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分依賴發育水平還有待考評證的語音技術應用市場以及公司面臨著險峻競爭形勢都讓投資都對科大訊飛感到疑慮。
未來科大訊飛最可能遇到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的發展障礙:核心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本身需要一個時間過程;將核心技術運用到載體上,需要平臺的支撐;最后就是市場的教育和推廣,促進語音技術更廣泛的應用。
科大訊飛已經走完了業績增長的爆發期?
根據上市公司2010年中報顯示,科大訊飛上半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7億元,同比增長43%,但其凈利潤同比增長僅12%。而引發市場關注的數據是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分別大增35%與59%。科大訊飛業績不盡人意是否因其嚴重依賴于語音技術應用市場?
作為中國最大的智能語音技術提供商,科大訊飛占有中文語音技術市場60%以上的市場份額,被機構視為增長潛力巨大的行業龍頭。以2008年5月間,公司上市首日價格算起,兩年后的今天,其股價上漲超過三倍,復權價一度逼近百元。
不過現在,過分依賴發育水平還有待考證的語音技術應用市場以及公司面臨著的險峻競爭形勢都讓投資者感到疑慮。
在IBM、微軟、Nuance等國際IT巨頭不斷滲透國內語音市場的同時,炎黃新星、捷通華聲和杭州音通等國內企業也在不遺余力地搶占市場。科大訊飛將如何保持高成長性和行業優勢地位?
高費率高增長
公司之所以凈利潤增幅遠遠小于營業收入增幅,主要緣于高漲的管理費侵蝕了凈利潤。
“今年上半年費用大增是特定的現象,而不是偶然的現象。”在接受《英才》記者專訪時,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對費用增長解釋是“要做市場推廣和布局”。
“首先是研發費用,從核心技術原始的創新,到應用產品的研發,這個增長比例是最快的,同時我們還要做市場推廣,未來費用還會繼續增長,短期內業績還不會爆發性提升,但在一個時點以后,銷售收入和毛利一定會超過費用的增長。”
實際上,2010年中報顯示,語音評測與教學產品業務、語音搜索電信增值業務和語音技術應用是公司的“三駕馬車”,上半年前兩項業務的同比增速分別達到了493.64%和70.66%。公司之所以凈利潤增幅小于營業收入增幅,主要緣于高漲的管理費侵蝕了凈利潤。
中信證券研究員張兵表示,當下的科大訊飛正站在規模瓶頸面臨突破的臨界點上,公司未來的費用率下降尚待規模效應的進一步提升。
在與《英才》記者的對話中,電信增值業務是劉慶峰談及最多的詞。“這個業務是我們最看好的業務之一,現在主要還是以音樂搜索為主體,但從音樂搜索向實用信息搜索只是一步之遙,3G業務啟動以后會使現在的娛樂互動業務需求大大增加。”
隨著3G時代的到來,中國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率將不斷增長,語音搜索服務將迎來爆發式增長的機遇。而在此領域,科大訊飛已經形成了一種進入壁壘。公司同三大電信運營商的關系緊密,已經發展了聯通28省、電信10省、移動9省的業務。諸多研究機構表示,在這一趨勢中,科大訊飛無疑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但劉慶峰坦承,電信增值業務的最大瓶頸還在于研發出來的各種新業務能否得到運營商的強力支持。“如果愿意把它們當作自有業務而全面推廣,這個業務就可以做得很好,如果完全靠我們自己推廣,所需要的周期就會長一些。”
科大訊飛另一駕“馬車”——語音評測與教學產品業務也在快速增長,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前兩年,該業務收入都集中在下半年,而今年上半年收入就達2009年全年的62%,利潤占比達17%。劉慶峰對這一業務頗為自信,“關鍵的技術只有訊飛獨家能夠提供,有了核心技術,收獲市場是早晚的問題。未來兩三年內應該有一個很大的成長。”
不過,日信證券研究員張廣榮認為,教育市場拓展的一大難點在于該體系的決策鏈條較長,需要涉及發改委、教委以及具體負責采購的分管領導,這將影響公司業績釋放的周期。
對于這一疑慮,劉慶峰表示產品的整體需求是剛性的,采購過程是一個相對比較長的周期。“教育市場未來會有一個噴泉式的爆發性增長,通過增值業務的收入來源,來支撐對教育的投入,這是一個很好的組合。”
像其他高成長公司一樣,螺旋式增長路徑是科大訊飛的期待,但現在無論是市場推廣、產品組合,還是技術研發的進程,科大訊飛都處在一個異常關鍵的時期。有機構分析認為,公司已有的產品技術相對成熟,未來主要取決于市場推廣的速度和研發的成功率。業績雖可能有反復,但科大訊飛已有明確的增長邏輯。
被蠶食的霸主
過去幾年中,語音技術市場一直以50% 的增長速度在發展。
目前,在語音產業領域,科大訊飛羽翼漸豐,占有中文語音技術市場60%以上的市場份額,語音合成產品市場份額達到70%以上,在主流行業的份額更達80%以上,以訊飛為核心的中文語音產業鏈已初具規模。但公司在應對如何將技術轉化為收入問題的同時,依然面臨著國際IT巨頭和國內競爭者對市場份額的不斷蠶食。
例如,中國微軟研究院已經招募了國內眾多的語音專家,開發適用于視窗XP操作系統的中文語音產品,Nuance、Google、IBM都在加大對中文語音識別技術的研發和市場推廣力度。
不過,一些研究機構依然看好科大訊飛:公司擁有技術優勢,并且在技術與市場的對接和市場敏銳度、滿足市場需求方面的反應非常快速。但在今年中報中,語音支撐軟件業務增長比較緩慢,因此,有評論認為,科大訊飛在語音識別技術領域與國際I T巨頭相比,實力還相對薄弱。
“這種看法如果放在2、3年前,我會認可,因為我們早期畢竟是以語音合成切入市場的,但現在我們的口語評測已經是全球第一了,這個技術所帶來的應用空間就很大。再看聲紋識別和語種識別,我們已經連續3年在國際大賽中位居前列;語音搜索和轉寫技術也已經走在了世界最前沿”劉慶峰說。
在現階段,美國Nuance公司被視為科大訊飛的最大競爭對手之一,該公司同樣擁有一流的技術實力和具有優勢的產品線,這幾年一直在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滲透,正與科大訊飛展開正面遭遇戰。
“我們的產品形態有兩大塊,一個是提供核心技術授權,一個是在各個行業應用。我們在行業應用中,增加了很多行業的專業知識,擁有市場領先優勢,比如在安全領域和教育領域,對手很難進入。”劉慶峰承認Nuance公司是競爭者之一。
在劉慶峰的眼里,對手的挑戰排在其次,未來科大訊飛最可能遇到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的發展障礙:核心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本身需要一個時間過程;將核心技術運用到載體上,需要平臺的支撐;最后就是市場的教育和推廣,促進語音技術更廣泛的應用。
對于未來科大訊飛的增長速度,劉慶峰表示在過去幾年,科大訊飛的發展速度就代表著行業的發展速度。數據顯示,過去幾年中,語音技術市場一直以50%的增長速度在發展。
聯通 28 省、電信10 省、移動 9 省,科大訊飛已經同三大運營商發展了諸多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