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牛乳業(02319.HK)最近正向“世界乳業10強”、“營業額超過500億元”的目標大踏步前進。11月22日,它宣布收購石家莊君樂寶乳業有限公司51%的股權,將自己的酸奶市場份額提升至30%以上。近日還有消息稱蒙牛將聯手美國私募基金KKR競購全球鮮奶產品第二大品牌優諾酸奶(Yoplait),拓展全球版圖。投資銀行也推薦蒙牛乳業,因為“消費者開始注重品牌及質量安全,有利于龍頭企業的品牌升值”。
品牌升值的評價發生在一場聲勢浩大的乳業公關案之后,這似乎是在說爆發于10月份的“蒙牛策劃誹謗伊利案”對蒙牛的發展態勢沒有相應的影響——比如品牌貶值。這在蒙牛看來或許理所當然,因為誹謗案“不是蒙牛集團的企業行為”,是已被警方批捕的安勇等人的個人行為。
10月19日,一篇名為《蒙牛集團蓄意破壞我公司的商業信譽》的文章在網絡上瘋狂轉載。這篇出于伊利員工之手的文章,直指夏天的圣元奶粉性早熟事件事實上是蒙牛乳業有組織、有策劃的利用網絡公關攻擊伊利QQ星兒童奶、嬰兒奶粉的陰謀。7月14日,“蒙牛集團液態奶事業部的一個產品經理”安勇,與北京博思智奇公關顧問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雪梅等商討完成了《DHA借勢口碑傳播》,這份策劃方案意在抹黑伊利集團的兒童奶產品QQ星。博思智奇是蒙牛的“長期業務單位”,安勇之所以“擅自與合作公司聯系”,蒙牛的解釋是出于個人“私利”,因為“在蒙牛,每個產品都有一個產品經理,每個產品的銷售額是與產品經理的收入掛鉤的”。
安勇負責的產品是蒙牛的未來星兒童奶,該產品早于QQ星上市,但市場表現與QQ星“存在較大差距”。《DHA借勢口碑傳播》的目的即是制造民意,打擊QQ星的市場份額,戰略計劃的第一步,是“操縱利用非主流媒體,攻擊深海魚油,引發社會公眾對深海魚油產生關注,進而產生恐慌”。公眾恐慌的對象即是“添加了深海魚油”的QQ星。
這份策劃案的執行堪稱到位,一周時間內,問答類網站、論壇、微博客等地密集出現了關于深海魚油的帖子,然后再引出伊利QQ星。《抵制伊利集結號 用我們的行動救救孩子》一帖甚至獲得了超過20萬的點擊量。但這等浩大的輿論聲勢并不能代表民意,它們是網絡水軍制造出來的民意,代表的是這場策劃案的28萬元報價。
伊利當然也了解此間的做法,7月15日,深海魚油與QQ星剛在網絡上形成關聯,伊利即開始尋找“幕后黑手”。從“非主流媒體”入手,伊利順藤摸瓜,逐步找出了公關公司、上家公關公司,最后的目標直指QQ星的市場競爭對手。
7月30日,伊利向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報警。內蒙古自治區警方開始介入調查,兩個多月后,真相大白。警方于10月下旬發表的聲明顯示,伊利的競爭對手不是蒙牛而是安勇,博思智奇為安勇所雇傭,雙方“有組織、有預謀、有目的、有計劃,以牟利為目的”,意在損害伊利的商業信譽,只是由于伊利避險反應行動迅速,遭到事實打擊的對象變成了圣元奶粉。
輿論一片嘩然,蒙牛不得不先否認絕無此事,然后又稱此事與蒙牛無關,只是安勇個人出于“私利”,“擅自做了損害兄弟企業的事”,“已被蒙牛集團除名”。不過,蒙牛希望趁“全國整頓行業不正當競爭之際”將“‘未晚事件’一并解決”。與安勇撇清關系后,蒙牛在聲明中也稱自己六七年前就被伊利以類似手法攻擊過。
這場繼三聚氰胺事件后可能再次重創整個乳品行業的危機,因為騰訊與360的沖突而在社會關注中迅速降溫,很難講這是幸還是不幸。突破道德底線的惡性競爭對整個行業形象和信譽造成的傷害,意味著我們的學費可能還沒有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