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意外又稱中風、卒中,起病急,病死率和致殘率高,為老年人主要死因之一。發病前少數人有頭暈、頭痛等癥狀,發病時可有昏迷、嘔吐、大小便失禁等,嚴重者可伴胃出血等。
生活中,您也可能遇到腦血管意外患者,那時,對其正確進行搶救將十分關鍵,否則可能好心辦壞事,加重病情。當身邊有人突然發生腦血管意外時,你首先應保持冷靜,不要對患者大聲呼喚或搖晃其身體,避免病灶擴散,加重病情。那么,該怎么辦呢?
◇ 如果患者意識清楚,應立即讓他(她)停止活動,再扶其平臥在床上,頭偏向—側,頭位既不要抬高也不要降低。
◇ 如果患者已經昏迷并處于坐位等非平臥位置,應立即將其輕輕抬至床上平臥,以免加重腦缺血;若患者有假牙,應將假牙取出,以防掉下來誤吸入氣管內造成窒息;患者發生嘔吐時,應固定頭位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吸入肺內造成窒息。
◇ 如果患者摔倒在地時身邊只有你一個人,并且因其較重而搬不動。此時一定不要放下患者不管而去叫人幫忙,應就地使患者平臥、頭偏向一側,然后再打電話或出去請求幫助。
需要注意,搬運時不要急于將患者從地上扶起,最好由2~3人協同,輕輕將患者抬到擔架或平板車上,頭部略抬高,防止頭部過度扭曲,以減輕腦出血或腦缺血。對嘔吐患者,可將其頭偏向一側,并解開其衣領、褲帶以減少呼吸阻力。口腔內有分泌物時,要及時清除;如喉頭有痰液,可用橡皮管接針管抽吸;如出現舌頭后墜、鼾聲大,可用手將患者的下頜托起;當患者有抽搐時,可用兩根竹筷纏上軟布塞入上下齒之間,以防舌被咬傷。
◇ 腦血管意外的檢查必須到醫院才能進行,一旦發生腦血管意外,應盡快就近送到有檢查、治療條件的醫院去。因此,在看護患者的同時,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及時送患者到醫院神經內科進行有效治療。
◇ 轉運途中,患者的頭部要有專人保護。一旦發現嘔吐物阻塞呼吸道,應采取手掏等措施使呼吸道恢復暢通。患者睡的擔架要墊得厚一點、軟一點,盡量減少搖擺、顛簸、震動,以免加重顱內出血及發生腦疝。救護車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駛時,車速不宜太快。
對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治療,有句名言叫“時間就是腦”,這一理念已成為腦血管病治療的共識。遺憾的是,目前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早期、正確應對“中風”患者。有些人錯誤地認為只有發生心臟病時才不能耽誤,必須立即送醫院搶救,否則有生命危險;而對中風患者,特別是在夜間發病的腦梗死患者,如果他們意識清醒、不頭痛,家人很可能誤認為病情不重,短時間內不會危及生命而選擇天亮后再將其送到醫院,認為這樣問題也不大。然而,正是這種想法耽誤了很多患者的最佳治療時機,影響了治療效果。
事實上,患者發生腦血管病后,家人應爭分奪秒送其到附近醫院救治,這樣大大有助提高療效。而溶栓治療在急性腦梗死的治療中是比較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可以使栓塞的血管再通,及時恢復腦組織的供血,但是必須在發病以后一定的時間內(即治療的“時間窗”)進行。如超出有效的時間窗后再溶栓并使血管再通,非但無利,反而有害。
大腦動脈系統梗死包括頸內動脈系統梗死和椎-基底動脈系統梗死(它們癥狀上的大致區別參見《家庭醫藥》2010年6月上旬刊43頁),其中,頸內動脈系統梗死溶栓時間上限一般為6小時,椎-基底動脈系統梗死的時間窗一般為12~24小時,如果患者表現為進展型腦梗死(表現為腦梗死癥狀逐漸加重,可持續6小時至數天),則“時間窗”還可適當延長。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治療理念就是爭分奪秒,越早治療,腦細胞被搶救過來的幾率就越高。
編輯/李宇杰liyujie@jt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