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落成,標志著北京市19中實施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又邁出了里程碑意義的一步。學校將從積極心理學角度著重研究人類心理的積極方面,并鮮明地主張,人格力量和美德是帶給人們美好生活的基石。
The Setting-up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Education Center symbolizes that Beijing 19th Middle School makes a significant step for the psychical education. The school will study the human psychology emphatically from the positive way, and distinctively advocates that the personality and the moral are the cornerstones of a happily life.
第26個教師節到來的日子里,北京市19中迎來了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落成典禮。
伴隨禮花的聲響,“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標牌徐徐展現在大家的面前。19中余曉靈校長、郭建軍書記與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海淀區教工委等多位領導、心理學專家學者,以及多家合作單位、媒體記者、心理教師參加了典禮。
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落成,標志著北京市19中實施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又邁出了里程碑意義的一步。
自2009年,19中被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確定為“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課題”重點實驗學校以來,學校教師和心理學領域多位專家學者便進行了一系列基礎性的探究。學校明確提出了“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辦學理念。從積極心理學角度著重研究人類心理的積極方面,并鮮明地主張,人格力量和美德是帶給人們美好生活的基石。
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與新課改
相呼應
最早提出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的學者是我國中央教科所孟萬金教授,在其著作——《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一書中,孟教授通過借鑒整合西方積極心理健康、積極心理治療、積極心理學,以及積極教育等理論,創建了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理論。
現階段中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身體的發育、心理的發展、競爭壓力的增大、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意識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的發展性功能、預防性功能以及補救性功能,能夠積極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隨著新課改的推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所倡導的理念,與新課改在功能、結構、內容、實施及評價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提出了新課程的培養目標:“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學生良好品德和終身學習的愿望與能力,促進學生不斷發展”。學科教師通過更新觀念,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優化教育教學行為,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改善教育方法,適應和實施新課改的教育目標,更加有意識地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從而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樂學,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教育中心理念先進、
設備一流
在新建成的19中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樓里,余曉靈校長、郭建軍書記帶領王司長等嘉賓體驗了部分心理活動設備和儀器,并進行了簡短的座談。王司長高度評價了學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建設工作,指出這是19中在強校林立的海淀區發展自己特色、闖出一條新路的重大舉措,并對學校今后的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
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筑面積有1600多平方米,突出了19中的近百年歷史和特色,形成三廳、九室的格局。中心理念先進,設施一流。包括美德廳、智能廳、感恩廳等“三廳”,以及生涯規劃室、心理咨詢室等“九室”。
其中,三廳為中心的主體,對應學校實施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大特色內容,即培養積極心理品質、開發學生潛能、培養感恩品質,分別命名為美德廳、智能廳和感恩廳。
在美德廳中,突出積極心理品質的主題,將開展促進積極心理品質形成的各種活動。在智能廳,通過多元智能的培養,可以讓各個層次的學生潛能都得到最大的發展,實現心理健康和學習成績提高的統一。感恩廳以學校校史館為依托,突出的是感恩教育。從學校的歷史結合個人的成長發展,內容包括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伴、感恩社會、感恩祖國,從而滲透一種珍愛生命、感恩生命的氣氛,讓學生在回顧自己的成長后更加積極地面向未來。
中心還配備了九個不同的功能性房間。對心理品質、智能的培養進行細化的專業工作,達到點面結合,團體和個體相結合,從而實現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要求。
社團活動室,由學生社團進行自主管理,作為社團小組活動、研討、工作的區域。生涯規劃室,進行生涯規劃指導,并兼作心理咨詢。團體輔導室,以專兼職心理教師為指導,開展十人以內的團體輔導。心理咨詢室,進行個體和家庭心理咨詢,配備有個體沙盤設備。身心放松室,以情緒的心理調節為主,輔助以宣泄器材等身體調解活動。測量訓練室,進行心理測量以及以專用軟件為輔助的心理訓練。教師辦公室,心理學科教師辦公場所,以及書籍資料檔案儲存。中控監督室,對中心部分場地進行監控,并進行專業輔導和研討工作。中校區綜合心理咨詢室,設在中校區,具有個體咨詢和團體輔導功能。
打造幸福課堂是重中之重
隨著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建成,一支特別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小組將進駐,并為學生帶來新鮮、生動的心理教育體驗。
打造幸福課堂是19中實施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
幸福課堂,簡而言之就是幸福地教、幸福地學。目的是在課堂上要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互動關系,真正實現教師是組織者、策劃者、引導者、調控者,學生是探究者、體驗者、合作者、表演者的角色轉變,讓學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感受成功,享受快樂,感受幸福。
面對學生,依據不同年齡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及規律,創設以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為主要內容的育人環境。在課堂上創設良好的心理氛圍,根據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材施教;通過多種途徑,開發學生心理潛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力和學業成績,促進學生自我成長和全面發展。建立學生心理健康監控網絡,及時發現有心理問題和情緒障礙的學生,給予積極、有效的心理輔導,幫助他們消除困惑。對于少數有心理障礙或疾病的學生,應及時轉到專業心理治療機構診治。
同時,通過對教師進行培訓、引導、疏導,幫助他們深入正確的認識自我,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和處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以良好的心態面對學生,以積極的情緒感染學生,以安全的人格影響學生;消除或減輕教師的職業倦怠。
面對學生家長,通過各種方式向家長宣傳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使家長了解孩子不同時期心理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形成積極的教子觀念和成才觀念。向家長介紹行之有效的方法,創設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家庭環境,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培養中華民族之元氣”——來自孫中山先生的激昂感召,已成為19中實施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促動力。學校將根據學生身心特點,研制出解決學生學習動力、學習方法、青春期困惑、考試焦慮、人生規劃等問題的方案,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從而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