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幾何時,兩廂轎車在中國被人認為是怪物。那時人們認為汽車是嚴肅的、是正統的,人們一定要讓汽車上升到一定高度,但是何必呢?兩廂車的特點就是短小精悍,充滿活力……
高爾夫GTI以跑車的性能和低廉的價格,被眾多追求速度的年輕人所追捧,并擁有廣泛的影響力
汽車文化一詞,現在已經被人津津樂道,隨之人們對汽車的了解也開始逐漸加深,汽車對一部分人而言,已經不局限于工具這一簡單定義了,而是上升到玩具的概念。
對于一些車迷而言,選擇玩具倒是很謹慎的事情。首先,要想好玩一定要靈活,其次動力一定要強勁,還有就是車型一定要具有良好的血統和充分的改裝空間。這次我們說的這三輛車,一汽一大眾高爾夫GTT、寶馬130i和奧迪TT S,就是大家公認的好玩具。同時車迷們也把這種車身小巧,且動力強勁的兩廂車稱之為“小鋼炮”,這種比喻恰到好處的說明了這類車輛的機動性和爆發力。也正是因為這些特性,這些兩廂車才擁有了自己的鐵桿FANS。
草根級鋼炮——高爾夫GTI
為什么把高爾夫GT叫做草根級跑車?因為它具備了跑車的性能,且價格低廉,所以被眾多追求速度的年輕人所追捧,也使得此車擁有了廣泛的影響力。高爾夫GTI傳承到了第六代,已經成為近乎完美的小型性能車。在歐洲高爾夫GTI,很有可能是年輕人大學畢業后的第一輛車,而隨著高爾夫六代GTI的國產,國內追求駕駛樂趣的年輕人也會將其列入愿望清單。
從五代高爾夫GTI開始,便開始使用2.0L汽油直噴渦輪增壓發動機,將功率輸出增加到202hp(147kW),使得高爾夫GTI真正成為了超級小鋼炮,這個輸出功率已經和八代斯巴魯翼豹持平了。而到了六代高爾夫GTI,德國的原廠設定為211hp,可是在中國的調校仍舊是保守的202hp,維持了上一代GTI的動力標準。
但是這不重要,重要的是202hp的動力輸出,對于這輛小型5門車已經足夠用了。如果你對動力仍舊不能滿足,還有REVO、ABT、MTM等改裝程序,可以根據你的要求將動力進行提升。
坐進高爾夫GTI的駕駛艙,擰動鑰匙將電路接通,儀表背光會自動點亮,白色的儀表和紅色的表針,會給人一種輕快的感覺,似乎斗志瞬間就被提到了頂點。
啟動發動機,排氣系統會發出低沉厚重的聲音,仿佛發動機排量遠遠不止2.0L。掛入D擋,在2000rpm時,就會感覺到源源不斷的動力輸出,因為這時渦輪已經在開始工作了。高爾夫GTI的渦輪增壓系統可以在1700~5000 rpm之間保持扭矩的最大輸出。也就是說,日常駕駛時扭矩輸出可以一直維持在280Nm的狀態。
由于這輛高爾夫GTI并非媒體試駕車,而是朋友剛剛買的新車,所以我們也并沒有過于激烈的駕駛,但發動機工作在3000 rpm的時候,已經可以充分體會到其強大的動力了。配合6擋DSG變速器,六代高爾夫GTI的加速性非常流暢。由于DSG換擋速度極快,你完全感覺不到換擋過程。使用S擋時,換擋轉速明顯提高,并且換擋時可以清晰地聽到排氣回火的聲音。當然,這個聲音是通過電腦做出來的。剎車減擋的同時發動機還會自動補油提高轉速,以達到其運動車的特性。由于新車需要磨合,我們沒有進行0~100km/h的加速測試,但官方7.1s的成績,足以使其躋身性能車的行列。
作為一款小鋼炮,懸架部分的穩定和扎實是必須的。行駛在道路之上,彈簧和減振器的完美配合,基本可以吸收由于路面不平所帶來的顛簸,但你仍舊會感覺到減振器整體偏硬,可又不會像改裝車那樣,喪失乘坐的舒適性。高速過彎時側向支撐力略顯不足,但絕對不會讓你對駕駛高爾夫GTI失去信心。
雖說各方面都沒有太多漏洞,但作為最新一代車型,仍舊有美中不足的地方。
首先是懸架系統被設定得太高,使得整車偏高,失去了一些性能車的味道,但這點可以理解,畢竟中國的整體道路等級達不到很高的標準。為了保護車輛,高點也無妨。我想,買高爾夫GTI的人不會安于現狀,改裝是肯定的了。
其次就是懸架系統與五代高爾夫完全一致,甚至減振器和彈簧都可以互換,這點就很難擺脫小改款的嫌疑,不大像是款換代產品。但整體而言,其懸架系統還是明顯優于同價位的小型車。
六代高爾夫GTI從外觀上明顯有別于普通版高爾夫。進氣中網的輪廓由GTI標志性的紅色線條勾勒,中網之上有明顯的GT字樣,前保險杠上的進氣格柵也由橫條變成了蜂窩狀。車輛后部單側的排氣管,變為雙出排氣,并在尾門上加上TGI標示。輪圈也被加大到17英寸,并使用了高爾夫GTI經典的戰斧式,輪胎也被升級成普利司通博天族RE050高性能輪胎。
內飾方面,全黑的色調無形中散發出運動氣質,但可能很多高爾夫GTI迷們會失望,因為國產六代高爾夫GTI并沒有使用GTI經典的格子座椅,只有一款真皮座椅作為標配,拷貝上清晰寫有GTI字樣。
總之,我周圍的很多朋友都認為,國產六代高爾夫GTI是鋼炮中最具性價比的,值得選擇。
