你知道,ABB機器人業務的全球總部設在中國上海,那里也有機器人業務的研發中心,中國的研發中心和瑞典等其他地區的機器人研發中心共同合作,開發出“IRB 120中國龍”這個型號的機器人。這個機器人是在中國生產的,但它同時面向全球市場。
我從另一個角度舉一個“在中國,為中國,也為世界服務”的例子。中國市場需要特高壓交流/直流輸電技術,這是中國市場所獨有的需求。ABB剛剛幫助中國建成向家壩到上海的800千伏特高壓直流項目,我們全球的工程師和本地工程師一起合作,共同開發這些技術。這個技術是根據中國的需求開發的,服務于中國,但令我們感到高興的是,如果未來世界其他市場也有類似的需求,我們就可以把ABB根據中國需求研發的領先技術推廣到全世界去,引領全球技術發展。
《商務周刊》:隨著中國市場越來越重要,逐漸成為ABB的全球領導市場,ABB全球總部在研發、資金等方面為ABB中國提供了哪些支持?
方秦:過去的6年當中,ABB在華投資一直都保持著每年超過1億美元的額度,2008和2009這兩年中,ABB集團在華的投資速度和步伐更快——盡管遭遇全球金融危機,我們這兩年的對華投資近3億美元。我可以透露一點,那就是ABB現在和今后的計劃中都會保持這樣的投資速度和力度。
在連續大投資的支持下,ABB在中國開展了一些很好的項目,比如今年,我們擴大了在上海的自動化業務;年初建立了一個新的合資企業從事智能樓宇對講系統生產;今年3月,ABB在重慶建成特高壓試驗中心,該中心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測試設備,可測試電壓等級高達直流800千伏和交流1000千伏的特高壓設備,包括變壓器、并聯電抗器和換流閥;今年6月,北京ABB電氣傳動系統有限公司擴建工程第三期落成,擴建后,公司的風電變頻器的產能比以前提高3倍,中壓變頻器提高8倍,同時產品線進一步擴大;今年6月,ABB在上海還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機器人整車噴涂實驗中心。
在研發方面,2005年ABB成立了中國研究中心,目前這個研究中心已經成為ABB全球研發網絡的重要部分。隨著中國市場的日益重要,ABB總部還加強了對華的技術轉移,今年3月,隨著重慶特高壓試驗中心的落成。ABB還將800千伏直流變壓器技術轉讓給了其控股的在華企業——重慶ABB變壓器有限公司。
《商務周刊》:您認為中國市場與其他區域市場有何不同呢?ABB中國在業務布局和運營架構上與其他市場有何不同?
方秦:如大家所知,對于ABB的絕大部分產品來說,中國都是ABB全球最大的地區市場。我聽到了很多評價,很多人對我說中國市場是不一樣的,中國市場有很大的差別等等此類言論。確實,中國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在中國,不同的省份、不同的區域都有不同的特點,在這個非常大的疆域范圍之內我們需要設立不同的企業來滿足當地的需求。
然而,結合我之前的國際市場工作經驗,我發現總體來講,雖然中國市場確實存在一些不同之處,但從基本市場規律來看,中國市場的需求、供給、業務運轉情況其實和其他地方沒有那么大的差別。
ABB的一項核心競爭力就是可以把全球資源、全球優勢、業務配置都匯集起來。就像大家所說的那樣,中國市場非常重要,需要我們在這里擁有強有力的業務能力、進行大力的業務拓展。相對市場上的主要競爭對手而言,我們在本地化方面處于領導者的地位。ABB集團CEO昊坤最近在一次會議上強調,我們要大力拓展新興市場,要在這些新興市場實現更大的增長,中國就是這些新興市場中最大的一個。
在業務結構方面,ABB全球有固定的業務結構,有各種業務單元來執行ABB的業務規劃。在區域和國家層面,我們也有對應的業務單元。總體來說,ABB中國的業務結構和全球沒有任何區別。從中國的角度來講會有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ABB在中國有30家企業,大部分是合資企業。而在基本組織結構上,中國與全球其他地方沒有明顯不同。
從ABB的業務發展情況來講,我們做任何決定都要基于我們對投資回報、利潤率等等因素的考量。如果我們的本地化不能帶來一個很好的投資回報和很好的利潤率,我們當然就不會去進行這樣的業務拓展。
《商務周刊》:過去幾年中,ABB有哪些業務單元遷到中國?在中國又新成立了哪些新的業務單元?
