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江湖名氣仍在,近日卻少見曾經輝煌的知名敢死隊身影。是折翼還是蟄伏,是轉型還是隱退?曾經的大本營國泰君安江蘇路、東方寶慶路、寧波解放南路都踏上轉型之路,而曾經的幾位靈魂人物或轉私募、或改風格、或蟄伏,也在尋找各自的生存之道。
敢死隊蟄伏
“今年的短線客的操作手法有了很大的轉變,從原來的極短線轉向了中長線。”東方證券上海肇嘉浜路營業部經理莫海梁表示。該營業部的前身為東方證券寶慶路營業部,幾年前就曾屢屢登上交易龍虎榜而被視為游資風向標,在去年5月份搬遷至上海肇嘉浜路后,這家營業部仍舊是東方證券經紀業務系統內的老大。
“各個階段的盈利模式各不相同。”外界所認為的短線投資客的視野已經從過去專挑小盤股擴大到大盤股。這家營業部有關人士介紹,今年游資操作少了,手法轉變了,也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結果。莫海梁強調,在股指期貨、融資融券等新的市場工具出現后,原來的游資手法也面臨一些問題。市場結構在改變,老的操作手法盈利空間減小。
國泰君安江蘇路營業部也曾是游資的大本營,該營業部2003年到2005年就聲名鵲起,并逐漸聚集了市場上最為著名的三大短線客,其中包括號稱漲停板敢死隊的“祖師爺”。“投資者在成長,市場也在變化,他們的操作和盈利模式都有所改變。”該營業部的老總江偉坦言。
江蘇路營業部不僅僅是國泰君安系統內最為優秀的營業部,而且被業內戲稱制造億萬富翁的基地,即便是客戶數量并不驚人,個人擁有資產在幾十億的客戶卻并不鮮見。近年來這些客戶的發展并非沿著單一的軌跡。江偉介紹,目前不少實力雄厚的已經發展成為私募機構,并且通過信托的方式發行了自己的產品。
轉型私募,或許是敢死隊這一職業投資者發展至今最為成功的路徑。但曾經的敢死隊成員,生存之道并不限于此。一些與游資接觸較多的營業部經理表示,還有一部分人是將資金轉向了其他行業,例如成為產業資本。
營業部轉身
“熊市要靠基礎客戶,牛市靠活躍客戶。”雖然游資集中營的稱號曾給這些知名營業部帶來了不菲的收益,但今年股市的變化使得這些風向標一般的營業部都在尋思轉型之路。
“知名的龍虎榜營業部都是風水輪流轉的。”一位券商經紀業務部老總表示,過分依賴超級大戶的結果是,一旦這個客戶轉移或者不做了,這家營業部也就銷聲匿跡了。“競爭激烈,這兩年的熱門營業部變化很快。近期上榜的一些游資活躍的營業部和以前已經不同,短線資金在操作手法和投資思路上也并非一脈相承。”
“當前營業部的競爭狀態完全改變了,已經進入到拼素質、拼服務、拼咨詢品牌的時代。”莫海梁認為,客戶數決定營業部的未來。在他看來,過去單靠一兩個超級大戶營業部就能生存的時代已經很難為繼,并且風險很大。所以他更愿意發展更多的百萬級別的客戶,而不只是有幾個超級大戶。客戶在變化,營業部的盈利模式也在改變。
“我們應當是以研發能力為推動型的。”在江偉看來,業務前瞻性的把握非常重要,從過去游資時代的幾十億資產成長到如今幾百億資產的大型營業部,變革是唯一不變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