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4月份,十大重點產業與一季度相比總體上呈現生產增速減緩、出口增速加快的特征:汽車、紡織、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石化、有色金屬、物流產業生產增速有所減緩,汽車、鋼鐵、紡織、輕工、裝備制造、石化、有色金屬行業出口增速有所加快。盡管出口呈現恢復性上漲的趨勢,但世界經濟復蘇基礎仍然脆弱,歐洲金融風險重新擴散,商品價格和匯率波動加劇,國際貿易中的保護主義抬頭,各種影響我國外貿出口的不確定因素仍須警惕。
十大重點產業運行情況
汽車:與一季度相比,汽車產銷增速減緩,但仍維持較高水平;出口同比增長65%,增速加快。今年1—4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11.83萬輛和616.5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4%和61%,增幅較一季度的77%和72%分別回落了13個和11個百分點。4月份汽車產銷分別為156.35萬輛和155.52萬輛,仍高于2009年的最高月份(2009年12月產銷152萬輛和141萬輛)。頭4個月總計出口汽車14.38萬輛,同比增長65%,快于一季度54.65%的增速。
鋼鐵:與一季度相比,粗鋼產量增速加快,鋼材出口量增速加快,但均價下跌。1—4月我國粗鋼產量同比增長25.4%,略高于一季度的同比增速(24.5%)。1—4月鋼材出口量、出口額分別同比增長98.9%和33.4%,數量增速快于出口額,出口均價下降,出口量增速快于一季度鋼材出口量增速(69.5%)。
紡織:與一季度相比,工業增加值增速放緩,出口交貨值增速加快。1—4月份紡織行業增加值增長13.1%,同比加快6.5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4.8%,一季度為同比增長14%,比2008年同期增長5.2%。
裝備制造:與一季度相比,工業增加值增速放緩,出口交貨值增速加快。1—4月份裝備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5.3%,比一季度回落0.4個百分點。1—4月,裝備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25.6%,比2008年同期增長4.9%,其中4月份增長30.9%,比上月加快2.9個百分點。
船舶:與一季度相比產值的增速持平,出口交貨值增速減緩,新承接訂單增速明顯加快。1—4月全國規模以上2007家船舶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4%,與一季度增速持平,增幅較2009年同期下降15.4個百分點。1—4月,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完成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5.1%,較一季度下降1.4個百分點。1—4月,我國新承接船舶訂單同比增長12倍,環比增長77.6%,一季度同比增長約9.5倍。
電子信息:與一季度相比,工業增加值增速減緩,出口交貨值增速略微減緩,但高于2008年同期出口水平。1—4月份電子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7%,低于一季度的數據(同比增長24%)。1—4月,規模以上電子制造業出口交貨值10414億元,同比增長30.9%,比2008年同期增長12.7%,增幅比一季度微降0.1個百分點。
石化:與一季度相比,工業增加值增速減緩,出口額同比增速加快。4月份中國石化行業增加值增長12.8%,其中化工行業增長17.3%,分別比3月減緩0.5個百分點和0.8個百分點。一季度,石化行業出口額同比增長38%,而1—2月份同比增長33.1%。
輕工:工業增加值增速持續加快,出口交貨值增速加快。1—4月份輕工行業增加值增長16.6%,同比加快8.5個百分點,略高于一季度增長數據(16.4%);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20.8%,比2008年同期增長7.6%,也略高于一季度的數據(同比增長19%)。
有色金屬:與一季度相比,10種有色金屬產量增速略微減緩,主要產品出口大幅增長,增速加快。1—4月份我國10種有色金屬產量同比增長35.95%,而一季度的數據是同比增長36.01%,略微有些減緩。1—4月份出口精煉鎳及合金出口同比增長1288.69%,一季度同比增長1127.23%;出口精煉銅同比增長1097.76%,一季度同比增長720.6%;出口精煉鋅同比增長504.56%,一季度同比增長443.98%;出口原鋁同比增長1603.28%,一季度同比增長337.39%;出口精煉鉛同比增長118.91%,一季度同比增長102.13%。
