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準確判斷工業發展和演進階段,是明確城市發展思路、制定發展戰略的前提。本文綜合霍夫曼、庫茲涅茨的工業化進程標準,對包頭的工業化水平進行分析、判斷,并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工業結構 階段 劃分
一、引言
城市工業是一個城市發展的根本動力。準確判斷工業發展和演進階段,是明確發展思路、制定發展戰略的前提。發達國家城市走過的道路表明,在工業化時期,城市工業大致都依次經歷過輕紡工業、重化工業和高、精、尖制造業三個發展階段,這些產業的發展給城市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到了后工業化時代,也即信息時代,發達國家的大城市,特別是國際經濟中心城市,其產業發展也相應地進入了以服務業為主導的時代,
柯林-克拉克在《經濟進步的條件》中以年代順序研究整理了若干個國家勞動力在第一、二、三產業間轉移的統計資料,得出如下結論: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勞動力首先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移動,當人均收入水平達到一定高度后,勞動力便開始向第三產業移動。這就是著名的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在產業經濟學理論體系中,有多種判斷產業發展階段的理論和方法,每種理論都有其適用條件,分析具體問題應有所選擇。為了保持判斷結果的客觀性,本文綜合了霍夫曼、庫茲涅茨的工業化進程標準,對包頭的工業化水平進行分析、判斷。
二、包頭工業結構現狀
一是工業經濟全年實現平穩較快增長。2009年,包頭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實現產值2202.8億元,實現增加值904億元,同比增長24.5%,增速高于自治區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
二是優勢特色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鋼鐵、裝備制造、鋁業、電力、稀土等包頭優勢特色產業緊緊圍繞國家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的總體要求和部署,加大結構調整,優化產品結構,在經濟發展環境尚未得到明顯改善的情況下,繼續保持了平穩的增長態勢,對全市工業經濟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撐和拉動作用。2009年,包頭五大優勢特色產業實現工業增加值732.8億元,同比增長26.54%,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總量的81%,對全市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7.8%。
三是裝備制造業發展成效顯著。包頭裝備制造業充分發揮資源、技術、人才等比較優勢。加大風電設備以及重車配套、改裝等項目的引進。2009年,包頭累計生產載重汽車28018臺,同比增長12%,鐵路車輛3111輛。裝備制造業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194.6億元,同比增長62%,拉動全市工業經濟增長9.7個百分點,對全市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8.1%,已成為五大優勢產業中貢獻最為突出的產業。


四是鋁產業發展態勢良好。鋁行業在東方希望鋁業、包頭鋁業的拉動下,保持了穩健的發展勢頭。2009年,全市累計生產電解鋁83.6萬噸,同比增長30.0%,實現工業增加值38.1億元,同比增長47.2%,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總量的4.2%,拉動全市工業經濟增長2個百分點,對全市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9%。
五是稀土產業運行平穩。2009年。全市稀土產業累計生產稀土化合物19.2萬噸,同比增長2.7%,實現工業增加值18.9億元,同比增長39.1%,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總量的2.1%,拉動全市工業經濟增長0.9個百分點,對全市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6%。
三、霍夫曼比例比較
(一)霍夫曼工業化階段指標
較早研究工業化階段劃分的是德國經濟學家霍夫曼,他在1931年出版的《工業化階段和類型》中提出霍夫曼比例,即消費資料工業產值和資本資料工業產值的比值。他首先將全部產業分為消費資料產業、資本資料產業和其他產業三種類型,把工業發展過程劃分為4個階段(表1),
