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但是體制上的障礙沒有解除,機制上的障礙沒有解除。體制障礙是公平競爭問題、市場準入問題,技術上障礙就是融資難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上市問題還受到更多的限制。”6月19日,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主辦的第六屆中國民營經濟企業投資與發展論壇上,該院院長、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演講時的聲音略顯乏力,但說到“限制”時仍然努力加重了語氣。
5月13日國務院剛剛頒布了《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即新非公36條),但此次民營經濟論壇的主題是“發展方式的轉變”,與新36條無關。一天的流程下來,厲以寧是為數不多的談及新36條的演講者。
實際上,今年1月同樣由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主辦的民營經濟新年論壇上,國務院參事陳全生也沒有采用主辦方備選的題目——“非公經濟36條”頒布五周年的問題與思考,有意思的是后來整個論壇的主題都從原來的“紀念非公經濟36條頒布五周年”改為“民營經濟:復蘇時期的變革與發展”。陳全生的另一個身份是2005年出臺的《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即非公36條)起草小組組長。
包括民營企業家在內,相關各方對新政策的態度明顯較老36條出臺時冷淡。大多數5年前的積極推動者以各種原因拒絕采訪。5月30日,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力帆集團董事長尹明善對《商務周刊》說,他身邊的企業家朋友對新36條“不夠興奮”。
尹明善自認是“樂觀派”,他出差期間在北京接受了《商務周刊》的采訪。在尹明善看來,新36條與5年前的老36條相比,政策本身其實進步明顯。
2005年國務院出臺的老36條希望解決的是厲以寧所說的體制障礙,也就是“準入問題”。該政策明確提出“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壟斷行業和領域,在電力、電信、鐵路、民航、石油行業和領域,加快進行改革,引入市場競爭機制”。
其后,《反壟斷法》和《關于2009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意見》相繼面世,都為民營資本進入壟斷行業掃清了制度上的障礙。
而新36條在此基礎上更有進步之處。從用詞上看,老36條多為“允許”、“幫助”,新36條更多的是“鼓勵”、“支持”——尹明善指出,這顯示政府扶持非公資本的主動性在加強。
而且,新36條中鼓勵民資進入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和政策性住房建設、社會事業、金融服務、商貿流通、國防科技工業六大領域。與“老36條”相比,“新36條”進一步放寬了民資的準入領域,把原先沒有的如政策性住房、市政公用事業及石油、鐵路、電信、航空等首次納入了準入范疇。
采訪中,多位專家指出,為落實新政,發改委等相關職能部門正在制定實施細則。但悲觀者正是對于政策的落實不抱希望。中國社科院民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迎秋表示:“最大的障礙不在于沒有政策扶持,而在于政策的落實不夠。”
尹明善也認為,過去5年,政府已于老36條的落實不力,“這一次大家觀望情緒比較嚴重。他們(民營企業家)覺得上一次無功而返,這一次會不會也這樣”。
“(新36條)出臺的背景之一,就是2005年的36條沒有好好落實。”6月3日,在堆滿書籍、文件的辦公室里,中華民(私)營經濟研究會會長、曾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的保育鈞對《商務周刊》如此說道,老36條沒給中國民營經濟的發展帶來什么實際推動,中國民營企業從老36條中得到的優惠比較少。
與尹明善相比,著名經濟法學家、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李曙光算是“悲觀派”。 5年前參與老36條起草工作的李曙光5月31日與記者談及新36條時不禁失笑:“這次只是換了內容、角度、時間,又要開始走循環了。”
他對《商務周刊》指出,行政行為分兩種,具體行政行為是指各級行政機關今天明天要干什么,抽象行政行為是指最高行政機關和各級立法機關出臺法律法規,而國務院頒發的“若干意見”處于政府的“抽象和具體行為之間”。他指出,根據我國《行政許可法》、《行政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利害相關者只能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行政訴訟,性質“居中”的新、老36條處于各級政府“不用負責”的灰色地帶,地方政府對于新老36條配套政策的出臺、落實不力,“不承擔任何后果”。
