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想一下這樣的場景:你身處一個陌生城市,街邊的建筑吸引了你的注意,你認為它非常特別,但身邊既沒有導游,也沒有攜帶旅游手冊。你用手機攝像頭拍下這個建筑,上傳到Google。Google會掃描這個圖像,確定它是什么,并把搜索結果發送給你。參觀完建筑,你決定美餐一頓。再次打開手機,無需輸入,通過GPS或手機發射塔,你就可以在Google的搜索框下看到一個藍色小氣泡和你所在的位置。輕點旁邊的鏈接,出現的是一個可瀏覽的類別列表——包括餐廳、咖啡店和酒吧。接下來,你就可以利用一鍵式通話、地圖和方向指南,甚至方便的內置指南針(如果你在步行)等方式,快速到達你想去的所在。
6月8日,Google的工程師們在日本東京興致勃勃地展示了這些技術。這場主題為“The Science of Search (搜索的科學)”的活動,是Google首次在亞太地區舉辦。
世間一日,技術十年。摩根士丹利在《2009移動互聯網研究報告》中提出,在經歷了個人電腦和桌面互聯網的演化之后,移動互聯網時代正拉開帷幕,“這種劃時代的技術轉型每10—15年發生一次,它們讓人覺得很心潮澎湃”。
作為桌面互聯網時代的巨人,Google自然不會錯過新的技術周期。除了圖像搜索、位置搜索和語音搜索等新搜索方式的出現,Google還希望為用戶提供最佳的輕松獲取信息的渠道——將信息翻譯成用戶母語并以語音形式反饋給用戶,以及讓搜索引擎深入分析和預測未知事物?!昂唵蔚卣f,搜索的未來,就是無論何地、何時、何種方式,你都可以搜索?!盙oogle工程與研究高級副總裁艾倫·尤斯塔斯(Alan Eustace)在活動上說。
根據4月18日公布的2010年第一季度財報,Google凈利潤同比增長8.9%,收入為55.1億美元,其中Android系統成為主力增長點之一。在去年第四季度財報公布后的電話會議上,Google的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表示:“2010年會成為移動收入顯著增長的一年。”
當然,在使用的廣泛性和準確性上,新的搜索方式還很難和傳統的關鍵詞輸入搜索相提并論。Google的目的是讓更多的人訪問網絡,并且讓人們使用除電腦之外的其他終端隨時隨地訪問網絡,以此構建下一個技術周期的創新支點。除了手機,電視也可能成為Google的下一個增長點。今年秋天,“Google TV”將首先在美國上市。這款電視吸引人們的并非只是包括英特爾、索尼、羅技在內的7家公司分工協作,還包括那些挑戰想象力的趣味功能,比如利用在線翻譯功能在“Google TV”上顯示用戶希望的語言字幕;通過“Quick Search Box”搜索電視節目和Web網站,在電視節目影像上重疊顯示半透明的Web瀏覽器或排列顯示節目影像;Android手機可以通過Wi-Fi遠程連接Google TV,用戶甚至還可以遠程使用語音搜索等等。
如同模擬時代向數字時代的轉化那樣,每個技術周期的到來都意味著一輪優勝劣汰,新的贏家不斷涌現,現在的龐然大物有可能適者生存乃至蓬勃發展,也可能面臨大廈頃刻倒塌的悲劇。面向未來,善于創新的Google正在如何構建自己的技術支點?《商務周刊》在日本東京采訪了Google首席搜索工程師阿米特·辛格哈爾(Amit Singhal)。辛格哈爾在搜索領域已經有超過15年的工作經驗,Google的排序算法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商務周刊》:Google最近提出了搜索的未來三個發展方向,您認為最有可能取代傳統的關鍵詞輸入搜索的下一代搜索方式是什么?要實現這樣的目標,還必須跨越哪些鴻溝?
