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的成立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路還很長,我們要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譚維克表示。
“今天,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的成立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路還很長,我們要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北京市社科院黨組書記、院長譚維克在7月15日舉行的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上如是說。
作為首都,北京不可避免地登上國際競爭的前臺,北京市委常委蔡赴朝指出,要科學謀劃邁入全面建設世界城市發展的新階段。
追溯一下,從去年底,北京社科院積極申報建設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已歷經大半載。
“一號工程”劍指世界城市
步入2010年,北京社科院在譚維克書記的領導下走上了一條“與國際接軌、創國內一流、建設新智庫”的新路子。
他指出,搞好智庫建設,最關鍵的是用開放式的辦法,構筑更廣闊的學術研究和決策研究公共平臺。
去年12月24日至26日召開的中共北京市委十屆七次全會決定北京要從建設世界城市的高度,瞄準建設國際城市的高端形態再出發。
因此,在課題研究方面,北京社科院緊密地貼近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心。在幾十個課題作為2010年院課題研究的重點的情況下,毅然決定把大力開展北京建設世界城市研究確立為“一號工程”。
譚維克介紹說,“一號工程”謀劃了北京建設世界城市的戰略、評價指標體系、北京建設世界城市的著力點和階段性特征等重大課題,“必須調整精干力量加以研究。”
據了解,世界城市研究基地匯聚了國家和首都相關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構筑了一個跨學科、跨單位、跨地區的聯合攻關平臺。平臺的建立,有效地整合了北京社科院的科研資源并使之與院外的相關資源相結合,形成了一支強大的專家隊伍,對于集中集體智慧、深入研究世界城市建設與發展的規律、探索北京建設世界城市的模式和路徑具有重要意義。
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主任譚維克告訴記者,下一步,將以基地為平臺,以招標和委托等形式,圍繞世界城市開展一系列的專題研究,包括對北京在世界城市地位的深入研究,北京建成世界先進生產者服務業、金融和商貿中心的研究,建設世界城市對北京的影響研究,增強北京文化影響力和魅力的研究,城市區域發展與北京世界城市建設的研究等等。
他繼而指出,大力強化研究基地的基礎建設。“基地將建立世界、亞太及國內主要城市的文獻和數據資料庫,追蹤世界城市建設的最新進展;譯介一批世界城市的經典文獻,使我們的研究與國際學術前沿保持同步;以資料匯編、研究快訊、皮書等形式反映世界城市研究的最新成果;積極與國外的相關研究機構建立聯系,積極承擔國際合作研究項目。”
他同時強調要充分發揮基地的服務功能。目前各個部門都在結合自身職能定位研究建設世界城市的目標,研究基地要為各部門提供決策咨詢服務;以論壇、研討會、聯席會議等形式組織專家學者與政府部門進行交流與研討;邀請國外著名學者及城市政府部門官員來華交流,組織專家學者赴國內外大城市進行考察。
“研究基地”步入進行時
世界城市是世界城市網絡中最具影響力和控制力的城市,是國家城市的高端形態,北京建設世界城市這一戰略目標的提出對社科研究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在建設世界城市這一光榮而又艱巨的歷史任務面前,哲學社科工作者處于探索、思考與研究的前沿。應當也能夠通過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為建設世界城市提供決策依據和理論參照。”蔡赴朝表示。
研究表明,未來的30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將占全球總額的20%以上。這將為北京建設世界城市奠定良好基礎。
“中國的城市特質也必將從國家城市演進到世界城市,重現貞觀開元時期長安城和北宋時期開封城的盛景。”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兼首席科學家牛文元滿懷欣喜地表示。
“北京建設世界城市,將完整體現中國元素,充分體現時代元素,全面體現創新元素。”
作為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的首席專家,牛文元指出,北京集自然、經濟、社會、政治和文化的獨特優勢于一身,作為東方文明的集中代表,作為信息時代的智慧海洋。“世界城市是在全球尺度上體現國際價值、經濟價值、金融價值、服務價值、人居價值、生態價值和文化價值的綜合系統。”
牛文元研究員還強調,世界城市是國際大都市的高端形態,對全球的經濟、金融、貿易、產業、研發、創新、文化、社會乃至政治等全方位而言具有特殊的魅力、自發的引力和強大的影響力。
他因此歸納了世界城市具有全球公認的五大領袖能力,即創新能力、人才能力、示范能力、包容能力和推挽能力。
他呼吁北京建設世界城市應在全球范圍內實現“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貨幣流、人才流”既集聚又擴散的核心動力與樞紐功能,并成為全方面的財富制高點。
一位不愿署名的專家表示,北京要建設世界城市,既有充分的實力條件,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北京具有特定的人口數量、空間規模、經濟強度、社會成熟度、全球化程度、國際影響力和地緣領導水平。
譚維克告訴記者,在未來的幾十年時間里,北京不斷地從作為中國政治中心的國家城市,到屈指可數的亞太城市,最終形成有特色的世界城市,必將在整體創新水平、全要素勞動生產率、真實儲蓄率、投入產出效率、資產負債比、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諸方面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周航補充說,北京應該具有領先、示范、促進、引導世界發展趨勢的實力,表現出對全球文明進步的卓越推動力和高度適應世界發展潮流的制度優勢、社會優勢、區域優勢、創新優勢、財富優勢、生態優勢和文化優勢。
作為長期研究可持續發展的專家,牛文元指出了北京建設世界城市包括三個有機統一的本質表征。
一是強化世界城市的“動力表征”。北京的創新能力、發展潛力、發展速度及其可持續性,構成了推進北京世界城市建設的“動力表征”。它涵蓋了科學配置、自然資本、生產資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的能力以及追求四大資本優勢配置綜合的最大化。
二是提升世界城市的“質量表征”。北京的人與自然和諧、綠色水平、低碳能力、文明程度和幸福預期及其對于理性需求的整體滿足程度,構成了衡量區域發展的“質量表征”。其中包括物質能量的效率水平、生態環境的支撐水平、精神愉悅的感知水平和文明創造的進化水平,以尋求生產價值與生態價值的平衡、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平衡、產品供給和社會需求的平衡、生產能力與消費水平的平衡,達到生態赤字為零、環境脅迫為零、碳的匯源平衡為零,創建兩型社會。
三是突出世界城市的“公平表征”。北京的共同富裕程度及其對于貧富差異和區域差異的克服程度,構成了判斷區域發展的公平表征,其中包括了三大公平的總和,即財富分配與公共服務的人際公平、資源共享和自然遺產的代際公平、共建雙贏和多元互補的區際公平。
牛文元希望有一天以智慧北京、虛擬北京、綠色北京、零碳北京、人文北京、良治北京的綜合優勢,讓北京這座世界城市屹立于全世界的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