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商機,洗車場轉為午夜開
今年28歲的趙秋實是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人。高中畢業后,他到鄭州一家洗車行打工,每月工資700元。
2006年春節趙秋實回家結婚后,深知洗車行業利潤豐厚的他決定自己開一家洗車場。于是,他在離家不遠的北京大道上以每月1000元錢租了間門面,買齊設備后開業了。剛開始,趙秋實生意很不錯,平均每月凈賺2000多元。但好景不長,他的附近又開了幾家洗車場,那些對手們為了拉攏客戶,竟半價收費,導致他的生意難以為繼。
2006年5月的一天,趙秋實去市區辦事,隨手攔了一輛的士。上車后,他發現車玻璃上沾滿了泥,車內灰塵嗆得人嗓子眼疼。司機滿懷歉意地說:“因為前天剛下過雨,天晴后,為拉生意根本顧不上洗車,晚上收車后,洗車場早已關門。”司機又抱怨道:“由于車臟影響市容,剛剛還被城管罰了款。”趙秋實又了解到,全市共有3000多輛的士,由于的士公司承包費高,車主們配備了雙班司機,保證人歇車不停,因此連洗車時間都沒有。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趙秋實心想,全市這么多的士,自己的洗車場改成晚上營業,不就解決了這一問題嗎?他把想法說給的士司機,司機興奮地說:“好主意啊,我一定幫你宣傳。”他們互留下聯系方式。
一到家,趙秋實就激動地把想法告訴了妻子。誰知,妻子卻說:“你腦子進水了?哪有人晚上洗車?”但趙秋實仍然決定先嘗試一下午夜經營。
說干就干。趙秋實在洗車場四周裝了八個高瓦照明燈泡,又到裝飾店制作了一個大牌子,上寫“的士洗車場”五個大字。當晚,他讓妻子回去休息,自己像個衛士一樣站在那里等候生意。可漫漫長夜即將過去,趙秋實卻沒迎來一輛車,雙眼熬得通紅的他極度失落。天快亮時,一個路過的的士司機突然掉頭朝洗車場開來,興奮地說:“我開了十多年車,第一次遇到晚上營業的洗車場。”趙秋實打開水槍,很快將車洗得干干凈凈。的士司機感慨地說:“今天總算把車洗了!”
盡管熬了一晚只洗了一臺車,但司機的話還是給了趙秋實信心,他覺得是自己宣傳不到位,的士司機們根本不知有晚上營業的洗車場。這時,他想到了自己前幾天乘車的出租車司機,撥通了他的電話。對方聽說他的午夜洗車場營業后,激動地說:“謝謝你啊,我們再也不用為洗車而發愁了。”接著,那個司機通過的士聲訊臺,把這一消息傳給正在營運的同行們,大家紛紛詢問趙秋實的洗車場位置。
果然,第二天晚上,一些的士司機陸續趕來洗車,趙秋實一直忙到天亮,共洗了15臺車,賺到150元錢。他雖累得腰酸背痛,仍很開心。
看午夜洗車場有生意,妻子也改變了原來的看法,陪趙秋實一起“戰斗”。盡管這樣,夫妻倆還是忙不過來,趙秋實招聘了六名工人。
一個月后,趙秋實一盤點,共掙了1.2萬元,除去房租、水電費和工人工資,凈賺6000多元。
多元化服務,
攥住的哥的姐錢袋
隨著洗車場名聲大震,趙秋實的生意也越來越火爆。盡管他又招聘了六名洗車工,但還是忙不過來。特別是一到午夜,的士司機紛紛趁休息時間前來洗車,他的洗車場前便排起了長龍。
看到趙秋實和手下忙得不可開交,一個急于收車回家的司機干脆打桶水,拿塊抹布,自己洗了起來。當司機把車洗好付錢時,趙秋實只收了對方半價五元錢。