(二)包頭霍夫曼比例的測定
按照霍夫曼比例的測定方法,從表2可以看出,包頭在進入21世紀以來,就已經處于霍夫曼工業化階段的第四階段,并且霍夫曼比例系數呈下降趨勢。
四、庫茲涅茨工業化五階段比較
(一)庫茲涅茨法則
美國經濟學家庫茲涅茨關注的標準主要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基準點,通過考察總產值結構變動和勞動力分布結構變動,并把結構變動置于三次產業結構的劃分框架中,揭示出勞動力和產值均有向第三產業轉移的趨勢,其工業化5階段如表3。
(二)包頭的庫茲涅茨工業化階段測算
庫茲涅茨用產值和勞動力在三次產業的分布來劃分工業化程度,比霍夫曼單純用消費品工業與資本品工業產值的劃分更全面、系統。包頭第一產業勞動力比重在2000年達到23.2%的情況下逐年下降,第二產業勞動力比重比較穩定,第三產業的勞動力比重呈上升趨勢。第一產業的產值比重是下降趨勢。第二產業的產值比重較穩定,第三產業產值比重呈上升趨勢。2000年包頭市第二產業勞動力比重為31-3%,已經相當于庫茲涅茨標準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00-500美元水平,說明包頭市早已進人工業主導的發展時期。目前,包頭第二產業吸納了30%以上的勞動力,第三產業勞動力份額成迅速上升趨勢,從2000年的45.5%上升到2008年的53%,是吸納勞動力最多的產業。
另外,從總產值的比重來看,包頭第一產業的產值比重是下降趨勢,第二產業的產值比重較穩定,第三產業產值比重呈上升趨勢。從總產值份額的標準來判斷包頭工業化階段,2000年三次產業的產值比例是8.4:60:31.6.已經接近于庫茲涅茨的人均GDP500美元水平(以1958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基準,下同)。到2008年,包頭第三產業份額達到40%,符合庫茲涅茨的人均GDP1000美元水平,三次產業的產值比例是3:57:40.說明包頭已經進入工業化高級階段。
五、綜合判斷:包頭處于工業化高級階段
我們選取了兩種方法對包頭工業化階段進行測算,結合兩種方法計算的結果,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包頭目前處于工業化的較高級階段。
六、對策與建議
(一)大力發展精深加工,促進傳統產業升級轉型
要以市場為導向,產品為龍頭,充分發揮現有產業基礎優勢,著力提高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比重,延伸產業鏈條。促進傳統優勢產業升級轉型。
(二)積極培育新興產業,提升產業層次
在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同時,大力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進一步豐富和完善產業體系,提升產業層次,構建包頭工業經濟新優勢。
新能源產業重點發展光伏材料制造、光伏發電基地建設,余熱、余氣發電和綜合利用,光熱、地熱資源開發,新能源汽車動力組件等。新材料重點發展稀土永磁、儲氫、發光、拋光材料及終端應用、新型核電燃料組件制造。先進裝備制造業重點發展乘用車,大型冶金、礦山、化工等裝備制造。基礎材料和精密儀器設備及輔具制造,風電機組核心技術研發、輕型飛機制造及光機電一體化等。電子信息產業重點支持塑料光纖、電子芯片、碳纖維等,加快發展并形成產業規模優勢。
(三)加強技術改造和創新,提升產業競爭力
發揮技術創新對結構調整的引領支撐作用,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支持和引導企業加大技術投入,深化產學研合作,提升產業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能力。推動實施一批關聯效應大、支撐力強、促進產業升級的重大科技項目,研究開發節能環保、新材料、重大裝備等領域的關鍵技術,在高強度汽車用鋼、高檔電力用鋼和工磨具鋼、特殊大型鑄鍛件等鋼材品種和白云鄂博低品位、共生礦的高效利用技術。裝備制造企業精密高效加工和成型設備、大型復雜鑄鍛件加工技術及設備、數字化制造設備等技術,稀土新材料研究開發,含高鋁粉煤灰提取氧化鋁、硅鋁鎂合金等工藝技術方面取得突破。
(四)優化工業布局,促進產業集聚
積極推動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配置,統籌規劃,科學布局,明確園區發展定位,強化產業分工協作,推動中小企業向園區集中、產業向園區集聚,促進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園區化發展,進一步形成工業經濟整體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