物流:與一季度相比,全社會貨運量增速減緩,其中,公路貨運量增速加快,而水運、民航、鐵路運輸貨運量增速減緩。1—4月份我國全社會貨運量同比增長16.2%,略低于一季度數據(同比增長16.5%)。其中,鐵路運輸完成貨運量同比增長16.19%,一季度為18%;民用航空貨運量同比增長42.17%,一季度為46.5%;水運貨運量同比增長16.8%,一季度為18.6%;只有公路貨運量同比增長16.1%,比一季度數據(15.9%)略高。
存在的問題
1. 多個產業生產增速放緩,全球鋼鐵行業下半年市場壓力大,供需基礎或將發生轉變
與一季度相比,汽車、紡織、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石化、有色金屬、物流產業生產增速均有所減緩。受全球鋼市趨弱以及歐洲債務危機的影響,未來幾個月,歐洲鋼價很可能回落,目前歐洲鋼價仍高于世界其他地區。美國庫存量連續5個月環比增長,4月末美國金屬服務中心的鋼材庫存達到670萬短噸,環比增長3.2%。寶鋼等大鋼廠已下調7月鋼材價格,國內市場二次去庫存的可能性加大,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市場將進一步走低,勢必逼迫鋼廠減產,而且這輪市場恢復將是一個較漫長的過程。
2. 出口呈恢復性增長,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等諸多風險尚需警惕
與一季度相比,汽車、鋼鐵、紡織、輕工、裝備制造、石化、有色金屬行業出口增速加快。第107屆廣交會統計數據顯示,到會采購商和出口成交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但仍低于金融危機前的2007年春交會水平。截至5月4日,春交會出口成交額為343億美元,比2009年秋交會增長12.6%,但比2008年同期下降10.3%。
傳統市場采購商到會情況差強人意,其中,歐盟到會采購商與2009年秋交會相比下降了15.2%,日本下降4.6%,美國到會采購商增加3.8%。與此相反,新興市場采購商明顯增多,亞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到會采購商人數均保持增長。
從外部形勢看,世界經濟復蘇基礎仍然脆弱,歐洲金融風險重新擴散,商品價格和匯率波動加劇,國際貿易中保護主義抬頭,各種影響我國外貿出口的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廣交會中不少出口企業擔心政策變化,加上面臨成本上漲、貿易保護加劇的壓力,接單謹慎,不敢接長單、大單,3個月以內的短單占到53%。
3. 勞動力等成本上升迫使產業加快轉型升級,經營情況繼續分化
2010年以來,自江蘇省率先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后,浙江、廣東、福建、上海等地也陸續調整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幅度都在10%以上,一些省份超過20%。一輪“漲薪潮”在企業間的擴散,使成本壓力進一步迫使這些制造企業轉型,逼迫其將自己的產品向價值鏈的更高端去延伸,尋找賴以競爭的新優勢。
第107屆廣交會上,參展商品創新成為主流,轉型升級成為廣大出口企業的自覺行動。新產品占比超過40%,報價比傳統產品高出約20%.低碳環保產品成為亮點。有資源基地、產業鏈較長的企業顯示出了較強的成本消化和風險抵御能力。本屆廣交會品牌展區共成交106億美元,比2009年秋交會增長6.1%,占總成交額的30.9%。同時,也會有一些企業完成不了技術創新,則會考慮將工廠向生產要素更廉價的西部、北部遷移。
4. 部分行業開工率不足,產能過剩
山東省焦化產業的嚴重產能過剩已經影響到這個產業的健康發展。目前山東省焦化企業開工率僅為60%,但當前仍有在建產能1800萬噸。5月份以來石油化工行業開工率分化嚴重,成品油、烯烴開工率較高,有機化工中醇、醚類開工率較低,甲醇只有45%,二甲醚為30%,但酚酮開工率高達100%,醋酸開工率也達到90%。農藥中除草劑開工率創歷史低點,草甘膦開工率只有20%,百草枯也不過40%。目前國內共有106家內企和5家外企登記了草甘膦原藥的生產,2010年全國產能達65萬噸/年,2008年中國草甘膦原藥實際產量接近48萬噸/年,2009年受金融危機促使農民工返鄉影響,產量僅30萬噸左右,2010年國內草甘膦產能將再增加15萬噸左右。但由于受自然災害影響,今年全球草甘膦需求增長并不明顯,中國草甘膦產能擴張勢必造成供需矛盾的加劇,市場出現結構性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