終極鋼炮——寶馬130i
寶馬一直是精準操控的代表。前置發動機和后輪驅動,使其具有良好的重量分配和平衡性,贏得了順暢和完美的駕駛操控性。寶馬1系的產生,使得寶馬也可以在“小鋼炮”車型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以其強勁的動力,成為小鋼炮中的佼佼者。
寶馬130i發動機為直列6缸,與330i為同一款發動機。330i的表現眾所周知,同一款發動機使用在更小的車身之上,其能發揮的效力不言而喻,完全就是大馬拉小車。寶馬的這種設計可見其要把鋼炮精神進行到底。
3.0L直列6缸發動機是這三款車中排量最大的,最大動力輸出達到258hp,最大扭矩在2500rpm時就可以達到300Nm。當你踩下油門踏板的瞬間,發動機會以強大的動勢將車輛推出。隨著轉速的提高,排氣系統也會由低吼瞬間變成嘶鳴,給你帶來無限的駕駛快感。
如果將DTC關閉,大力踩下油門,后輪馬上就會出現打滑的現象,強大的動力同時滿足了漂移愛好者的需求。變速系統與寶馬的其他車型無異,兼備了S擋和手動模式,同時在方向盤上增加換擋撥片,進一步表明了寶馬130I的運動氣質。在0~100km/h加速測試的成績是7.02s,雖然動力強勁,但成績似乎與六代高爾夫GTI區別不大。這主要是因為其自身車重過大,因為雖然車身緊湊,但自重卻有1800Kg,這是影響加速性能的主要原因。
寶馬130i的懸架系統秉承了BMW車系的優良傳統。前懸架為麥弗遜式,后懸架為更加可靠的多連桿結構,從而成就了良好的操控表現。懸架系統兼顧了舒適性和操控性,但整體調校還是偏硬,這點也是為了在高速駕駛時給駕駛者以足夠的信心,從而隨心所欲地操控車輛。
寶馬130i是標準的5門兩廂車,看上去沖勁十足。車頭部分要比3系更加厚重一些,從而使短小的車身看上去更穩重。車側底部一條向上彎曲的腰線,使短小的車身看上去略顯修長。車輛的尾部則在頂部壓低,使得整車具有良好的空氣動力結構,也滿足了高速駕駛時所需的下壓力。17英寸輪圈和超低的離地間隙無不暗示著它是一款運動型車。內飾方面,黑白雙色設計看上去既具有時尚氣息,又兼顧運動元素。中控臺則保持了寶馬車一貫的簡約風格,而且絕對是寶馬車系中最簡約的。
想擁有130i的人,不用說,一定是寶馬的鐵桿車迷。當然,如果你發自內心地崇尚大排量,并且喜歡兩廂車,那么寶馬130l定是你的明智之選。
最像賽車的鋼炮——奧迪TT S
其實把奧迪TT S歸結成鋼炮,多少有些牽強。因為奧迪TT S無論是性能還是操控,都十分接近跑車,并且它的所有駕駛感受都會帶給你一種賽車的感覺。你的一舉一動,會在第一時間反應在車輛的行駛當中,這似乎只有賽車才可以滿足。
奧迪TT S同樣使用了2.0L汽油直噴渦輪增壓發動機,但是輸出動力卻是在三款車中最大的一個,最大功率達到了272hp。最大扭矩也是三款車中的魁首,達到了350Nm。這些數據都說明奧迪TT S的動力系統達到跑車的調校。
同時,奧迪TT S還使用了quattr。四驅系統。由于四輪共同驅動,加之強大的動力,使其0~100km/h的加速僅需5.565,表現令人咂舌。當然,如此強勁的加速性能,與雙離合器變速器的關系也是密不可分的。同為大眾集團的產品,由于奧迪TT S的扭矩格外強大,DSG也要更加強悍,因此這款變速器似乎優于高爾夫GTI。這就是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
就像剛才所說,奧迪TT S的操控性能十分接近賽車,這種駕駛感受和優異的懸架系統息息相關一一可以用一個“硬”字來形容。路感之清晰,完全不像是在開一輛民用車,這是并線和進彎時良好指向性的保證,可以說是“指哪打哪”。為了強大的懸架系統,不得不喪失乘坐的舒適性。說奧迪TT S更像賽車的另一個原因,是其座椅幾乎與賽車無異。不但沒有舒適感可言,而且調整范圍也非常有限,但好處在于你可以隨時加裝四點式安全帶,因為它已經預留了安裝位置。
如果你喜歡跑車,又不想花掉大把的銀子,那么奧迪TT S絕對是最好的選擇。
看過以上文字,你不要以為兩廂車就是性能車的代表,兩廂車具有精干的車身尺寸、完美的操控表現,以及強大的動力性能,可以說是轎車發展歷程中的經典之作,受到了眾多喜愛彰顯個性人群的青睞。但在汽車市場日益發展的今天,每個大的汽車品牌都是在以性能捍衛著自身的市場地位。
而在轎車市場中三廂車仍舊占有市場的主要份額,如何讓傳統的三廂轎車更加具有運動氣息,造型更加標新立異,吸引更多人的眼球呢?汽車設計師們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于是Coupe誕生了,它兼具了運動性能和完美的造型設計,coupe的產生填補了汽車造型的一大空白。同時也滿足了眾多車迷們對三廂性能車的極大渴望。