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電影《諸神之戰》中,當眾神之首宙斯之子落入人間后,奧林匹亞山上的神仙都騷動起來,由此引起了諸神的一場爭斗。而在當今的汽車消費市場里,當“運動”的浪潮洶涌而來時,世界各大汽車廠商也同樣騷動了起來,無論是兩廂還是三廂車型,都開始了自己向運動方向的進化。
當高爾夫6TI、寶馬]30I、奧迪TT5這些兩廂高性能運動車型相繼推出,并廣受追捧的時候,一些三廂車型在運動方向的進化上也從未停止,而且似乎要更加徹底些,它們設計出了轎跑車型。
轎車還是跑車?
說起轎跑車,顧名思義,就是轎車和跑車的復合體。它的誕生容易讓人想起中國的“麒麟”,一種按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復合構思所產生、創造的動物。它集龍頭、鹿角、獅眼、虎背、熊腰、蛇鱗、馬蹄、牛尾于一身,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集美”思想。
這種“集美”的思想,你會發現它同樣體現在轎跑車型身上。因為嚴格說來,轎跑車也算是一種復合型產品,這種由三廂轎車嫁接而來的,即具有轎車的功能,又具備一定跑車性能,也稱coupe車型。但從其角色本身來說,這種車型存在著矛盾性,因為一方面它強調要善于奔跑、具有運動性:另一方面又不能丟掉作為轎車載人和其他實用的功能,能在這兩方面之間尋找最佳平衡,這個產物就是轎跑車了。
與兩廂車型不同的是,在車型設計上,轎跑車的設計更有優勢。為了突出它的運動化形象,往往車尾部分的設計較三廂車要短,和普通人心目中“長車頭、短車尾”的跑車形態比較相像。另外,由于少了大尾箱的負累,轎跑車的設計師可以更加自由地增加尾翼、改變尾門傾角等,或者采取大掀背式的尾門設計,并且可以通過放倒后座來達到行李空間擴容的效果,實用性不比其三廂車型差。
在運動風潮愈演愈烈的今天,這種轎跑車的出現,可以說也代表了一種獨到的用車方式,即追求更多駕駛的樂趣和高品質的個性生活。
在我們《汽車與運動》第四期的雜志里,我們曾經論述過商務和運動的融合,其實它們之間的融合還只是三廂車自身在風格上的相互修正,而今天來到我們測試場地的這三款轎跑車型,它們與其原型的三廂車相比,在性格和路線上就已經完全變了。
不同的轎跑流派
我們選擇的這三款轎跑車型,頗費了番心思。除了具有82萬元的身價,被國外媒體評價為“全球最具吸引力轎跑車”的E350Coupe,我們不能錯過之外,奧迪A5兩門版轎跑作為奧迪產品系列中全新的產品,也是后起之秀,我們也很想知道它的表現到底如何,至于為何把馬自達6睿翼轎跑車也加了進來,乃是因為馬自達6的運動和轎跑車理念在國內是最早被大家所熟知的,可以說是因為它開了國內運動型轎車的先河。同時,馬自達6睿翼轎跑車以其20萬元左右的親民價格,也讓普通百姓對擁有一輛轎跑車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先來說說奔馳的E Coupe吧。對于奔馳是否要用E Coupe去取代CLK,沒有確切的結果,但我們看到的是,奔馳新一代轎跑車有了新的命名——E Coupe,雖然其仍然是在c級的底盤上開發而來,但你只要認真看看奔馳的新E級,就不難發現E Coupe雖然前臉更霸氣、兇狠,但在外觀和內飾上,它融合了許多全新一代奔馳E級轎車的元素,或許這就是它用“奔馳E CouDe”來命名的原因吧。其實,如何命名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款E350 Coupe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亮點。
對于E350 Coupe,我的理解是,它的推出同樣可以看作是奔馳c級和E級的復合型產品,C級的操控性能和E級豪華舒適的融合,就是E350 Coupe。在實際駕駛的過程中,發現經特別調校的懸掛系統雖然有些許偏向舒適,但它的運動性能感仍然很突出,跑車化的座椅和較低矮的坐姿,置身其中就讓你有駕控的欲望,更具特色的是奔馳跑車傳統的前座安全帶前送設計,讓人感覺備受尊崇。v6 3.5L自然吸氣發動機,272hp的功率和350Nm的扭矩,在低轉速下,表現不急不躁,一如奔馳一貫溫文爾雅的風格。但這個感覺,在你深踩一腳油門之后,你很快就會轉變,因為它的反應太犀利和敏捷了,而且你永遠會覺得它連綿不斷的力量在通過手自一體了前速變速器傳輸出來。
E350 CouDe的運動性是無可挑剔,而其對于E級轎車豪華舒適性的移植,則主要體現在其豪華的坐艙里。不用多說,還是那句話,好好看看新奔馳E級,你會發現它們很熟悉,不過細小改變還是有的,比如:E350 Coupe換成了手感更佳的三輻運動型方向盤、空調出風口形狀、儀表盤周圍以及換擋方式也有變化。此外,為體現豪華,加長則是必須的。似乎“加長”也是時下豪華轎車的一個熱點,E350 Coupe也不例外,它的軸距也做了加長,使得E350 Coupe的后座空間相當充裕,而從側面看來,E350 Coupe身材很修長,更顯雙門轎跑車的運動氣質。同時,由于軸距的加長,對于高速行駛,E350 Coupe更多了一份厚重和平穩性。
