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參山楂治冠心病
我患冠心病多年,雖經(jīng)治療,但胸部及左后背時常出現(xiàn)壓榨性疼痛,還伴有胸悶,尤其是在勞累或黃梅季節(jié)氣壓低時,愈加不適。
聽人說,有種驗方能治療冠心病,即:丹參、山楂各200克,金櫻子、何首烏各100克,把以上藥物粉碎成粉狀,每天早上取一湯匙藥粉(約10克),一湯匙蜂蜜(約30克),用適量溫開水攪拌勻后空腹服下,每日服用1次即可。
由于此方簡便,中藥店即可代加工藥粉,且花錢不多,我便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如法服用。說來真怪,我服了1個月,病情明顯好轉,3個月后,胸部及后背疼痛不適感覺完全消失,胸悶的狀況也有所緩解,人也精神許多。后來我朋友也患上此病,我便告訴他這個驗方,他服用后效果也很好。
江蘇 潘春華
國家藥典委員會白曉菊副研究員點評: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中醫(yī)認為冠心病的發(fā)生是由于年老體衰,臟腑功能虛損,陰陽氣血失調(diào),加之七情六淫的影響,導致氣滯血淤,胸陽不振,痰濁內(nèi)生,使心脈痹阻而致病。
本方中丹參活血化淤;山楂化淤調(diào)脂;金櫻子固精澀腸,縮尿止瀉,現(xiàn)代研究表明其具有抗動脈硬化的作用;何首烏補肝腎、益精血、強筋骨,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具有調(diào)節(jié)血脂的作用。本方諸藥合用,可起到補益肝腎,化淤調(diào)脂的作用。因此,對于淤血痹阻所致的冠心病(主要癥狀為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尤甚、時或心悸不寧)具有一定的療效。但如患有本病,還應到醫(yī)院就診,進行系統(tǒng)的治療。
核桃枝煮雞蛋可治反流性食管炎
父親患反流性食管炎,聽一位針灸醫(yī)生說,核桃枝煮雞蛋可以治愈。經(jīng)嘗試,效果甚佳。
方法:取鮮核桃樹枝(最好為新生枝芽)剪成段,再取雞蛋2個,放入沙鍋煮熟。雞蛋熟,取出扎孔若干,重新放入沙鍋,與核桃枝一同煮,至煮沸為1次,反復7次,然后取出雞蛋食用。每天早上空腹吃,7天1個療程,共用3個療程。據(jù)說,此法對癌癥初期也有一定療效,不妨一試。
河北田鑫
國家藥典委員會白曉菊副研究員點評:反流性食管炎系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腸內(nèi)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的炎癥、糜爛、潰瘍和纖維化等病變。臨床上多表現(xiàn)為燒心、胸痛、反酸、噯氣、惡心嘔吐等癥狀,中醫(yī)學將之歸屬于“反胃”、“嘈雜”、“泛酸”等范疇。目前西醫(yī)尚無特效療法,仍局限于抑酸藥加食管動力藥,而中醫(yī)藥在改善癥狀,調(diào)節(jié)食管下段括約肌功能,抑制反流,促進食管受損黏膜修復等方面均顯示了良好的療效。按中醫(yī)辨證論治理論可分為痰氣交阻、肝胃不和、肝胃郁熱、脾胃虛寒等證型。中醫(yī)認為本方對痰氣交阻、肝胃不和所致的反流性食管炎可有一定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患有本病,還應注意飲食調(diào)節(jié),及時去醫(yī)院就診加用藥物治療,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花生葉泡茶可助眠
有一位退休的老伯伯,把鮮花生葉用開水沖泡當茶飲,不到一個月,他的頭痛、失眠癥得到了改善。
湖南周勝來
國家藥典委員會白曉菊副研究員點評:失眠指入睡困難或持續(xù)睡眠障礙,包括易醒、早醒和再入睡困難,導致睡眠時間的減少或質量下降。中醫(yī)學稱“不寐”、“不得眠”等。本病病因復雜,主要為精神緊張,思慮傷神,耗損心脾;或因飲食不節(jié),煙酒過度,痰濕阻滯,氣機失暢等所致。中醫(yī)辨證可分為肝郁化火、痰熱內(nèi)擾、陰虛火旺、心脾兩虛、心膽氣虛等證型。花生,民間俗稱長生果,全身都是寶,其仁、葉、皮、油均有藥用價值,對心腦血管健康有很大的好處。花生葉具有鎮(zhèn)靜安眠作用,是一種天然的助眠藥。主要用于肝火上炎所致的失眠患者。這類患者發(fā)病多由惱怒煩悶而生,臨床表現(xiàn)為少寐,急燥易怒、目赤口苦、大便干結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失眠的治療,除藥物以外,還應積極尋找失眠的相關因素,祛除不良影響,養(yǎng)成豁達、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而對于失眠較重的患者,應到醫(yī)院就診,進行系統(tǒng)的治療。
白酒花椒水治牙痛
我曾因為智齒而引起冠周炎,智齒處及周圍十分疼痛,奶奶知道后,告訴我一個方子,我用過后,暫時止痛效果特別好。
具體方法如下:取10克花椒,放入適量的水,煮約5分鐘,待溫熱后,加入約50克50度左右的白酒,待白酒花椒水完全涼后,將花椒過濾掉,再把白酒花椒水倒入干凈玻璃瓶備用。牙痛時,用潔凈棉球或棉簽蘸此水后放入牙痛部位且咬住,很快就能止痛。
值得注意的是,白酒花椒水用后要立即蓋嚴密封,以免有效物質揮發(fā)失去療效。
湖北 黃水蓮
國家藥典委員會白曉菊副研究員點評:牙痛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口腔疾病癥狀,多因牙齒與牙周局部組織疾患所引起。本病四時皆發(fā),外感內(nèi)傷均可引起,多為風、火、寒、虛所致,嚴重時可直接影響進食、睡眠。
祖國醫(yī)學認為,“齒為骨之余”,“腎主骨”,足陽明胃之經(jīng)脈絡于齦中,所以齒與腎、齦與胃關系最為密切。從整體觀念出發(fā),牙痛往往與外邪侵襲、炎癥、肝腎功能失調(diào)與不重視自我保健有關。一般而言,急性牙痛、牙齦紅腫者,多從胃治;而慢性牙痛、齒松、齒痛隱隱、紅腫不甚者,宜從腎治。花椒味辛性溫,有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殺蟲的作用。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因此,花椒用于治療牙痛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臨床治療牙痛是應辨別表里寒熱虛實。花椒辛溫,應多用于風寒所致牙痛(特點:時惡風寒,得熱痛減)。若屬于陽明風火和腎虛火炎所致者,則非本方所宜。另外,由于該方僅能暫時止痛,不能除去病根,因此,止痛后最好還是去醫(y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