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炎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是指目前尚不能確定發病原因的骨關節炎,多見于體力勞動者、高血壓者、婦女、50歲以上者,以及體型肥胖的人群,發病部位多在負重關節,膝關節居第一位,其次是髖關節。該病的發生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繼發性骨關節炎也較為常見,常繼發于關節創傷、關節畸形、關節炎癥和其他傷病。
骨關節炎以中老年人多見,但任何年齡均可發病。發病緩慢,可表現為關節疼痛。關節疼痛最初為發作性,常以輕微扭傷、著涼、天氣變化或過勞為誘因;而隨著疾病的加重,疼痛為持續性。
有些骨關節炎患者隨著關節酸痛加重,上樓乏力、下樓腳發軟,久坐起立時酸痛明顯,活動關節可聽到摩擦聲。嚴重時可出現活動受限以及關節積液、畸形和關節內游離體,嚴重影響人們的工作、生活,甚至睡眠。
生命在于運動,關節炎患者只有通過合理的鍛煉,才能防止關節出現僵直攣縮,防止肌肉萎縮,促進血液循環,恢復關節功能。但關節炎患者在鍛煉中也存在很多疑問,究竟孰是孰非,且來一一分析。
錯 關節長骨刺需要把它磨掉,需要加強運動
糾正:骨刺是關節退變的表現,需要減少關節磨損。靠自己磨,骨刺是越磨越大的,除非手術磨掉。大部分骨刺是不需要處理的,少數骨刺影響關節運動,需要手術磨掉。
錯 打太極拳能治關節炎
糾正:打太極拳時,經常處于下肢半蹲狀態,長時間保持這種姿勢會使關節軟骨長時間受壓而不能獲得放松,不能吸收營養,長期如此軟骨細胞將逐步壞死,軟骨基質將逐漸退化,關節炎將進一步加重。太極拳不適合關節炎患者,特別是肥胖的關節炎患者。
錯 爬山(樓)能治關節炎
糾正:如上所述,爬山時會加重下肢關節的負重和磨損,關節炎患者最好不要爬山(樓)。
對 關節操
動作一:腕關節操
第1步:以腕關節為支點,手向上抬起,姿勢類似向別人打招呼,盡量做到擺動的最大幅度(如圖1)。
第2步:以腕關節為支點,手逐漸放下,并低于腕關節平面,前臂有向前牽拉的感覺(如圖2)。
第3步:保持6秒鐘放松。
動作二:拇指操
第1步:用食指接觸大拇指。
第2步:用中指接觸大拇指。
第3步:用中無名指接觸大拇指。
第4步:用小指接觸大拇指。
對 快速走路和倒走
這是一般人容易掌握而且能堅持的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所謂快速走路,即每分鐘120步,時間由短到長。所謂倒走,即退著走,在平道上或廣場上進行,每次100~200步,可與快速走路交替進行。
編輯/楊春霞 yangchunxia@jt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