在奧迪的轎車體系中,2、4、6、8系列是我們比較熟悉的,A5是直到2007年才正式推出的全新系列。雖然說A5是介于A4和A6之間,但它們之間的差別之處主要不是在外觀尺寸上,而是在設計的理念上。作為轎跑車型的A5,不再商務了。而是主打激情運動和個性化市場。因此,奧迪對這款全新A5兩門版轎跑的運動性和優雅性作出了完美詮釋:短前懸、寬大而低俯的車身,從A柱到車尾整體非常流暢的線條造型,用足了時尚的設計語言。
雖然此次我們沒有拿到A5的3.2L FSI版本,而是2.0T F5I的版本,對于這款缸內直噴2.0L渦輪增壓發動機,可以說再熟悉不過了。A4L和A6L車型上都裝配有這款發動機,其155kW的最大功率和350Nm的最大扭矩,和奔馳的E350 Coupe相比,動力指標并不遜色多少。在0-100km/h加速測試中,A5的成績是709秒。由于渦輪介入的時間很早,因此A5的加速反應會更快,其硬朗的底盤風格和清晰的路感,發動機低沉的轟鳴聲和渾厚的排氣聲浪會讓駕駛者很有駕駛跑車的感覺。
強勁的動力也使得A5在任何時候都能隨心所欲地加速,配備multitronic無級/手動一體式變速器,其快速、精確、平穩的擋位切換,以及獨特的s擋運動模式和方向盤后的手動換擋撥片則為駕駛者提供了一種賽車般的駕駛感受。 作為第二代Mazda6轎跑車型,睿翼轎跑車與第一代相比,在外觀設計、運動裝備、操控性能和高級感方面均實現了代際跨越。新的動力系統包含了2.5L和2.0L兩個排量,這兩個排量車型均采用了5速手自一體變速器。此次我們拿到的車型是2.0L排量的車型,與2.5L車型相比,2.0L車型除了動力系統上的差異外,方向盤缺少了換擋撥片,同時DSC車身的穩定系統也被拿掉了。
對于一部四門轎跑來說,這款2.0L動力配置只能說是僅僅夠用,想要體驗睿翼轎跑的樂趣,最好還是2.5L的版本。2.0L的發動機沿用的是老款馬自達6的發動機,所以在動力輸出上與老款沒有太大差別,108kW的最大功率和184Nm的最大扭矩,駕駛起來不會有太多的激情,但也不可小覷,百公里加速成績為11.12秒,已屬不錯。而2.0L發動機與5AT的配合也非常融洽,加速過程很流暢,值得認可。只是懸架的調校似乎沒有上一代硬朗,多了幾分舒適。 2.0L版本睿翼轎跑車的出現,相信這是廠方為了填補產品陣形空缺的舉動。而且,2.0L版本更加平易近人的價格,也相信能讓更多的喜歡轎跑車型的消費者接受,因為它很經濟、實在。
轎跑車,用什么吸引我們?
每一個細分市場,都會有其潛在的消費群,我們在思考“轎跑車”這個選題的時候,常常在想,對于轎跑車購買者來說,什么會是最吸引他們的呢?通過這些天跟三款車型相處,有了明確的答案,個人喜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因素。當然,愿意多掏那么些錢去購買轎跑車型,購買者對轎跑車型的期待自然也會更高,轎跑車必然會有吸引他們的地方。不可否認,這些購買轎跑車型的人都很了解它們的品牌優點,但是他們同樣也想擁有一輛彰顯自己個性和特點的汽車,轎跑車型正是為了滿足這一人群的需求。
作為個性化的直接體現,轎跑車型“漂亮”的外形無疑是最吸引人的亮點。而除了賞心悅目的造型之外,對于運動性能的提升,從而實現在駕駛方面的樂趣和輕松自如,也是轎跑車型吸引我們的另一個重要因素。轎跑車型為了追求運動性,在空氣動力學、車身輕量化和強度,以及底盤等方面,都會進行較大幅度的優化,憑借這些提升,將帶給車主完全有別于三廂車型的操控體驗。
而對于有些車主在轎跑車型空間方面的詬病,從我們此次的三款車型的實際體驗來看,無論是兩門的奔馳E350 Coupe、奧迪A5還是四門版的馬自達6睿翼轎跑,似乎都不是大問題,如長463米的奧迪A5,舒適的4人座椅,即使長途旅行,亦不覺得憋屈難受。而馬自達6睿翼轎跑則保留了與三廂版相同的乘坐空間,甚至借助掀背結構,取得了比三廂版更為出色的儲物空間。
只是對于兩門版的車型來說,后排乘客的進出稍微有點麻煩,但E350 Coupe、奧迪A5這兩款車都有十分方便的前排座椅放倒設計,以便后排乘員的進出。其實這個問題真不重要,因為重要的是,駕駛這種轎跑車型的主人,后排座上更多的時間估計是寵物在那里呆著,而不是人。
諸神之戰
在運動和個性日益盛行的今日,唯有與眾不同才能吸引目光。在經歷了近十年的家庭轎車普及之后,現在國內很多消費者已經開始轉向個性化車型的需求,作為三廂車型的一個延伸,轎跑車的出現不僅細分出了一個運動和個性的市場,同時也將引領運動的風潮。
在各大汽車企業相繼推出高性能的兩廂車型,和融合了轎車+跑車風格的轎跑車后,關于運動風潮的這場諸神之戰,或許才剛剛拉開了帷幕,精彩還沒有真正上演呢。
毫無疑問,2010年依然是運動車的天下。一汽大眾高爾夫6TI和一汽馬自達6睿翼轎跑車的國產只是一個開始,吹來了兩廂車與三廂車的運動之風。接下來,上海通用英朗GT和一汽一大眾cc也即刻登場,針對駕駛樂趣的戰役達到史無前例的白熱化。再加上進口車型的紛紛而至,奧迪s5Sportback便是最直接的信號。
鋼炮與轎跑,殊途而同歸,它們對駕駛樂趣的追求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