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是一種常見的生活方式病。近年來,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的加快,心臟病年輕化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過度勞累、長期的精神緊張,使得人體的中樞神經調節受到影響,導致心臟的負荷加大、房顫的頻率增加。另外,過分勞累還會導致身體的免疫力下降,從而使病毒感染發生心肌炎的概率增加。由此,專家得出結論:心血管疾病預防重于治療。合理的調整飲食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可減少心臟病人的死亡率。世界心臟健康聯合會還把每年9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定為“世界心臟日”。
飲食和起居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是眾所周知的。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多吃少動、吸煙、酗酒以及起居無常、缺乏運動等是導致冠心病發生的重要原因。還有人統計,青壯年中肥胖者患心肌梗死的概率較高。因此,對于冠心病人來說,更應減少動物性油脂的攝入,保持清淡的飲食。此外,定時定量進食,不暴飲暴食,不偏食或吃零食以及戒除煙酒等,也是防治冠心病的有效措施。
衛生部健康教育首席專家洪昭光教授曾說過:一個人的心臟和年輕常常不能“步調一致”。有的人60多歲,卻有40多歲的心臟;有的人40多歲,心臟卻已60多歲了。可見,只要我們懂得科學地保護好心臟,中老年朋友擁有一顆年輕的心臟并不是夢想。那么,怎樣才能延緩心臟的衰老呢?洪教授為大家開出了保持心臟年輕的處方。
一周減壓養心法
周一:聞一聞提神的東西。早晨聞一下薄荷或茉莉的香味,可以讓人精神倍增。
周二:將外部世界帶進家里。家里放一些鮮花,將群山或其他美景照片掛在墻上,聽聽有鳥鳴和流水聲的音樂。大自然的聲音可以讓你不再緊張。
周三:出門。到公園或者小河邊走走,看、聽、聞或者觸摸大自然,能讓你感到與大地親近,心里充滿寧靜。
周四:與家人一起逛公園。與家人在一起可以感受到親情,有助于戰勝悲傷和孤獨感。
周五:表達你的感激之情。向為你開門或為你服務的人說聲謝謝,這不僅僅是禮貌,還是一種讓人精神煥發的行為。
周六:安排休假。沒有比休假更能讓人放松和恢復青春活力的了。要記住,別讓自己太勞累。
周日:看看喜劇電視節目。有研究表明,當人看喜劇的時候,悲傷和憤怒的情緒會減少98%,而改善后的情緒可以持續12~24小時。
中老年人要有效防治心臟疾病,使心臟保持健康、年輕。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中心理平衡的作用占50%以上,合理膳食占25%,其他占25%。誰能保持心態平衡就等于掌握了身體健康的金鑰匙。
三個“半小時”+拍手歌
每天早上運動半小時。運動方式因人而異,適可而止。
中午睡上半小時。老年人比青壯年更需要午睡,因為老人睡得早,起得早,睡眠時間相對較少。只要每天堅持午睡半小時,冠心病的病死率就會減少30%。因為午睡這段時間,血壓處于一天中的低谷,心臟也因而得到保護,對于延緩心臟衰老具有重要作用。
晚上步行半小時,通過散步,可促進血液循環,晚上睡得香,有利于保護心臟,減少心肌梗死、高血壓的發病率。
健身護心拍手歌。每天上午10時和下午4時各做一次,每次5~10分鐘。歌訣是:“你拍一,我拍一,一直拍到七十七;深呼吸,下蹲起,十點十分去看戲。”具體做法是:用右手掌拍左肩,左手掌拍右肩,能伸多遠伸多遠,連拍七十七下。老年人從胸前拍,中青年人關節靈活,從頭后拍更好。然后開始深呼吸1~2分鐘。接著,下蹲站起。速度由慢至快,次數由少至多,循序漸進。“十點十分”指兩手由平伸(如時鐘9:15)到上抬15度(如時鐘10:10),此動作每次做50~100個,可明顯提高肩三角肌、背闊肌和頸部肌群的力量。“去看戲”指踮起腳,伸長脖子向前,此動作既可有效提高小腿腓腸肌的力量,又可防治頸椎病。這些醫療體操的效果可用蘇東坡親身實踐“八段錦”的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初數日,不甚覺,百十日后,功效不可量,勝藥石百倍。”
入席少飲酒,養心多品茶
現代流行病學研究表明:每日飲少量酒對心臟有益,能有效地降低高血壓病及冠心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但多飲酒損害心臟,可引起酒精性心臟病、腦卒中、肝硬化、腫瘤等疾病的發生。飲酒過量還可造成冠狀動脈痙攣和心源性腦缺血綜合征。酗酒危害大,不妨以茶代酒。“寒夜客來茶當酒”,一杯在手,清香滿室,給人一種清新淡定、心曠神怡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