方秦:關于ABB在中國的業務單元,總部也非常關注。過去幾年,中國市場變化速度非常快,可謂日新月異,需求也非常強勁,早在2005年中國超過德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ABB全球第二大市場時,我們當時就預測中國不久就會成為ABB最大的市場。事實也是如此,一年后,ABB中國的訂單與銷售總額就分別達到31億美元和28億美元,按銷售額計算,中國成為ABB集團的第一大市場。所以在2006年,ABB將其全球機器人業務部總部,以及船舶業務、金屬業務、電力電子、動力總成4個業務單元的總部遷入中國;2008年4月,為了加強ABB在中國石油、天然氣和石化等方面的業務,ABB流程工業產品及石油天然氣石化合并業務單元成立,這個新的業務單元隸屬于過程自動化部。ABB的這些業務單元設立在中國。它們可以提供整套系統的解決方案,不僅僅是為中國提供服務,也服務于整個全球市場。
《商務周刊》: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不但是跨國公司銷售的增長源,也是其創新的增長源,在中國,ABB的本土研發和創新是否已經成為ABB全球技術創新的主要來源地之一?
方秦:確實如此,中國的研發中心已經成為ABB全球研發研發團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現在的戰略是要進一步發展中國的研發團隊,為中國和全球市場提供服務。ABB中國的研發團隊和全球的研發團隊是密不可分的,因為中國團隊的任務不僅僅要服務于中國,還要服務于全球各個市場,所以我們目前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就是吸引各種各樣的人才。人才是ABB的基石,是戰略發展的基礎,只有儲備了大量的優秀人才,我們才能夠進一步的發展。
《商務周刊》:中國的新興市場,比如高速鐵路、風能、水能和智能電網正以飛快的速度發展,這也成為ABB重點發展的領域,這些新興領域對于ABB技術和業務的推動作用如何?
方秦:ABB有五大業務部門:離散自動化與運動控制、過程自動化、低壓產品、電力產品和電力系統部。同時,從全球整個業務架構來看,我們也劃分了一些垂直行業,比如風能、鐵路、水處理和智能電網等。
為什么采用這樣的組織架構呢?因為我們在近年來看到了一個市場趨勢,就是自動化和電力業務越來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我們需要一個全面的解決方案。舉一個風能方面的例子,雖然ABB不是風機制造商,但我們為風機提供很多元器件,包括電機、變頻器、中壓、低壓產品等,還包括實現風能平順并網所需的各種傳輸技術和設備等。從中可以看出,很多行業對自動化和電力技術解決方案有集成化、融合化的需求。在軌道交通領域也是如此,ABB可以提供機車所需零部件的25%。雖然ABB不是機車生產商,但是我們為重要的機車生產商提供核心零配件,包括換流器、電機、斷路器、開關等。同時,ABB還為鐵路沿線的固定電力設施提供設備,包括把電力傳輸到電力機車上所需的所有固定設施。
我想特別提一下電動汽車的發展。中國政府大力倡導和鼓勵本地企業積極發展電動汽車項目,在全球其他很多地方這些還是紙上談兵,中國已經在做切實的工作了。電動車充電領域既需要電力技術,也需要一系列的自動化配套設施,包括控制系統、轉換系統,以真正實現電動車的充電功能。ABB也會在這一領域成為一個主要的零配件供應商。
與電動車領域一樣,智能電網也是一個新興的市場。智能電網在中國面臨著一個很好的機遇,可以實現跳躍式的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市場,我已經看到了這個前景。ABB在智能電網的各個環節都有領先技術,既可以滿足配電方面的更高效、更智能的需求,在輸電方面也能夠高效大容量的集中電能傳輸到相應的需求地區。
在所有這些新興的市場領域,中國到目前為止都是全球最大的市場。比如風能,2010—2020年的10年間,中國規劃安裝的風電裝機量相當于世界現有風能裝機量的總和,達到1.3億—1.5億千瓦。在鐵路領域,中國還要建設大量的高速客運鐵路,這些都是全球最大的市場,也是ABB未來重點投資的領域。2009年,用于高速機車和鐵路基礎設施與系統的電力與自動化設備已經為ABB帶來300%的業務增長。
《商務周刊》:我們知道,目前,ABB正在從產品導向型企業向市場導向型企業轉變,在轉變過程中,ABB中國如何配合全球的這一深刻變化?
方秦:我們正從產品導向轉向市場導向,從全球角度來講,我們建立了垂直業務領域,服務于垂直行業。當然,我們并不是要徹底改變公司的結構和性質,而是為了更好地充分利用ABB在不同產品線和不同領域的優勢,把它們結合起來,更有效地利用我們的先進技術為垂直行業領域的客戶服務。
在這一變化過程中,服務是我們戰略的核心。事實上,此前ABB在每個公司都設立了服務部門,我們按照客戶的需求來提供服務,但這些服務是分散的。所以我們在2008年成立了中國區的業務服務部門,為客戶提供一個統一的服務窗口,客戶通過這個固定的對接口,就可以獲得所有相關方面的服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