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的北京,一輛改裝得古色古香的MINI COOPER奔馳在大街小巷,據說這就是《江湖學院》的送票車,而送票的人則是該劇導演,被稱為鬼才的彭大魔。
隨后,這輛MINI COOPER又被開上了《江湖學院》的舞臺。人們看到的是:一個偽裝成搬運工的太監,最終用金錢收買了那個曾經看不起他的廚師追求了很久的女子。當太監從MINI COOPER里出來時,廚師驚問:“你不是那個搬運工嗎?”太監驕傲地用他獨特的嗓音回答:“誰說我是搬運工,我爸是李剛!”
在觀眾們爆笑聲中,MINI COOPER的可愛形象深入人心。
事實上,早在2009年,這個游戲已經被同一團隊玩過。當水晶白色的Smart載著女主角輕盈地停在舞臺中央時,正是整部《白日夢》的第一個高潮,小巧的車身造型讓人眼前一亮,其精心設計的片段則令很多觀眾對Smart贊不絕口。
這個將廣告植入得如此明目張膽、卻又惹人憐愛的公司,正是如今炙手可熱的話劇界領軍者——開心麻花。
2003年,《翠花,上酸菜》的導演田有良找到張晨和遇凱,原本打算做電影的三個人,卻因為突遇“非典”,只得商量轉做舞臺劇。
現代舞臺劇應該具備哪些文化基因,才能吸引觀眾?三人探討后最終決定:定位于金字塔中部,熱愛刺激,又極富活力的時尚人群,以相聲、舞蹈以及夾槍帶棒的語言形式,做把時尚、快樂和智慧擰在一起的純娛樂戲劇。
2003年底,《想吃麻花現在給你擰》以爆笑賀歲舞臺劇的形式新鮮出爐。
如果只是單一的小成本舞臺劇,開心麻花就跟其他的戲劇工作室一般無二。高度的商業化操作成為開心麻花的商業模式——以明星主持與歌手為強心劑,年度熱點事件為噱頭,采用惡搞手段,摒棄戲劇工作室的小劇場模式,走千人大劇場路線,密集的媒體式轟炸,賀歲檔上演……這種電影界的“大片模式”,使得開心麻花成為了民營話劇界名副其實的“領頭羊”。
這當然只是開心麻花的第一步。要實現盈利,還必須有更特立獨行的招數。
2008年12月,開心麻花賀歲話劇《甜咸配》在海淀劇院上演。惡搞場景層出不窮,大總統袁世凱手捧著imini,對清華、同方兩名守衛報以揶揄之詞的場面,令人忍俊不禁。與此同時,LG、蒙牛、思魅歐珀萊、聯通等眾多品牌也通通融入劇中,極富想象力的植入臺詞讓臺下觀眾拍案叫絕。開心麻花令廣告臺詞植入第一次出現在話劇當中。
從劇本創作階段就開始讓廣告介入的方式,以及其更為聚焦的受眾群體,使開心麻花獲得了大品牌廣告商的青睞。2009年開始,Smart及MINI COOPER紛紛登上開心麻花的劇目。
雖然將廣告植入劇目已成為開心麻花的重要盈利模式之一,但張晨并未就此滿足,開心麻花開始嘗試“出品機構-制作-票務推廣”的產業鏈模式,以期擴大項目覆蓋面,構建集團化協作機制,促進低投入高產出,降低項目運作成本和風險。
如今,開心麻花已擁有包括《想吃麻花現在給你擰》、《白日夢》、《索馬里海盜》等13部作品,在千人以上的大劇場演出超過1000場,2009年各項收入近2000萬元。
“這么玩挺逗”是張晨創辦開心麻花的初衷,如今,這個玩出來的公司,已然演繹成為國內舞臺劇的頂級品牌。
不過,開心麻花仍然面臨著極大的市場挑戰,整體而言,舞臺劇市場必將憑借其演藝資源和資本優勢,最終形成國營壟斷的局面,如開心麻花之類的民營演出機構面臨邊緣化的危險。
對此,張晨自認還沒有找到突破點,不過他正在嘗試多元化路徑,比如在漫畫、兒童劇、網絡視頻、賀歲影片等方面尋求機遇。同時,開心麻花也在考慮加快融資,以謀取演出市場多個方向大規模跑馬圈地的可能。
編 輯 胡 茜
E-mail:mengdanyu@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