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S平臺在中關村啟動
8月17日,由中國技術交易所牽頭搭建的國內知識產權一站式服務平臺(IPOS)在中關村正式啟動。啟動儀式上,包括臺達電子、湯森路透和上海電氣中央研究院在內的十二家機構與中技所及IPOS平臺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IPOS是指建立一個包括專利技術、版權和文化創意在內的知識產權要素和其他經濟要素實現對接的平臺,旨在為企業提供全面的知識產權相關法律咨詢服務,并為企業在國內外遭遇侵權或訴訟提供全流程的法律服務并開展國內外專利申請代理業務。IPOS平臺專家委員會主任張勤表示,我國上市公司市值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由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構成,對這一類資產保護的缺失會對企業的競爭力和經濟社會的發展造成很大阻礙。因此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必備且亟須。
首個虛擬現實產業區落戶海淀
7月30日,由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管理委員會、海淀高技術產業促進中心和海龍集團共同打造的,中國第一個虛擬現實產業聚集區正式落戶海淀。虛擬現實產業在海淀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目前大約有100余家虛擬現實企業,占全國60%左右。以水晶石、新奧特、世紀和有為代表的虛擬現實企業2009年產值已近10億元,占據全國的一半以上。水晶石、世紀和有等虛擬現實企業在上海世博會獲得了20多個場館的多媒體制作權,全國各地虛擬城市和虛擬商場大多由海淀的虛擬企業制作。
“海淀區知識產權托管工程”在京啟動
8月18日,北京市知識產權局與海淀區知識產權局聯合主辦的“海淀區知識產權托管工程”在中關村軟件園舉行。托管工程成功地走進海淀區,標志著海淀區在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統籌配置知識產權服務資源,深化為企業服務等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實現了知識產權中介服務機構與園區企業的對接,將為海淀區的科技創新提供更加專業化的有力支撐和保障。
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周硯副局長對托管工程提出了兩點希望:一是這次進入軟件園的中介服務機構要按照知識產權托管工程的要求,深入企業,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扎實工作,為企業提供“高效、優質、誠信和優惠服務”,使知識產權服務更加具有“針對性、前瞻性、預見性和引領性”,更加契合海淀區自身發展要求的需要。二是通過托管工程的實施,使得知識產權的專業服務意及更多的企業,讓更多的海淀區企業借此提升和強化他們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運用能力。
豐臺科技園再添一家億元企業
近日,中關村豐臺園管理委員會與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金風科技將在園區成立一家注冊資金2億元的新公司,以開展風電設備關鍵部件研發及新能源業務整合工作,并在三年內增資至10億元,同時引進公司上下游企業和更多新能源企業。此次簽約,是園區通過銀行渠道開展招商活動的成功嘗試,對實現園區、銀行與企業多方共贏、協作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首鋼特鋼原址將建新能源基地
首鋼搬遷后。在原特鋼公司的廠址上,石景山區將與歐盟聯手建立新能源基地,引入歐洲知名企業,還將建設低碳、零碳建筑,成為中國首個節能展示中心和節能技術研發基地。該區將在中關村石景山園建設一個1.89公頃的中國首個“綠能港”。一期將于今年年底啟動,利用首鋼特鋼公司的地塊,打造一個占地1.35平方公里,集新能源、新材料及節能環保研發、運營、管理企業的總部基地,并建設中國首個節能展示中心和節能技術研發基地。
蘇州工業園打造納米產業高地
8月11日,蘇州納米技術產業專家咨詢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專家咨詢會在蘇州工業園區舉行。在會議上,園區提出了“中國納米技術產業創新基地”實施方案。根據該方案,園區將投入100億元,累計建成250萬平方米的創新載體和產業基地,建成創新、孵化、產業化全覆蓋的“納米科技谷”,帶動產業投資總規模累計達到500億元。
中關村熱線“96181”開通運行
近日,海淀區正式開通了“中關村熱線”——“96181”,旨在為轄區群眾和企業提供更便捷的公共服務。服務渠道包括96181服務電話、傳真、網絡投訴平臺、廣播熱線、甚至手機短信等。該熱線將海淀區群眾事務呼叫中心和企業事務服務呼叫中心整合為一體,提供全天候7×24的人工在線服務,群眾和企業可以方便撥打96181電話進行咨詢、建議和投訴舉報。
張江高新區可望試水新三板
8月17日,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副主任馬弘表示,上海張江高新技術園區代辦股份轉讓系統近期有望推出,目前已有36家企業遞交了進入該系統的申請,7家企業與券商簽訂了相關協議。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亦即“三板市場”,作為國內證券交易所主板、中小板及創業板市場的補充,主要功能是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股份轉讓服務,目前僅有北京中關村在試點。除上海外,武漢東湖高新技術區、西安高新技術開發區等多家高新園區也在積極爭取進入試點范圍。濟南傾力打造“中國藥城”
8月16日,濟南市建設省重大新藥創制平臺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通報了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平臺和國家創新藥物孵化基地建設情況。濟南市將打造具有濟南高新區特色的醫藥外包戰略品牌。目前高新區成立了濟南市生物醫藥外包產業發展聯盟。預計到2011年底,生物醫藥服務外包營業收入將超過3000萬元,離岸外包(含近岸外包)出口額將超過200萬美元。2015年底,實現生物醫藥服務外包營業收入超過8000萬元,離岸外包(含近岸外包)出口額超過500萬美元。
服務綠色成互聯網大會主題
作為中國互聯網業界年度盛會,由工信部等部委指導、中國互聯網協會主辦的2010中國互聯網大會于8月17--19日在京召開。大會主題為“服務一網絡價值之本,綠色——網絡發展之道”。14場論壇既有精彩紛呈的新視角,也有新穎犀利的新觀點,內容涉及網絡文化、網絡新媒體、網絡視頻、網絡社區、電子商務、網上支付、網絡營銷等互聯網應用,充分展現了當今互聯網發展的業界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