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春節的一場意外,奪走了女兒年僅29歲的生命,60歲的退休老媽媽傷心欲絕。為延續那份母愛,在同齡老人安享天倫之樂時,她卻在枯萎的生理條件下,不惜傾家蕩產,鋌而走險做了試管嬰兒手術,成為中國第一高齡“準媽媽”。在這個充滿神奇色彩的故事背后,在老人重新孕育生命的非凡歷程里,究竟有著怎樣的跌宕傳奇?
老年喪女其痛徹骨
1977年夏天,27歲的李鵑和丈夫鮑子寬,經人介紹相識相戀,步入了婚姻的殿堂。1980年秋天,他們的獨生女兒菲菲出生了。菲菲乖巧伶俐,是夫妻倆的掌上明珠。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夫妻倆從不含糊,寧肯虧自己,也絕不虧孩子。在父母的關愛下,菲菲的人生路走得一帆風順,2002年大學畢業后,進入合肥市一家事業單位工作,2008年和一名優秀軍官喜結連理。就在李鵑打算頤養天年的時候,悲劇發生了。2009年的農歷正月初五,菲菲跟丈夫回池州老家拜年,因洗澡時發生天然氣泄漏,雙雙遇難。
噩耗傳來,李鵑一下子癱倒在地,不省人事;雙手戰栗的鮑子寬發瘋似的揪拽著頭發,大哭大喊。在巨大的打擊下,夫妻倆一度失去了繼續生活下去的勇氣。那段日子,他們根本不敢和別人聊天,別人也不敢在他們面前談關于孩子的話題。老兩口總是呆坐在女兒的房間里,一遍遍撫摸著女兒的照片和遺物,回憶起女兒從小到大的點點滴滴,夫妻兩個肝腸寸斷。白發人送黑發人,唯一的女兒走了,把生命不能承受之痛留給了孤孤單單的老人。
2009年清明節,哭干了眼淚的他們在女兒女婿的墓地旁邊為自己也預購了墓地。兩位老人說,女兒女婿走得太匆忙,太孤單,把墓地安排在一起,百年之后他們就可以和兩個孩子團圓了。
求孕路上磨難多多
親戚朋友見夫妻兩個始終沉浸在喪失愛女的悲痛中不能自拔,紛紛勸他們抱養一個孩子,好好開始生活,但李鵑固執地認為,誰也無法撼動女兒在她心中的地位,根本不同意。2009年4月底的一天,鮑子寬的一個老朋友帶著孫子毛毛到他們家串門。要是往常,鮑子寬準會和小家伙逗著玩,但是現在孩子都跑到跟前了,他卻無動于衷,他擔心自己的舉動會刺激到妻子那根脆弱的神經。但最終他還是忍不住趁妻子做飯的時候將爺孫倆邀請到臥室里,和毛毛逗著玩,又是親又是抱,逗得毛毛咯咯笑個不停。李鵑在門縫中看見丈夫和毛毛的親昵勁,眼淚刷地流了下來,一個念頭瞬間浮上了她的心頭:自己還能不能再生個孩子呢?但她又清楚地知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她已絕經了。她翻箱倒柜地拿出女兒小時穿過的小棉襖輕輕地摩挲著,一會兒把衣服貼在臉上號啕大哭,一會兒又把衣服貼在鼻子上嗅著傻傻地癡笑。
就在李鵑傷心絕望的時候,一個朋友的建議讓她再次燃起了希望。朋友建議她可以咨詢一下試管嬰兒術。李鵑欣喜若狂,上網一查竟然發現國內已有五十多歲婦女通過試管嬰兒術成功做母親的先例。她激動得跳了起來,立即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丈夫。丈夫起初還非常不贊成,他說:“我們都60歲的人了,還是不冒這個風險好。再說,我有心臟病、高血壓等毛病,萬一我什么時候先你而去了,你該怎么辦啊?”李鵑則堅持說:“與其沉浸在悲痛中過日子,還不如從悲痛中走出來,延續母愛,開始新的生活。我雖然絕經多年,且子宮出現生理性萎縮,但醫生說也不是沒有一點希望。”其實,從醫生那里,李鵑得知,試管嬰兒手術和懷胎十月對于高齡孕婦來說時刻存在致命危險,但為了心中那份渺茫的希冀,她決定冒死一搏,爭不過老伴兒的鮑子寬勉強地答應了。
2009年5月10日,在北京一位朋友的幫助下,李鵑帶著自己和丈夫的體檢報告飛赴北京,在一家知名醫院里接受國內多位權威婦產科專家會診。會診后有專家告訴她,高齡產婦嘗試試管嬰兒術風險極大,像她這種超高齡婦女做此手術成功率極低,當心花了錢卻無法懷孕。也有的專家建議李鵑盡快接受心理醫生的疏導,盡快走出喪女之痛。
