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中國館是一座神話中的“南天門”,那依偎在其身旁的澳門館就是“玉兔”。澳門館的外形如我國華南地區古時的兔子燈籠,寓意著“和諧相容”、“機靈通達”。
澳門館位于中國國家館西南向,占地600平方米,展出面積約800平方米左右。展館通過展示歷史文化精髓與和諧經濟社會現貌,揭示了澳門東西文化交融傳承的根源,即兼容通達,和諧并蓄的發展理念。
巧妙造型寓意深刻
世博會澳門館以“玉兔宮燈”為外形,一個高達7層的巨型“兔子燈”矗立在中國國家館的門口迎賓。這樣的設計靈感來自于華南地區古時的兔子燈籠外型。高度是19.99米,寓意是澳門在1999年回歸祖國。“兔子”的主體色彩運用了大膽的熒光色系,使它可以變換出各種絢麗的色彩。
兔子是和諧相容的象征,是機靈通達的化身,是古今中外人們樂于運用的吉祥動物。“玉兔宮燈”不僅僅我們小時候玩伴的縮影,它還沿用了中國經典的古神話故事,將“東方之冠”比喻為傳說中分隔人間與天界的南天門,而“玉兔”則是傳說中在南天門前守候迎賓引路的仙兔。“玉兔”還結合了古時的兔子燈籠外形以及現代的高新科技和環保建筑設計理念,將澳門集中西文化精華、糅合現代和古典的共融文化特色展露無遺。用建筑設計藝術演繹澳門館的主題“澳門-文化交融,和諧體現”,結合了中國文化藝術展現“澳門館”與“中國館”家國一脈相承的同時,亦突出了澳門具中華文化底蘊、富西方多元色彩的共融文化特色。更是用南天門的這個故事巧妙而生動地道出了澳門是中國的一部分,又享有“一國兩制”特殊政策的獨特優勢。
澳門館的設計別出心裁的將“兔子”的頭部和尾部是兩個充滿氫氣的氣球,通過簡單控制就可以上升、下降以及收藏,屆時將在指定時段展示升起。以此吸引參觀者。澳門館的內部建筑及裝修材料將采用環保的水溶性油漆物料,兔子頭部及尾巴造型的氣球將采用環保材料制作,展示內容所采用的多媒體系統也都能重復使用,不會造成浪費。據透露,展館的上半部還設計成為一個太陽能供電系統,可以提供場館的所有運作能源。觀眾會看到,澳門館外墻的上半部是一排排百葉形太陽能板。這些太陽能板每塊的面積在1.3平方米左右厚度約為4厘米,它們既能發電,又能起到遮陽的效果。這些太陽能板都是可以活動的,會根據光線的角度轉動30度到45度。下半部均由通透的玻璃構成,觀眾在遠處就可以依稀看到澳門館內部的陳設。這些玻璃均為可回收的物料,當中包括具有隔熱及降低噪音功能的中空玻璃,可以降低20至36分貝不等的噪音。
在澳門館的內部,還有一個雨水收集器,可以將雨水循環使用。澳門館中還有糞便收集系統,化糞后可用作肥料。
多媒技術展澳門風采
通過采用雙環大型影院,世博會澳門館向觀眾展現了澳門的諸多精彩亮點。內環被稱作“時光機”,是一個五層樓高的360度大型環幕。外環又名“和諧環”,由新舊和諧、文化和諧、天地和諧、活力和諧四部分組成,展現了澳門早期和現代的社會景象以及未來發展藍圖。
進入館內,參觀者將步入一個蜿蜒的“時光隧道”,陪伴參觀者一路前行的是一部17分鐘的展現澳門風土人情、百年變遷的影片。影片講述了一個澳門小女孩生日禮物——玉兔宮燈失而復得的故事,串起的是澳門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在時空交錯的旅途上,經歷澳門由小漁村發展成國際旅游城市的過程,參觀者可以從中看到珍貴的世遺景點,體驗澳門中西文化和諧交融的特點。
在“和諧環”中觀眾可以看到歷史人物鄭觀應,這位澳門和上海的雙重居民,在一百年前便提出“欲籌賽會之區,必自上海始”。據介紹,鄭觀應的《盛世危言》便是在澳門的“鄭家大屋”寫的。澳門政府已經用了8年時間對其故居進行維修,并在今年年初對外開放。
此外,澳門館以先進的多媒體科技及互動的元素,融入繪畫和中國傳統書法,綜合反映了回歸后的澳門社會、經濟、文化,旅游等方面現況和小城魅力,向世界展示澳門的多元風采。而包括腸粉、紅酒等澳門的特色元素,也把澳門好住、好玩的特色表現了出來多媒體展示廳主要展示“澳門館”以及百年當鋪“德成按”的建筑外貌,只要觀眾將印有兩個展館標記的明信片對準展示廳鏡頭,畫面將出現兩展館的立體模型,以及兩展館內部展示內容的最新宣傳短片,參觀者可以從不同角度觀賞展館的造型,進一步加深對“澳門館”和“德成按”的認識。
由于澳門館在國家館旁邊具有地位優勢,主題鮮明地說出了澳門人的感受,再加上澳門館成功用“高科技來展示傳統的東西具有溫情的一面”,所以很多內地的同胞以及海外僑胞來到世博園,都希望看到澳門回歸后的發展,澳門館越來越受到觀眾的追捧和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