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正高素質的民族,往往既有自尊、自立、自強品格,又同時具有自省、自知、自悔意識。
中國的種種資源,在世界排行榜上位居前列的太多太多了!粗略地數一數,都可以使世界仰視。比如:歷史資源、政治資源、人才資源、理論資源、經濟資源、本領資源、疆域資源、民族精神資源、道德資源、意志資源。上述的資源,是中國的財富和至寶。在認識上任何的背叛和淡漠,都是最大的錯誤和失實。
但是對上述資源的整合,也有“正整合”與“負整合”之別。
正整合是指對優質因素的強化和對劣質因素的剔除。而負整合則是指對優質因素的隨意否定和對劣質因素的盲目標榜。
比如說,把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做為研究對象,做為必須掌握的知識,其中有多少是應當牢記而且從中提煉出理性認識的?有多少應當簡化甚而應當刪除、遺棄的?如果把中國幾千年所有的回憶、記述以及一切傳統習慣都當成資源,這樣的整合方式顯然是多余而無益的。
古今中國的政治資源中,有多少真正立足于“仁者愛人”、“以人為本”?而有多少是對“等級秩序”的強化?
中國古今的理論資源,有多少“道”和“理”是樸素、簡明、實用的?而有多少是使人安于或醉于自虐、自標、自寵的?
今天的國民經濟,首先是國民收入,其比例中有多少屬于勞動收入即直接勞動者的收入?有多少屬于資本收入即借用財產資本、權力資本或其它“等級資本”而獲取的收入?
中國國民的本領,有多少屬于良性本領即君子兼才子式的本領?有多少屬于惡性本領即小人、惡徒、奸佞式的本領?
中國的疆域資源中,有多少基于對國土、國礦、國資、國物的由衷熱愛和忠心保護?有多少執迷于對國有資源的公開侵吞和對個人利益的非法擁有?
民族精神是一切精神資源中最寶貴的資源。但對這種資源的理解中,也有狹義與廣義、淺義與深義之別。前者的民族精神。往往表現為種族主義、民族主義、部族主義、宗族主義,或是僅僅將其當成一種圖騰跪拜、名詞崇拜。后者則是將民族精神首先理解為對一個民族正義精神的恪守和堅持。幾千年的中國。是多民族、多朝代的國家。凡是被公認為民族英雄、愛國志士的杰出人物,表面看去他只是對一個民族、一個朝代的忠誠,而他的深層美德則首先體現在對正義精神的維護和固守。
要論道德資源,中國也是擁有這種資源的大國。但是中國道德結構的畸形現象也頗悠久,如:一、理念的深奧化與行為實踐的脫節;二、道德中的政治含量和官方意愿的成分較大,而對個人的種種無序現象和隨意行為又缺乏有效的制約。
最后說一說意志資源。中國國民的意志硬度是很大的,具有極強的抗爭力、奮斗力。但中國式的意志又具有很大的從上性、從眾性,而具有個體式獨立意志(包括獨立思維、獨立認識、獨立行為)的卓越人物在數量上不是很多。
上述的資源,其有形或無形的物、人、事、理都太多太多了!但關鍵的問題是應當進行“正整合”而避免“負整合”。正如同中國歷史上君子、仁者、志士、英雄、才人的數量天下第一,而小人、歹類、叛徒、懦夫、愚氓也大有人在。在進行資源整合時,偏重其一而無視其二,都是不明智也是不科學的。
一個真正高素質的民族,往往既有自尊、自立、自強品格,又同時具有自省、自知、自悔意識。外國人貶中國、罵中國,我們不要信;外國人夸中國、吹中國,我們也不要信。要信什么?主要是信我們中國自己的判斷力,靠自信。什么是真正的自信?說一千道一萬,第一位的是對自己優勢的保護和發揚,對自己劣勢的發現和摒棄!
自知者明。知人者智。希望我們站在自知、知人的雙重視角上審視中國資源的實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