北京之行無果,李鵑并未絕望。相反,再孕的強烈愿望就像荒野里的一枝黃花一樣在她的心底肆意瘋長。2009年6月,她又奔赴南京,慕名找到了一位從事試管嬰兒研究的專家,然而當對方得知是她自己想做時,連連搖頭,不解地說:“你都這么大年紀了,還折騰啥?再說即使你生個娃娃,孩子究竟該叫你媽媽,還是叫你奶奶?難道你自己不感覺有點不倫不類嗎?”李鵑當場羞得恨不能找個地縫鉆進去。
求孕路上坎坷多,但李鵑始終沒有放棄。自信的她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她堅信,奇跡總是屬于執著的追求者。在求醫的漫漫征途中,她與丈夫辦理了二次生育的手續。
枯木逢春再生新芽
2009年7月8日,李鵑找到了合肥一家大醫院從事試管嬰兒的權威專家。雖然此前雙方已經進行過多次電話溝通,但是見面時,李鵑還是抑制不住激動,拉著專家的手,聲淚俱下地說:“沒有孩子的家是一個殘缺的家,生命、金錢對于我來講都已毫無意義。為了那一聲‘媽媽’,哪怕只有一丁點希望,我也會不惜任何代價去爭取。”震撼的母愛,求子的執著,深深打動了這位專家,最終院方決定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幫她圓夢。
2009年10月13日,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了,李鵑的試管嬰兒手術成功了。她終于可以一償夙愿,再次做母親了。在醫生的科學指導下,她身體的各項生理指標恢復得比院方預期的還要好。與此同時,李鵑還請教專家,多方查詢資料,在飲食起居上嚴格要求自己,小心翼翼地呵護著腹中的小生命,終于熬過了妊娠前3個月最容易流產的危險期。2010年1月中旬,醫院再次宣布胚胎成功孕育著床,而且還是一對雙胞胎!鮑子寬得知消息后,激動得差點沒跳起來,他一遍遍喃喃自語:“老來得子,上天厚我啊!”夫妻倆喜極而泣,任開心的淚水肆意飛揚。從那以后,李鵑成了周圍所有人的保護對象,鮑子寬把她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今天煲雞湯,明天煲排骨湯,忙得不亦樂乎。但李鵑的情況并不容樂觀。
隨著胎兒在體內的成長,李鵑的呼吸開始變得困難,雙腳和腿部也開始浮腫,一旦平臥在床上,她就感覺喘不上氣來,只能側身躺著。幸運的是,醫院的全面檢查顯示,李鵑本人及兩個胎兒都十分健康。醫生告訴她,因為年齡太大,小孩出生前的每一天對孕婦來說都面臨著巨大的考驗。
據醫院生殖醫學中心負責人介紹,對于年輕人來說,十月懷胎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而女性老來生子更是件危險的事兒。女性超過40周歲,身體各臟器功能就開始衰退,懷孕后,身體各器官更是不堪重負。對60歲的李鵑來說,孕育之路就更加艱辛了。
2010年5月7日,懷孕7個多月的李鵑住進了醫院,提前待產。精心陪護在妻子身邊的鮑子寬常常輕拍妻子的肚皮,喃喃自語地說:“女兒啊,你放心吧,我和你媽不孤單了。”鮑子寬夫婦幸福地對大家說:“我們用愛心、決心,即將完成這次親情的延續。若干年后,我們會告訴這對兒女,因為愛他們來到了這個世上,他們曾經有一個非常優秀的姐姐。”而今,有了生活動力的鮑子寬開始變得摳門起來,他說:“能省一個是一個,兩個小生命是我現在唯一的希望,我想在有生之年為他們留下更多的東西。”他還認真規劃了自己的夕陽人生:“現在我已經60歲了,我要多鍛煉,讓身體健健康康的,盡可能多活幾十年,多照顧老伴兒和孩子!”(文中人物皆為化名,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