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沒有只跌不漲的,機會是跌出來的。超跌股反彈是市場更為穩健的一種選擇,在嚴格選擇品種和控制倉位的前提下,投資者適當短線參與一定會有所斬獲。”銀河證券的一位分析師在接受《金融理財》記者采訪時表示,市場近幾個交易日放量拉升的表現看,盡管大多數個股漲幅并不高,但一些處于超跌狀態的個股出現了一波較大的反彈行情。
那么,超跌股有哪些特征呢?我們又該如何選擇?總體而言,超跌股一般具有下述四大特征:
一、累計跌幅巨大。只有下跌幅度足夠大,才值得我們關注,才能保證在未來的行情中有足夠的爆發力和反彈空間。一般而言,從最高點算起應有50%以上的跌幅才能算作是超跌股。
二、基本而沒有重大利空因素,或正是逐漸好轉。此條件是為了確保超跌個股不存在公司經營風險,而完全是市場炒作行為的表現,無論是市場主力出于不得已的原因而殺跌出局,還是市場恐慌氣氛造成的結果,總之公司基本面并不支持持續的下跌。如果該條件能夠滿足,那么就意味著這只超跌股在后市面臨著一次大的機會。
三、絕對價位適中,已經進入相對低風險區域。此點也是出于風險方面的考慮,從市場規律來看,15元以下可視為適度風險區,位于此價位之下的超跌股可作為候選個股進行跟蹤;而10-12元區間的個股其下跌空間極為有限,可視為低風險區,此區間的超跌個股應重點關注。
四、低位盤整時間較長,底部支撐已經充分體現。超跌個股往往在低位需要進行非常充分的換手,之后才能再度啟動,因此在低位徘徊的時間相對較長。出于時間成本的考慮,在駐底的初期一般不急于介入,除非需要大量的籌碼;而換手率達到一定程度(如:100%以上)之后,啟動時間將逐漸臨近,此時應開始考慮逐漸建倉,并在放量走出盤局之時完成全部建倉過程。
銀河證券的這位分析師認為,超跌股由于跌幅巨大,風險已充分釋放,介入安全性高,且一旦反彈起來往往極為急促,參與收益并不比長莊慢牛股差。特別是熊市中的反彈,一般是超跌股擔任主角。
選超跌股的總體原則是:不急不貪,寧缺毋濫。不為前期長陰所懼,不為短期反復所困,不為眼前寸利而動,如此操作必能獲得豐厚的回報。
具體而言,首先要看哪些個股屬于超跌的范圍。“超跌”沒有絕對的標準,總的要求是調整時間越長、累計跌幅越大越佳。近期的反彈黑馬,無不是那些已經歷了長期的、深幅的回調的個股,例如曾連續漲停的大慶聯誼,追溯起來,該股是從1997年6月便開始步入下跌趨勢,當時的高點是33元多,至今已調整了六七年,累計跌幅達80%-90%。而在下跌方式上,最好選擇那些曾出現大幅跳水的個股,而那些緩慢盤跌的個股,說明殺跌動能未徹底釋放,反彈起來就會拖泥帶水。
目前市場上較為認同的是,股價跌至凈資產附近即是“超跌”的最安全區域,極易出現反彈。如西飛國際每股凈資產4.9元,股價跌至5元多開始反彈;電廣傳媒每股凈資產9元多,股價跌至10元附近出現反彈;四川長虹凈資產6元,股價跌至6.5元附近開始企穩。
搶超跌股的反彈,需抱著“短線參與、中線安全”的原則,公司的基本面決定股價反彈的深度與持續時間。由于價值投資逐漸深入人心,績差股基本延續下跌-反彈-再下跌的趨勢,也就是說,反彈之后仍有可能再創新低,因此,搶反彈最好選擇那些有一定業績支撐的個股,回避問題股、ST股。
有量與沒量,是判別超跌股有無“人氣”的標準。人氣越充足,反彈起來越有力。近期市場超跌股可謂遍地都是,但真正反彈動力充足的并不多,類似華銀電力(600744)、紅太陽(000525)等低位連放大量的,上升空間應當相對樂觀。
另外,還需要有有技術上的支撐。超跌反彈強勢股主要是從技術上去把握,超跌股的下調低位應是重要的技術支撐位,底部平臺縮量整理一段時間,如前期低點附近、黃金分割線附近、重要的均線附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