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底,在某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部特地準備的生日蛋糕前,48歲的新華都集團CEO唐駿在微博上感嘆道:“又是生日了,今年會很特別!”
的確,對唐駿本人乃至整個中國商界來講,今年都非常特別。
7月1日晚上8時20分,曾創辦第一個學術打假中文網站的方舟子發表了一個回復網友“薩根”的微博:“唐駿的‘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是假的,是不是也要大家跟著復制如何造假?”此后,方舟子列出了兩項關鍵證據:“一、加州理工學院計算機系校友名單中沒有此人;二、美國大學博士論文數據庫中找不到此人的論文。”其后他更查證出“在2001年之前加州理工學院就沒有華人得過計算機博士學位,到現在也沒有姓唐的得過。”
在最初的6天里,唐駿還在微博上間接表達自己的良好心態以及跟自己粉絲分享將面見日本駐華大使等好消息。但從7月6日后的5個多月內,一貫喜歡表達自我的他在微博和媒體中保持了沉默。
“過去的兩個星期里,各家媒體鋪天蓋地的在報道一個人、一件事,小到老百姓,大到中南海都知道他,由此可知這個人到底有多知名。他就是省常中的著名校友——唐駿。”7月19日,在母校常州高級中學校友會里,唐駿這樣表達自己。
如他所言,這件事情引起了全國各界的關注。首先是那群過于美化自己履歷的名人。據媒體報道,互動百科技術人員表示:由于百科類網站允許用戶自行編輯詞條,因此屬于“最容易操作”的一類,唐駿事件后,兩天內該網站已有多位明星修改詞條,修改的內容主要是學歷。
美化自己的履歷,這并不是個體現象,而是群體行為。2010年,養生大師李一和食療大師張悟本都被媒體揭發其履歷造假。為了獲得更高的起點和影響力,急功近利者選擇作假幾乎是常例,這種需求甚至刺激了一個灰色的辦證行業蓬勃發展。
學歷門不光影響了唐駿,也影響了唐駿的眾多粉絲,尤其是那些處于迷茫期的大學畢業生和白領。除了商業精英外,唐駿也一直扮演著人生導師的角色。6月17日他在微博中介紹過自己對年輕人的影響力:“剛登機,一個人過來對著我說,‘你是唐駿先生吧!?我也和你一樣是打工的,很喜歡你,因為你給我們這些打工的很多希望!’我們要有夢想和希望。”
在社會轉型期中,中國快速和劇烈變化的程度前所未有。在媒體充斥著“我爸是李剛”類負面報道時,人生偶像對于住在唐家嶺的蟻族或者搖擺于“是否逃離北上廣”的白領就像是隧道里的燈光。他們從唐駿等名人傳記中汲取前進力量,感受那種激情澎湃和實現夢想的精神支撐,但青年導師爆出這樣的學歷丑聞,把他們重新拋進漆黑的洞里——或許更黑。
在隧道的另一面,公司看向員工的眼神里也多了一絲審視。一些外企和國有大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開始委托第三方獨立調查機構對應聘者進行資格核實和調查。曾參與“三大上網工程”(即“政府上網工程”、“企業上網工程”、“家庭上網工程”)的策劃、實施、運營和支撐的北京國政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5月將其數據業務服務部剝離出來,組成了雇前背景調查機構——聯源智信。“在唐駿事件后,我們的營業額短期激增了5倍。國內的安東石油和中聯重工開始了跟我們的合作,國際上的西門子和廣告傳媒集團WPP也加大了跟我們的合作力度。”聯源智信總經理馮健敏告訴《商務周刊》。
12月,唐駿重出江湖,他在微博里正面回應了學歷門事件:“你說我是造假我是堅決不同意,我自己覺得我自己沒有錯,但是我的錯在于那種含糊,不透明,是虛榮心造成的。 所以我把它當成一個娛樂,這樣會放松一點,而且是十幾年前的一件事情,大家娛樂一下,我從來沒有說通過我的學歷獲取我的利益,獲取的資本,獲取大家的信任。”
唐駿還是原來的那個唐駿,但他給這個社會帶來的不只是娛樂,還有更加彌散的不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