李曙光認為,在這樣的背景下,“實施細則只是些細枝末節”。事實上從老36條出臺至2008年12月,國務院共出臺了4個配套文件,中央各部委也發布了38個配套文件,各省市出臺的相關文件更是數量可觀。
周而復始的行為,卻大多是無效的,這有些“西西弗”推巨石或者吳剛砍桂花樹的味道。李曙光去年全年都在致力于推動《破產法》、《國資法》實施,但他承認毫無建樹。“國務院只要一條就可以解決好大的問題——讓受害者到法院起訴利害相關方,很多事情就解決了。也不需要36條、72條了。”
但他說自己從沒聽過一起民營企業家起訴國有資本和政府歧視民資的案例真正立案,“新36條是對老36條的抽象回應,兩者相比肯定有進步,但我更希望看到一起案例”。
事實上,接受采訪的企業家、會長們均認為,自己為推動民營經濟的發展、老36條的落實做了不少努力。“工商聯每年都向中央領導反映意見,不止一次的反映意見。”保育鈞說。
溫州中小企業協會會長周德文也強調,自己每年都有調研報告、提案提交給中央、省、市政府。他被譽為“溫州資本代言人”,是民進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我的提案政府回復的都很好,表示會在進一步的工作中、政策制定中予以考慮。”周德文用帶點溫州口音的普通話告訴《商務周刊》,“但這有點太極拳的味道,真正實施的時候未必這樣。各級政府的不同職能部門都是這樣回復的,都一樣。”
發表演講與撰寫提案也是尹明善的強項。每次國家頒布與力帆相關的產業政策法規時,尹明善都會第一時間琢磨文件,“畫了又畫”,力圖找到文章背后的話。然后打腹稿,怎么講才能讓群眾喜歡、黨也喜歡。需要這樣準備的演講、報告每年有“幾十場”,每年還要有30%左右的時間投入到工商聯、統戰部等單位要求的參政議政工作中。尹明善告訴《商務周刊》,“朋友們很佩服我能講的好,到大專院校做兩三個小時的演講也沒有人退場。”可惜如此口才,對于推動老36條落實所起的作用有限。2007年底,因年齡關系,尹明善相繼卸任重慶市政協副主席、重慶市工商聯主席,將精力更多投向力帆的發展。
5年中,另一個全力推動老36條政策落實的機構要算是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2008年1月15日,石油業商會秘書長馬莉向工商聯提交了《關于完善國內石油流通體制,加快實現“市場經營主體多元化、石油油源多樣化、石油價格市場化”新格局》和《關于藏油于民,完善國家石油儲備體系》的“兩會”提案。2008年兩會期間全國工商聯提交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
她在2008年8月21日收到了國家發改委的一紙答復。“對我們的關注和關心表示感謝、在進一步的工作中會作出調整等等。”6月8日,始終笑意盈人的馬莉在東城區安外大街東后巷28號大院的辦公室凝神想了一會兒,補充說,“那時的答復感覺有點公文化。”
馬莉在回復意見中直言“對提案回復情況不滿意”。政協提案委的相關人員隨即來電咨詢,馬莉在電話里幾乎重復了一遍周德文對《商務周刊》說過的話:“對工作人員的態度滿意,對提案回復情況不滿意。”電話里相關人員表示將把馬莉的意見分類處理后轉給相關部門。至此,一項工作流程走完。馬莉再沒通過官方的渠道了解到該提案的進程。
尹明善說,自己在2009年6月得知發改委正牽頭制定鼓勵民間投資的新政策,他的好友馬莉也知道了這個消息。但是馬莉看不到這個消息的利好之處,2009年中國民營企業煉油量停滯不前,“國進民退勢頭不減”,這些都讓馬莉郁悶不已。不過轉機也出現在去年。2009年6月全國工商聯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上提交了馬莉的《關于抓住機遇完善石油儲備體系建設》提案,已經是第4次提出。2009年9月16日,馬莉參加工商聯提案工作會議,馬莉聽到了一個讓她不敢相信的好消息,石油業商會的提案得到了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和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的親筆批示。“我當時幾乎熱淚盈眶,跟陳主任說,‘您再說一遍’,很激動,我們的心聲得到了擋中央的高度關注。”她說。
更高力度的支持還在后面。今年3月4日,胡錦濤總書記蒞臨全國政協民建、工商聯界別委員聯組會議,發表了“三個有更大作為”的重要講話,馬莉這才高興起來。最高領導人的支持讓她覺得,“這次真的有可能大有作為了”。在高興的等待過程中,5月13日馬莉從朋友處得知新36條出臺的消息,她立刻趕回商會,著手全面了解商會會員企業對新36條的意見,為民資進入新的石油領域做更加充分的準備,隨之而來的喜訊是,150萬噸的國家石油儲備項目招標,有3家民營企業中標。
從這個意義上講,新36條的出臺,至少使他們重新來到一個岔路口:一條是通向過去的老路,另一條則是在最高層領導關注下的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