阿米特·辛格哈爾:我一直有一個偉大的夢想,以后不需要通過搜索而搜索(Searching without searches)。也就是說,搜索能夠了解我一天的需求,主導我一天的流程,以主動的方式引導我的生活。我保證,在下一個20年,你會看到夢想成真。
人們希望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使用工具搜尋想要的東西。目前,我們正在5個方面努力:首先是超越文本,這意味著除了文本信息,我們還要把圖像、視頻和其他類型的媒體組織起來,讓用戶依據這些不同類型的信息,獲得遠比以前更加切實相關的搜索結果;其次是超越語言,全世界只有20%的人說英語,我們希望在所有可能的語言組合之間進行翻譯;第三是個性化,為了讓搜索引擎能夠預測用戶的需求和興趣,我們建立了超過150個按地區量身定制的域,并且開始使用更具體的IP地址信息來獲得更精確的結果;第四是實時搜索,使用戶能夠搜索并看到世界任何地方正在發生的事情;第五是“通情達意”的智能搜索,這是搜索的“圣杯”,我們希望教會計算機了解人類的思考方式,判斷在用戶輸入某個文字時的真正意圖,在這個領域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商務周刊》:那么,在向量身定制、搜索智能化的進程中,如何保護用戶的隱私?
阿米特·辛格哈爾:可能目前在中國還沒有相關服務,但在中國以外的很多地區,我們已經可以針對用戶曾經的搜索記錄提供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這也要看當地是否允許進行這樣的跟蹤??隙ㄓ杏脩舨幌M涗浰乃阉骰顒?,認為這是一種入侵,那么他們可以不選擇這項服務。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還是透明化和可控性。目前,用戶可以隨時查看和管理他們存儲在Google服務器上的信息。另外,用戶也可以隨時退出這項服務。
《商務周刊》:從商業價值的角度,Google一直還是在通過AdWords和AdSense獲得收益。隨著新搜索方式的出現,Google是否會發展出更多的收入模式?
阿米特·辛格哈爾:對于股東來說,我們確實需要尋找更多收入渠道。但我們相信,只有提供給用戶最具創新性的、既好用又實際的功能時,公司才能同步受惠。只要我們不斷提供新的理念和服務,一切自然水到渠成了。這也是Google創立的初衷。
《商務周刊》:我們已經經歷了Web1.0和Web 2.0,在您看來,未來的發展形態還會有哪些變化?目前,大的互聯網公司都在打造自己的生態系統,比如蘋果公司。在您看來,今后大公司對于商業生態系統的控制會不會更加強化?
阿米特·辛格哈爾:我深信,Web必須是一個開放式系統才能健康發展。只有所有人都可以將自己的信息通過網絡上傳或者下載,才會產生更多的創新。開放式系統是創新的基石,通過多個廠商的競爭,使用者才能真正受惠。如果在一個密閉式的系統中,使用者很難享受到好的產品和服務。
《商務周刊》:互聯網革命確實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在兩年前,就有人提出“Google把人變愚蠢了”的說法。隨著搜索技術的不斷發展,Google如何定義智慧?
阿米特·辛格哈爾:這是一個哲學話題。科技是一種工具,而且是不斷進步的工具,比如石器時代石頭是很好的工具,但現在有了針對某一個工作特別設計的更強大的工具。工具并不會讓人們變得愚蠢。Google本身是一個信息工具,也是這個時代非常優秀的工具,但它只是提供給人們及時、有益的信息,讓人們更好的發揮才華和天分,更有效率的達到目標。我們是在朝這個方向前進。
《商務周刊》:在Google的體系中,搜索是一種工具,讓人與信息更好地鏈接起來,但也有一些搜索引擎公司更加關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相互尋找。此外,隨著社交網站的崛起,通過社交網站進行人與人之間的搜索也正方興未艾。那么,Google的搜索接下來是否也會強調人的色彩?
阿米特·辛格哈爾:網絡是提供給人的,Google的所有搜索結果也使用了人的因素,所有計算都建立在人與信息之間的共鳴上。Google地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人們可以在地圖上及時提供信息幫助其他人?!吧鐣阉?Social search)”也是一個變相的讓人與人之間產生鏈接的信息工具。我們的工作不止如此。網絡信息更加智能化,與個人更加相關,這將是未來一個非常主要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