此后,趙秋實干脆推出DIY洗車模式(即的士司機自己動手,他提供一切洗車用具),只收半價。
在推出這個項目的同時,趙秋實更是深受啟發,決定開展多元化服務,推出了套餐式多種服務優惠組合:即給汽車清洗、上光打蠟、玻璃防霧、輪胎增黑、車內消毒五合一服務,每次收費100元。
同時,針對顧客需求不同,趙秋實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服務,辦理了三種誠信卡:金卡、銀卡、普通卡。上面還印著免費項目:儀表臺清洗保養、局部拋光、空調風道系統消毒加香、全車打蠟、車內消毒加香。金卡每張150元,除可享受18次洗車外,并享受其中三項服務;銀卡100元,洗車12次,享受其中兩項服務;普通卡80元,洗車10次,享受其中一項服務。
同時,趙秋實還推出VIP服務,對其實行單線服務、跟蹤洗車等。比如有時一些車主的車臟了,但因種種原因不能來洗車,趙秋實便派人過去洗車和保潔。這種服務也為他贏得了一批私家車主顧客。
連鎖經營,
全市的士都來午夜洗車場
看到趙秋實的午夜洗車場生意火爆,一些同行競相效仿。這樣一來,他的客戶開始被別人搶走。趙秋實決定從信譽和服務質量上做文章。
一般洗一臺車需要30分鐘,而這段時間,車主們大多是站在一邊抽煙等待或溜達。趙秋實于是特意從二手書市購買了一些雜志和書籍,供車主們翻閱。這個舉措很受車主歡迎,越來越多的車主把趙秋實這里作為固定洗車點。
趙秋實的優惠誠信服務贏來了好口碑,不但回頭客多了,還有許多新客戶加入。遇到洗車高峰時,由于門前停滿了車,司機們只好把車停在馬路對面。為此,趙秋實決定換一個更大的場地。經過考察,他租下市區一個可同時停百多臺車的大倉庫,將其打造成一個以汽車文化為主題的休息場所,配備了多組沙發和桌椅,并在服務臺旁安裝了兩臺電腦,免費供顧客上網。
一天,一位師傅把車停下后,倒頭就躺在沙發上,疲倦不堪地對趙秋實說:“天天開車,精神高度緊張,更累得腰酸背痛,你這里若有推拿按摩師該多好啊!”
是啊,的士司機不停地在路上奔跑,只有洗車空當才能休息一下,若是自己把這半小時充分利用,為師傅們提供更多的服務,豈不是一舉兩得?
趙秋實立即招聘了三名按摩師,的士司機花30元錢,就可享受推拿按摩服務。
這項服務推出后,大受的士司機青睞,后來的根本排不上。趙秋實大喜,又聘請了六名按摩師,還雇了五名擦鞋工。顧客擦鞋只需一元錢;若洗車的同時又享受按摩服務,可免費擦鞋。
這樣,趙秋實每月又多了3000多元收入。這時,他的員工增加到了三十多人。
趙秋實洗車場周到細心的服務深得的哥的姐喜愛,一些司機寧愿多跑點路也來他這里洗車。一次,一個的哥從宛城區跑到他位于臥龍區的洗車場,抱怨道:“一路上一個人也沒拉到,油費比洗車費都要高啊。”趙秋實聽罷,決定開連鎖店。
2008年10月,趙秋實在宛城區、高新區分別開了一家同樣規模的洗車場,讓父親和大學畢業待業在家的弟弟進行管理,又招聘了一批員工,并把總店的熟練員工抽調到新店,以帶領新員工盡快熟悉工作流程。由于新店秉承了老店的優良服務傳統,并力求做得更好,經過司機們一傳十十傳百的宣傳,新開的洗車場生意迅速火爆起來。
如今,趙秋實的午夜洗車場規模不斷擴大,員工已有八十多人,服務質量日臻完善。除去一切開支,他每月的純收入已高達三萬多元。
(摘自《打工族》2010年6月上圖:劉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